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08069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10080962.8
申请日:2006-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50 , C23C8/32 , F16C3/08 , F16C22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该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可以抑制硬度的上升,从而即使省略热锻后的正火处理,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软氮化后的矫正处理;并且可以充分地确保弯曲疲劳强度。本发明所提供的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含有非调质钢,所述非调质钢在表面具有软氮化处理层,同时在除去软氮化处理层的钢截面组织中具有铁氧体+珠光体组织,并且,所述钢的组成以Fe为主要成分,还含有适宜含量范围的C、Si、Mn、S、Cu、Ni及Cr等元素;若将Cu、Ni和Cr各自的含量(单位:质量%)分别设为WCu、WNi和WCr,组成参数F1和F2分别为F1=185WCr+50WCu,F2=8+4WNi+1.5WCu—44WCr时,则满足:F1>20和F2>0。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06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610080962.8
申请日:2006-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50 , C23C8/32 , F16C3/08 , F16C22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该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可以抑制硬度的上升,从而即使省略热锻后的正火处理,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软氮化后的矫正处理;并且可以充分地确保弯曲疲劳强度。本发明所提供的软氮化非调质钢部件含有非调质钢,所述非调质钢在表面具有软氮化处理层,同时在除去软氮化处理层的钢截面组织中具有铁氧体+珠光体组织,并且,所述钢的组成以Fe为主要成分,还含有适宜含量范围的C、Si、Mn、S、Cu、Ni及Cr等元素;若将Cu、Ni和Cr各自的含量(单位:质量%)分别设为WCu、WNi和WCr,组成参数F1和F2分别为F1=185WCr+50WCu,F2=8+4WNi+1.5WCu-44WCr时,则满足:F1>20和F2>0。
-
公开(公告)号:CN1234484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1819749.3
申请日:2001-11-09
Applicant: 美国科柏克金属粉末公司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07 , B22F2998/00 , C22C33/0221 , C22C33/0228 , B22F5/10
Abstract: 一种用于粉末冶金产品的混合物,包括铁粉末、石墨粉末和约3.0-5.0%(重量)的铜(Cu)。铁粉末包含其中含有MnS的铁晶粒。该混合物含有约0.65-1.40%(重量)的MnS。混合物中存在石墨粉末的目的是使粉末冶金产品中的碳含量(C)为约3.0-7.0%(重量)。通过确定碳含量(wt.%C)和铜含量(wt.%Cu),基于如下关系式,便能够获得目标疲劳强度FS(MPa)和目标硬度HR(HRB):FS=66.63×(wt.%C)+22.61×(wt.%Cu)+280.84;HR=22.96×(wt.%C)+2.99×(wt.%Cu)+78.91。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56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080040230.0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02 , C21D1/25 , C21D1/74 , C21D7/06 , C21D9/3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3C8/22 , C23C8/3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氮共渗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10%~0.35%、Si:0.15%~1.0%、Mn:0.30%~1.0%、Cr:0.40%~2.0%、S≤0.05%,根据需要含有Mo≤0.50%,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其中,进行保持为900℃~950℃的渗碳气氛的渗碳,接着实施保持为温度为800℃~900℃、氮势为0.2%~0.6%的碳氮共渗气氛的碳氮共渗,接着进行淬火,之后再进行喷丸硬化处理。采用该方法,即使将Mo的含有量较低或者未添加Mo这样的低廉的钢作为原料,也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很大的点蚀强度和优良的弯曲疲劳强度的碳氮共渗构件。可以在淬火之后再在加热到350℃以下的温度的同时或者加热到350℃以下的温度之后立即实施喷丸硬化处理。也可以在淬火之后再在大于250℃且小于等于3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之后实施喷丸硬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67023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5417.9
申请日:2005-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省略热锻造后的正火处理也容易进行软氮化后的矫正处理并且尽管铅含量低也容易切削加工的由钢形成的曲柄轴。形成曲柄轴的钢表面被实施了软氮化处理,该钢的组成如下:C:0.35~0.45质量%、Si:0.1~0.4质量%、Mn:0.4~0.7质量%、S:0.04~0.07质量%、Ca:0.0005~0.0050质量%、Ti:0.0050~0.0120质量%、N:0.0042~0.0480质量%、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Ti/N(质量含量比)在0.25~1.2的范围,并使Pb小于等于0.03质量%。