-
公开(公告)号:CN10493681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0940.1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046 , B60L3/0084 , B60L3/04 , B60L3/08 , B60L3/12 , B60L7/10 , B60L7/14 , B60L11/1853 , B60L11/1859 , B60L11/1861 , B60L11/1864 , B60L15/2009 , B60L2200/42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545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1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疏散运行期间限制车辆速度的方法和车辆,以及其中,在疏散运行期间,由并联连接的电池块驱动的车辆在部分异常电池块被分开的情况下运行,从而防止正常电池块由于再生电力而过充电。本发明包括:步骤(S1),用于确定车辆是否处于疏散运行,其中,使得车辆在多个并联连接的电池块中的一部分被分开的状态下运行;步骤(S2),用于在疏散运行期间,计算用于车辆运行的电池块可容纳的再生电力;步骤(S3),用于根据可容纳再生电力来计算车辆的限制速度,使得当车辆制动时再生电力不超过该可容纳再生电力;以及步骤(S4),用于限制车辆的速度,使得速度不超过该限制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9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80051077.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1R31/378 , H01M10/48 , H02J7/00
Abstract: 蓄电装置(1)具备电池(4)和对电池(4)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在从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时刻到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后可视为电池(4)的极化已消除的极化消除时刻为止的极化消除时间中,求出在根据电池(4)的温度而设定的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压与在比第一时刻滞后的时刻根据电池(4)的温度而设定的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压之差并将其设为变化量,将对变化量乘以推断系数后的值与在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压或者在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压相加,推断电池(4)的极化消除后的电池(4)的开路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5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8947.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 , H01M10/44 , H02J7/0052 , H02J7/0086
Abstract: 充电系统对二次电池供给恒定值Icc的充电电流,在利用该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直至二次电池的CCV到达规定的阈值电压Vcc之后,反复进行规定次数(N次)的使当前供给的充电电流减少规定的电流减少量ΔIc而将减少后的充电电流作为新的充电电流,并利用该新的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直至二次电池的CCV上升规定的电压上升量ΔVx的处理,然后停止充电电流的供给。电流减少量ΔIc被设定为使当前供给的充电电流减少了该ΔIc时的二次电池的CCV超过二次电池的满充电电压Vfull。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94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80008220.7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24 , G01R31/3606 , G01R31/3648 , H01M10/425 , H01M10/48 , H02J7/0047 , H02J2007/005
Abstract: 提供了甚至在电池的充电状态受极化影响时精确估计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估计装置和充电状态估计方法。充电状态估计装置设置有下述转变估计单元:其在从充电模式向放电模式的转变开始时使用测量电流开始电流积分,使用转变开始时的第一充电状态和电流积分值获得第二充电状态,并且将第二充电状态估计为转变期间直到达到通过在转变开始之后的预定时段内获得的电流积分值确定的目标充电状态为止的充电状态,和/或,在从放电模式向充电模式转变开始时使用测量电流开始电流积分,使用转变开始时第三充电状态和电流积分值获得第六充电状态,并且将第六充电状态估计为转变期间直到达到与在转变开始之后预定时段内获得的电流积分值关联的目标充电状态为止的充电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43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0403.7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 B60L3/12 , B60L11/1861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L2260/44 , G01R31/362 , G01R31/3637 , H01M4/483 ,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充电率估计装置和充电率估计方法,其以良好精确性对电池的充电率进行估计,该电池具有较大极化,需要长时间用于去极化并且在SOC-OCV特性中具有较大充放电滞后性。该充电率估计装置包括:用于测量电池的闭路电压的电压测量单元;用于使用所测量的闭路电压、参考充电模式信息并且估计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率的充电估计单元,在该充电模式信息中使当充电器正以恒定电流充电时的电池的充电率和闭路电压相互关联;以及用于使用所测量的闭路电压、参考放电模式信息并且估计放电模式下的充电率的放电估计单元,在该放电模式信息中使用通过利用确定的致动模式致动车辆而获得的电池的放电模式而生成的闭路电压和充电率相互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097911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780060350.9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1R31/385 , H01M10/48 , H02J7/00
