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684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51894.8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02 , E05B8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能够实现使密封线较大地弯曲的设计,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及成本的降低。车辆用门(20)对设置在车身(11)上的车门开口部(15)进行开闭,具有:车门主体部(21);车门窗框部(23),设置在车门主体部(21)的上方、并且配置有车门玻璃(22);车门把手(25),对被设置在车门主体部(21)上的闩锁机构(24)进行操作,车门窗框部(23)具有:沿车门开口部(15)的上部(15a)延伸、与车门主体部(21)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通过滚压成型而成形的滚压窗框(31);被接合在滚压窗框(31)及车门主体部(21)上、安装有车门把手(25)、并且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把手托架(33)。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876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268619.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3/40 , E05B77/34 , E05B83/36 , E05F15/42 , E05Y2201/22 , E05Y2400/654 , E05Y290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门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车门主体的内部。锁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的开口部(35),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37),夹入传感器(42)具有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穿过开口部(35)被向滑动车门(21)内部引导,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54)。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04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80053857.8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生悦住麻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5/12 , B60J5/0418 , B60R13/0243 , B60R13/08 , E05B79/06 , E05B8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内面板(12)与内把手装置(3)的接触的车辆用门(D)。前车门具有:车门主体(1),其具有外面板(11)和内面板(12);内把手装置(3),其安装于内面板(12);以及车门孔密封件(2),其从车内侧封堵设于内面板(12)的作业孔(H1、H2),内把手装置(3)具有:主体部(31),其从车内侧安装于内面板(12);操作把手(32),其相对于主体部(31)能够转动地设置;以及抵接肋(34),其从主体部(31)向内面板(12)侧延伸,在车辆内外方向上,车门孔密封件(2)夹设在内面板(12)与抵接肋(3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2818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207432.2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在不需要向座椅部件传递侧碰撞载荷的情况下,抑制该侧碰撞载荷的传递。该车身构造包括:能够收纳在车身的底板中的座椅部件(26);前车门(14),其配置在座椅部件(26)的车宽方向外侧;以及第1载荷传递部件(38)及第2载荷传递部件(40),其设置在前车门(14)的内部,能够在侧碰撞时向座椅部件(26)传递侧碰撞载荷,第1载荷传递部件(38)及第2载荷传递部件(40)在座椅部件(26)的倒伏收纳状态时,与座椅部件(26)的上表面(参照单点划线H)相比配置于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28182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207432.2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在不需要向座椅部件传递侧碰撞载荷的情况下,抑制该侧碰撞载荷的传递。该车身构造包括:能够收纳在车身的底板中的座椅部件(26);前车门(14),其配置在座椅部件(26)的车宽方向外侧;以及第1载荷传递部件(38)及第2载荷传递部件(40),其设置在前车门(14)的内部,能够在侧碰撞时向座椅部件(26)传递侧碰撞载荷,第1载荷传递部件(38)及第2载荷传递部件(40)在座椅部件(26)的倒伏收纳状态时,与座椅部件(26)的上表面(参照单点划线H)相比配置于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857.8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生悦住麻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5/12 , B60J5/0418 , B60R13/0243 , B60R13/08 , E05B79/06 , E05B8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内面板(12)与内把手装置(3)的接触的车辆用门(D)。前车门具有:车门主体(1),其具有外面板(11)和内面板(12);内把手装置(3),其安装于内面板(12);以及车门孔密封件(2),其从车内侧封堵设于内面板(12)的作业孔(H1、H2),内把手装置(3)具有:主体部(31),其从车内侧安装于内面板(12);操作把手(32),其相对于主体部(31)能够转动地设置;以及抵接肋(34),其从主体部(31)向内面板(12)侧延伸,在车辆内外方向上,车门孔密封件(2)夹设在内面板(12)与抵接肋(3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849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251894.8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02 , E05B8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能够实现使密封线较大地弯曲的设计,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及成本的降低。车辆用门(20)对设置在车身(11)上的车门开口部(15)进行开闭,具有:车门主体部(21);车门窗框部(23),设置在车门主体部(21)的上方、并且配置有车门玻璃(22);车门把手(25),对被设置在车门主体部(21)上的闩锁机构(24)进行操作,车门窗框部(23)具有:沿车门开口部(15)的上部(15a)延伸、与车门主体部(21)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通过滚压成型而成形的滚压窗框(31);被接合在滚压窗框(31)及车门主体部(21)上、安装有车门把手(25)、并且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把手托架(33)。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87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68619.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3/40 , E05B77/34 , E05B83/36 , E05F15/42 , E05Y2201/22 , E05Y2400/654 , E05Y290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门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车门主体的内部。锁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的开口部(35),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37),夹入传感器(42)具有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穿过开口部(35)被向滑动车门(21)内部引导,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5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