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53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81160.1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具备有:腿部护罩;内罩,其把弯曲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为一体,弯曲壁部被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一对侧壁部从该弯曲壁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并从前方与腿部护罩的左右两侧边缘部连结;前罩,其至少从前方覆盖车体架的前端部,其中,不增加零件个数而提高内罩的侧壁部前边缘部的刚性。该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中,前罩(31)把前罩主部(31a)和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形成为一体,前罩主部(31a)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前方覆盖,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从前罩主部(31a)的两侧向下方延伸来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左右两侧覆盖,两下方延伸部(31b)的前端部沿内罩(30)的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与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282581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02130194.8
申请日:2002-08-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车体构造,在后车架(26)的下方配置动力单元(14),在该动力单元(14)的上方的后车架(26)内侧安装托盘(33),在该托盘(33)上覆盖中部罩(16),由此,在托盘(33)和中部罩(16)之间形成上下扁平的扁平空间(80),在该扁平空间(80)内配置控制单元(34),蓄电池(35)等部件,在扁平空间(80)的后方的后车架(26)侧安装车座支柱(41),在该车座支柱(41)的上部安装车座。可以使后车体小型化,同时可以用上下扁平的扁平空间调低车座高度。其结果,可以提高车辆的上下方便性,另外,由于可以使车座符合希望的高度,所以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的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267318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01140815.4
申请日:2001-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石康
Abstract: 一种低地板式的摩托车,就象是将燃料箱(27)放置在支承车座(37)的、作为车座支架的车座管86、86的前面,将动力单元(28)安装在车座管(86、86)的后下方,将电控盒(21)安装在车座管(86、86)的后上方一样,将燃料箱(27)和动力单元(28)以及电控盒(21)集中在车座管(86、86)的周围。能自由地选择后轮的车轮直径,而且,能自由且很好地设定车体的质量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32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009845.6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其使整个灯泡收纳在后挡泥板一体型的罩部。后部照明装置(90)具有将后部转向灯(91)的罩部(104)与后轮WR的后挡泥板部(106)一体成形的基体部件(100)。在罩部(104)形成有收纳转向灯泡(93)及灯座(95)的凹部(105),通过转向灯透镜(92)覆盖凹部(105)的开口部,形成照明器的收纳空间。转向灯泡(93)的灯座(95)支承在凹部(105)内的转向灯反射器(94)上。转向灯反射器(94)相对于透镜部件覆盖的方向自相反方向通过螺钉(99)固定在罩部(104)上。在凹部(10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车身内侧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97),转向灯泡(93)的配线(96)经由贯通孔(97)被导入到车身内侧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98413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2994.X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8/10 , F21V19/00 , B62J6/00 , F21W101/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抑制前照灯装置的上下尺寸增大一边提高位置灯被辨认性的车辆的前照灯装置。把头灯和位置灯收容在单一的壳体(31)内的头灯单元(30)中,把位置灯灯泡(60)配置在头灯灯泡(40)的反射器(43)的下方且向车宽度方向左右任一方向位移的位置。把位置灯灯泡(60)在壳体(31)的下部在车宽度方向左右离开的位置设置左右一对。在头灯灯泡(40)的上部且在车宽度方向左右离开的位置设置左右一对方向指示灯灯泡(50)。把头灯灯泡(40)以比位置灯灯泡(60)的间隔窄的间隔配置左右一对。把头灯灯泡(40)的导光板(41)与位置灯用反射器(61)一体成型以减少零件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1C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01140806.5
申请日:2001-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2005/008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物品收容部构造,从物品收容空间(16)的前后开口部(21)、(22)将作为长尺寸的滑板(86)如箭头①所示那样插入到车座(12)下方。此时,可从左右的开口部(23)将手伸入到物品收容空间(16),从而可更为简单地载置滑板(86)。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物品收容空间(16)的使用方便性。另外,物品收容空间(16)基本上不需要由尾罩围住,不需要尾罩,所以可减少罩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346766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40801.4
申请日:2001-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使电瓶和ECU等电装品检修容易的电装品配置构造。电瓶通过电瓶架安装在前管上,同时将直接安装的ECU安装在前管上,通过用小螺钉将专用盖子安装在前面板上,组装成电装盒子。之后,在检修电瓶、熔化部盒子或ECU时,只要松开小螺钉,从前面板取下专用盖子就可以了。不需要拆卸前盖,只要拆卸专用盖子就可以,检修前管周围配置的电装品变得极为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30099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08223.5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踏板型两轮摩托车。在踏板型两轮摩托车中,具有冷却风导入口并覆盖冷却风扇的罩部件以配置在曲柄箱的车宽方向一侧的方式支承在曲柄箱上,由连设在脚踏底板的左右两侧并向下方垂下的左右一对的侧缘部构成车身罩的一部分,以能够容易地成形车身罩并且能够避免车身罩的刚性降低的方式,将冷却风高效地引导至罩部件的冷却风导入口。在车宽方向一侧的侧缘部(24)的至少后部,以向车宽方向内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冷却风导风凹部(90),该冷却风导风凹部(90)将冷却风引导至罩部件(82)侧,在罩部件(82)的外表面上,以将来自冷却风导风凹部(90)的冷却风引导至冷却风导入口(83)的方式突设有导风突部(91),该导风突部(91)至少具有在向冷却风导风凹部(90)的上缘部(90a)的后方的延长方向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延伸突部(92)。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35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03609.3
申请日:2009-0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钩物部分的连接位置是可调整的从而可以稳定支撑被钩住的物体。带状连接件被连接到头管上。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装载钩可选择地与其连接。连接件包括车辆横向部和前后部。车辆横向部沿着前护罩的后表面在车辆横向内延伸。装载钩的连接位置在车辆横向内可以调整。该前后部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前护罩的侧面延伸。装载元件与该前后部可以连接。该连接件可选择地与竖直设置在头管上的螺母孔连接。这样,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是可调整的。
-
公开(公告)号:CN1975243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49273.8
申请日:2006-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8/10 , F21V17/10 , B62J6/02 , F21W101/023
Abstract: 一种可以以低的成本再现上下二灯式的外观且实现灯体的小型化的照明装置。该前照灯装置(20),在前照灯灯泡(24)的下方设置有位置灯泡(25),并将此两个灯泡(24、25)配置在相互通用的多重反射镜(31)上,其中,在所述多重反射镜(31)上形成有将所述前照灯灯泡(24)和位置灯泡(25)之间区分开的凹槽(51),在多重反射镜(31)的里侧且所述凹槽(51)的附近设有覆盖所述位置灯泡(25)的上方的加强筋(5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