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7153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80032823.7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24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4 , F04C18/324 , F04C29/0057 , F04C2240/60
Abstract: 在叶轮型旋转式压缩机中,使在轴(4)的偏心部(41)中的反偏心轴一侧的外周面从嵌入主轴承(7)的主轴部(42)的外周面和嵌入副轴承(8)的副轴部(43)的外周面凹陷,并且,在活塞(9)的内周面和轴(4)的偏心部(41)设置有在将活塞(9)组装于轴(4)时所需的回避单元,减小偏心部(41)的轴径,由此能够降低作用于轴(4)的偏心部(41)与活塞(9)的内周面的油的粘性力,减小在轴(4)的旋转方向上作用于活塞(9)的、轴(4)的偏心部(41)中心旋转的旋转力矩,能够降低由于叶片(11)在叶片槽(10)内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滑动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2935.7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4 , F04B39/06 ,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6 , F04B39/02 , F04C18/356 , F04C23/008 , F04C29/025 , F04C29/028 , F04C29/04 ,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其中,驱动轴(3)由上轴承(7)和下轴承(9)支承,在下轴承(9)设置有排出端口(22),在下压缩室(11b)压缩后的工作流体从排出端口(22)排出到的下排出空间(15b)由下轴承(9)和下阀盖(16b)形成,油保持部(24)取入在下部具有贮油部(19)的密封容器(1)中所贮存的油的一部分,并使得取入的油的流动比贮油部(19)的油的流动更受到抑制,该油保持部(24)与下排出空间(15b)相邻配置,下轴承(9)的中心部的凸起(9a)的下端面位于与下阀盖(16b)的最下面相同高度或其下侧,由此在将用于压缩机构部内的润滑或密封的油吸上来的驱动轴(3)的下端部不滞留气体,兼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56574.X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4 ,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4 , F04C18/0215 ,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9/026 , F04C2240/809
Abstract: 旋转压缩机(100)具有密闭容器(1)、缸体(15)、活塞(28)、下轴承部件(7)、滑片(33)、吸入口(20)、排出口(41)和分隔部件(10)。分隔部件(10)以形成作为通过排出口(41)从排出室(26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制冷剂排出空间(52)的方式安装于下轴承部件(7)。在下轴承部件(7)上,在从包括滑片(33)向缸体(15)的中心轴最突出时的滑片(33)的中心和缸体(15)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看与吸入口(20)相同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7t)。储存在储油部(22)中的油的一部分浸入第一凹部(7t)中,由此形成油保持部(53)。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85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180027767.8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12 , F04B39/10 ,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55 , F04B39/1066 , F04B39/1073 ,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9/12 , F04C2210/263 , F04C2250/102
Abstract: 通过使用由以在碳和碳之间具有双键的氢氟烯烃为基础成分的制冷剂构成的单一制冷剂或包含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并使排出端口(14)的轴向长度(L)比设置有排出端口(14)的部件的厚度(H)小,由此,排出端口(14)的流路方向长度变短,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抑制压缩机构部(4)中的不需要的压力上升并抑制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被高压制冷剂气体充满的排出端口(14)的容积,所以通过抑制压缩机构部(4)排出结束后残留的排出端口(14)内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的向低压侧压缩室(9)的逆流量,也能够抑制再膨胀、再压缩导致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80002908.X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230/602
Abstract: 在组装旋转压缩机时,将偏心部配置于与叶片位置成规定曲轴角度的位置,在使活塞与偏心部的最偏心的位置抵接,使上轴承的内周面与曲轴的主轴部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设形成于活塞的外周面与气缸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为δ时,将间隙δ的最小值δmin设定在旋转式压缩机运转中与曲轴的最大负载方向大致相反侧的曲轴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27767.8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12 , F04B39/10 ,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55 , F04B39/1066 , F04B39/1073 ,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9/12 , F04C2210/263 , F04C2250/102
Abstract: 通过使用由以在碳和碳之间具有双键的氢氟烯烃为基础成分的制冷剂构成的单一制冷剂或包含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并使排出端口(14)的轴向长度(L)比设置有排出端口(14)的部件的厚度(H)小,由此,排出端口(14)的流路方向长度变短,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抑制压缩机构部(4)中的不需要的压力上升并抑制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被高压制冷剂气体充满的排出端口(14)的容积,所以通过抑制压缩机构部(4)排出结束后残留的排出端口(14)内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的向低压侧压缩室(9)的逆流量,也能够抑制再膨胀、再压缩导致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19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21069.7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5 , F04C18/32 , F04C23/008 , F04C29/068 , F04C2210/26 , F04C2210/263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转式压缩机,将在碳与碳之间具有双键的氢氟烯烃的单一制冷剂,或者至少必须含有在碳与碳之间具有双键的氢氟烯烃且与不具有双键的氢氟烃混合而成的工作制冷剂封入,压缩机构部(3)包括:使上述工作制冷剂成为高压的压缩室(39);将通过上述压缩室成为高压的上述工作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38);和覆盖上述排出口的排出消音器(37),根据上述工作制冷剂的密度设定上述排出消音器的空间容积,能够可靠地减少伴随工作制冷剂流量增加的压力损失,并且防止排出温度的上升,抑制工作制冷剂的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28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5178.X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1C21/0809 , F04C23/008 , F04C2230/22 , F04C2230/92 , F05C2203/083
Abstract: 与常规的HFC基制冷剂相比,主要含有含碳-碳双键的氢氟烯烃的A2制冷剂具有抑制磨料磨损的功能,因为氢氟烯烃即使在与水和氧的反应中产生氟化氢,也从氟化氢产生氟化铁,特别是在滑动力剧烈的叶片和活塞的表面。通过使用含有作为基本组分的氢氟烯烃的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和可与制冷剂溶混的冷冻机油3,以及由高速工具钢制成并被烧结和淬火的叶片10,因为在滑动力剧烈的叶片尖端区域10a和活塞9的外周面的区域内,由制冷剂的分解产生的氟化氢转化为氟化铁,所以能够降低磨料磨损。而且通过淬火和烧结叶片10,还能够获得含有分散在细微的马氏体基体中的W、Mo、Cr和V的碳化物的硬化组织,并且更加节约成本地生产旋转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32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80001456.X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24 , F04C18/356 , F04C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21/0854 , F04C18/356 , F04C18/38 , F04C23/008 , F04C29/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形成从活塞(32)的内面(32b)与圆筒形的嵌合部(32a)连通的供油孔(60),使得油槽(45)根据曲轴(31)的旋转按照一定的区间与该供油孔(60)连通,油槽(45)中的油液通过供油孔(60),被供给到由圆筒形的嵌合部(32a)和滑叶(33)前端的插入部(33a)形成的摆动部,这样,摆动部的滑动状态变得更好,摆动部的密封性也得以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气体通过摆动部的缝隙从高压的压缩室(39)向低压的吸入室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3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43347.3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4 ,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12 , F04C18/356 , F04C23/008 , F04C29/04 , F04C2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压缩机,其中,吸入孔(12)具有位于下游侧的缩径部(12a)和位于上游侧的扩径部(12b),吸入衬套管(13)的下游侧前端部至缩径部(12a)的非接触长度设得比缩径部(12a)的长度小,在吸入衬套管(13)与扩径部(12b)之间形成有隔热空间(16),缩径部(12a)的内径(ΦdC1)设为与吸入衬套管(13)的内径(ΦdL)相同,能够抑制直至吸入制冷剂气体到达吸入室为止的吸入配管路径中的向吸入制冷剂气体的热移动,同时将压力损失抑制在最小限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