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4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291579.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664 , H01M8/0438 , H01M8/04082 , B60L50/70 , F16K15/00 , F17D3/01 , F17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移动体、异常检测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28)具有开关阀控制部(44)和判定部(46),其中,所述开关阀控制部在从第1燃料流路(16)向燃料罐(18)供给燃料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关闭燃料罐与第2燃料流路(22)之间的开关阀(20)的控制;所述判定部基于从第1燃料流路向燃料罐供给燃料且执行了用于关闭开关阀的控制的情况下的第2燃料流路内的燃料的压力变化来判定开关阀是否存在异常。据此,能够更好地检测开关阀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4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48723.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河濑晓
IPC: F17D1/02 , F17D3/01 , F17C7/00 , B60L50/70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供给系统。气体供给系统(14)的阀控制部(84)获取被向气体消耗装置(20)供给的气体的气压和第1储罐温度,判定与第1储罐温度建立对应关系的第1压力阈值,在气压小于第1压力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第1阀(52),切断从第1储罐(16)向气体消耗装置供给的气体,在关闭第1阀之后且第1储罐温度上升到第1规定温度的情况下,打开第1阀,重新开始从第1储罐向所述气体消耗装置供给气体。据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661736.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9 , H01M8/0432 , H01M8/04746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和气体控制方法。气体控制部(运算装置(60))在罐温度比限制开始温度(T1)低的情况下,进行根据罐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上限值的限制控制。限制控制包括第1控制和第2控制,其中,第1控制为,在罐温度比限制开始温度(T1)低且比限制切换温度(T2)高的情况下使流量上限值以第1比率变化来限制氢气的流量的控制;第2控制为,在罐温度为限制切换温度(T2)以下且为气体停止温度(T3)以上的情况下使上限值以第2比率变化来限制气体的流量的控制。第2比率大于第1比率。据此,能够保持高压气罐的密封性能,另外,用户能够在氢气的排出停止前感知氢气的排出停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42485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972129.7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储罐装置及其泄漏检测方法。高压储罐装置(10)具备:经由给排流路(12)供给或排出流体的高压储罐(14);第一收装部(16);配设于第一收装部(16)内,用于检测流体的泄漏的泄漏检测传感器(18);和第二收装部(20)。高压储罐(14)具有:树脂制的内胆(42);覆盖内胆(42)的外表面的加强层(40);和形成有给排孔(64)的接头(44)。第一收装部(16)能够收装从给排流路(12)泄漏的流体和经由给排孔(64)的内侧泄漏的流体的至少任一方即第一流体。第二收装部(20)与第一收装部独立设置,能够收装从给排孔的外侧泄漏的流体即第二流体。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异常时的流体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1463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067403.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38 , H01M8/04664 , B60L3/00 , B60L58/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高压容器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高压容器系统(10)具备:在比调压阀(32)靠上游处测量高压容器(12)的内压的上游侧压力传感器(34);在比调压阀(32)靠下游处测量流体的压力的多个下游侧压力传感器(36);以及控制装置(28)。在下游侧压力传感器(36)正常时,控制装置(28)基于下游侧压力传感器(36)的测量值来监视高压容器(12)的内压,在下游侧压力传感器(36)中的任一个处于异常的异常时,控制装置(28)基于下游侧压力传感器(36)的测量值和上游侧压力传感器(34)的测量值来监视高压容器(12)的内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660514.X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664 , B60L50/70 , B60L50/72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燃料电池系统(100),该车辆用燃料电池系统(100)中连结有多个单位燃料电池组(G1、G2),所述单位燃料电池组(G1、G2)包括氢罐(40)、燃料电池(10)及控制燃料电池(10)的发电的燃料电池控制装置(20),其中,车辆用燃料电池系统(100)具备对至少两个单位燃料电池组(G1、G2)的各氢罐(40)中的氢的填充、放出进行控制的罐用控制装置(80),单位燃料电池组(G1、G2)包括使氢到达燃料电池(10)的氢供给线路(77),至少两个单位燃料电池组(G1、G2)的氢供给线路(77)相互连结,罐用控制装置停止氢向检测出异常的单位燃料电池组的燃料电池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61736.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9 , H01M8/0432 , H01M8/04746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和气体控制方法。气体控制部(运算装置(60))在罐温度比限制开始温度(T1)低的情况下,进行根据罐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上限值的限制控制。限制控制包括第1控制和第2控制,其中,第1控制为,在罐温度比限制开始温度(T1)低且比限制切换温度(T2)高的情况下使流量上限值以第1比率变化来限制氢气的流量的控制;第2控制为,在罐温度为限制切换温度(T2)以下且为气体停止温度(T3)以上的情况下使上限值以第2比率变化来限制气体的流量的控制。第2比率大于第1比率。据此,能够保持高压气罐的密封性能,另外,用户能够在氢气的排出停止前感知氢气的排出停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1459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600238.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容器。所述高压气体容器(10)具备内胆(20)、加强层(30)、凸台(接头(50))和开口(排气孔(64)),其特征在于,加强层(30)具备围绕内胆(20)的内侧加强层(32)和围绕内侧加强层(32)的外侧加强层(42),在内侧加强层(32)上,形成有用于将从内胆(20)泄漏的气体向开口(排气孔(64))引导的气体引导路径(40),气体引导路径(40)是通过将加强部件(34)沿着内胆(20)排列且层叠而被形成于加强部件(34)之间的空隙。据此,能够易于形成气体引导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78470.5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5/03 , H01M8/04082 , H01M8/04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储罐搭载车辆。高压储罐搭载车辆(10)在车身(14)的内部搭载具有树脂制的内胆(16)和加强层(18)的高压储罐(12),并且具有储罐室(36)、填充口(24)、设置有填充口(24)和通风口(58)的凹部(54)、能够打开或关闭凹部(54)的开口(68)的燃料盖(72)以及使通风口(58)与储罐室(36)连通的通风路径(44)。当打开燃料盖(72)时,通风口(58)向车身(14)的外部敞开,当关闭燃料盖(72)时,在使通风口(58)与车身(14)的外部连通的状态下通风口(58)被燃料盖(72)覆盖。采用本发明,在向高压储罐填充氢气时也良好地进行储罐室的通风,从而将一时性排放气体有效地排放到车身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023129.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5/07 , B60K15/03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气体容器搭载车辆。在车辆(10)中设置有乘员舱(22)以外的内舱和收装高压气体容器(60)的容器舱(50)。在所述内舱中收装有发热体。另外,在车辆(10)形成有:导入口(42),其用于向内舱导入空气;连通通路,其连通内舱和容器舱(50);和导出口(64),其用于将空气从容器舱(50)导出。经由导入口(42)而被导入内舱的空气经由连通通路而流入容器舱,并且从导出口(64)向容器舱(50)外导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