另外,除软氮化处理层外,钢截面组织具有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在该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上,每160mm2视野面积中观察到的尺寸大于等于1μm的硫化物的总数为12000个~31000个,并且,形成组织的结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4μm~2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4764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542661.3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历史获取部,获取表示一个以上的移动体各自的移动历史的移动历史信息和表示搭载于一个以上的移动体中的任一个的一个以上的部件各自的使用历史的使用历史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劣化推定部,基于由历史获取部获取的移动历史信息所示的移动历史和由历史获取部获取的使用历史信息所示的使用历史的至少一方来推定一个以上的部件各自的劣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3927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8593.3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2 , C21D1/06 , C21D1/18 , C21D9/32 , C21D2211/004 , C21D2221/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22 , C23C8/02 , C23C8/2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碳氮共渗部件,该碳氮共渗部件的钢材坯料含有C:0.10~0.35%、Si:0.15~1.0%、Mn:0.30~1.0%、Cr:0.40~2.0%、S≤0.05%以下,此外,根据需要还含有Mo≤0.50%以下,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从硬化层的表面到有效硬化深度的位置的区域中分散有ε-Fe3N和/或ζ-Fe2N的铁氮化物颗粒,且残留奥氏体分解为贝氏体铁素体、Fe3C和α”-Fe16N2,该碳氮共渗部件中,即使降低昂贵的Mo的含量或不添加Mo,也能确保优异的耐磨耗性与高的点蚀强度。该碳氮共渗部件可以如下制造:保持于例如900~950℃的渗碳性气氛中渗碳,接着保持于温度800~900℃、氮势0.2~0.6%的碳氮共渗气氛中进行碳氮共渗,接着,进行淬火,此后进一步在超过250℃且3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回火。
-
公开(公告)号:CN100545289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80005930.X
申请日:2006-02-13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1D9/3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3C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省略了调质处理状态下实施软氮化处理时,仍具有高疲劳强度和优异的弯曲矫正性的非调质钢软氮化处理零件,其是将具有如下特征的非调质钢构成的机械零件进行软氮化处理,该非调质钢以质量%计含有C:0.30~0.45%、Si:0.1~0.5%、Mn:0.6~1.0%、Ti:0.005~0.1%及N:0.015~0.030%,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并具有由贝氏体及铁素体构成的混合组织或由贝氏体、铁素体及珠光体构成的混合组织,其混合组织中的贝氏体分率为5~90%,在软化处理零件中,其扩散层的组织为,存在于扩散层的铁素体晶粒内的γ’氮化物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0μm以下。实施该软氮化处理的原材的钢,也可以含有如下元素之中的一种以上:Nb:0.003~0.1%、Mo:0.01~1.0%、Cu:0.01~1.0%、Ni:0.01~1.0%、B:0.001~0.005%、S:0.01~0.1%、和Ca:0.0001~0.005%。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611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5930.X
申请日:2006-02-13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1D9/3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3C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省略了调质处理状态下实施软氮化处理时,仍具有高疲劳强度和优异的弯曲矫正性的非调质钢软氮化处理零件,其是将具有如下特征的非调质钢构成的机械零件进行软氮化处理,该非调质钢以质量%计含有C:0.30~0.45%、Si:0.1~0.5%、Mn:0.6~1.0%、Ti:0.005~0.1%及N:0.015~0.030%,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并具有由贝氏体及铁素体构成的混合组织或由贝氏体、铁素体及珠光体构成的混合组织,其混合组织中的贝氏体分率为5~90%,在软化处理零件中,其扩散层的组织为,存在于扩散层的铁素体晶粒内的γ’氮化物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0μm以下。实施该软氮化处理的原材的钢,也可以含有如下元素之中的一种以上:Nb:0.003~0.1%、Mo:0.01~1.0%、Cu:0.01~1.0%、Ni:0.01~1.0%、B:0.001~0.005%、S:0.01~0.1%、和Ca:0.0001~0.005%。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40230.0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02 , C21D1/25 , C21D1/74 , C21D7/06 , C21D9/3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3C8/22 , C23C8/3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氮共渗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10%~0.35%、Si:0.15%~1.0%、Mn:0.30%~1.0%、Cr:0.40%~2.0%、S≤0.05%,根据需要含有Mo≤0.50%,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其中,进行保持为900℃~950℃的渗碳气氛的渗碳,接着实施保持为温度为800℃~900℃、氮势为0.2%~0.6%的碳氮共渗气氛的碳氮共渗,接着进行淬火,之后再进行喷丸硬化处理。采用该方法,即使将Mo的含有量较低或者未添加Mo这样的低廉的钢作为原料,也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很大的点蚀强度和优良的弯曲疲劳强度的碳氮共渗构件。可以在淬火之后再在加热到350℃以下的温度的同时或者加热到350℃以下的温度之后立即实施喷丸硬化处理。也可以在淬火之后再在大于250℃且小于等于3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之后实施喷丸硬化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