Abstract: 提供使极化消除后的开路电压的推断精度提高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1)具备电池(4)和对电池(4)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在从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时刻到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后可视为电池(4)的极化已消除的极化消除时刻为止的极化消除时间中,求出在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池(4)的第一电压与在被设定为比第一时刻滞后的时刻的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池(4)的第二电压之差并将其设为变化量,将根据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或者电池(4)主体或电池(4)周边的温度、或者电池(4)的劣化度而改变的推断系数与变化率相乘,将相乘得到的值与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相加,推断电池(4)的极化消除后的开路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791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60350.9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1R31/385 , H01M10/48 , H02J7/00
Abstract: 提供使极化消除后的开路电压的推断精度提高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1)具备电池(4)和对电池(4)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在从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时刻到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后可视为电池(4)的极化已消除的极化消除时刻为止的极化消除时间中,求出在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池(4)的第一电压与在被设定为比第一时刻滞后的时刻的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池(4)的第二电压之差并将其设为变化量,将根据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或者电池(4)主体或电池(4)周边的温度、或者电池(4)的劣化度而改变的推断系数与变化率相乘,将相乘得到的值与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相加,推断电池(4)的极化消除后的开路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33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380073282.1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06 , G01R31/36 , G01R31/362 , G01R31/44 , H01M10/44 , H01M10/48 , H02J7/00 , H02J7/0047 , H02J7/007 , H02J2007/005
Abstract: 一种用于估计辅助电池的荷电状态的方法和设备,其使得能够在电池的充电/放电周期被切换时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基于充电侧SOC‑CCV特性(91)和放电侧SOC‑CCV特性(92)的映射数据生成瞬态特性(11,12),该瞬态特性(11,12)在对电池的充电周期和放电周期进行切换时在充电侧SOC‑CCV特性和放电侧SOC‑CCV特性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该瞬态特性(11,12)表示在荷电状态和闭路电压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所述充电侧SOC‑CCV特性(91)表示在从完全放电状态到完全充电状态期间仅进行了充电时的情况下的特性,以及所述放电侧SOC‑CCV特性(92)表示在从完全充电状态到完全放电状态期间仅进行了放电时的情况下的特性,SOC‑CCV特性表示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闭路电压(CCV)之间的相关性。当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进行了切换时,通过使用瞬态特性(11,12)根据电池的闭路电压来估计电池的充电状态,直到所述电池的极化进入饱和状态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1030628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10064267.2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西垣研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 H01L51/5203 , H01L51/5256 , H01L2224/29 , H01L2224/2919 , H01L2224/29298 , H01L2924/00013 , H05B33/04 , H05B33/10 , H01L2924/00014 , H01L2224/29099 , H01L2224/29199 , H01L2224/29299 , H01L2224/29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不使用湿法工艺而能够将密封膜形成为图案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已形成了第一电极(2)的基板(1),在基板(1)的第一电极(2)上依次层叠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3)和第二电极(4),形成叠层膜(7)的工序;形成覆盖整个叠层膜(7)的第一密封膜(5)的工序;在第一密封膜(5)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规定图案的开口部的第二密封膜(6)的工序;通过将具有规定图案的第二密封膜(6)作为掩模进行干法蚀刻,使上述第一密封膜(5)形成图案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9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1077.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1R31/378 , H01M10/48 , H02J7/00
Abstract: 蓄电装置(1)具备电池(4)和对电池(4)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在从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时刻到电池(4)的充放电结束后可视为电池(4)的极化已消除的极化消除时刻为止的极化消除时间中,求出在根据电池(4)的温度而设定的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压与在比第一时刻滞后的时刻根据电池(4)的温度而设定的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压之差并将其设为变化量,将对变化量乘以推断系数后的值与在第一时刻计测出的电压或者在第二时刻计测出的电压相加,推断电池(4)的极化消除后的电池(4)的开路电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