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950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910310774.7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车身地板的下方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的电动车辆中,通过简单的结构来确保前面碰撞时的车架的压溃行程。车架的后端部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托架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在沿着前后方向观察时托架的至少一部分与车架的后端部重叠,因此因前面碰撞而后退的车架的后端部与托架抵接,车架沿着托架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滑动而落下,由此能够防止在碰撞末期由于与蓄电池封装体的干涉而车架的压溃行程减少。另外,无需对蓄电池封装体自身实施设计变更,仅是利用将蓄电池封装体固定于车身地板的托架并变更托架的倾斜角、位置,就能够调整与车架的后端的抵接关系,因此成本极低。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车辆控制程序的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86886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263441.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车辆控制程序的介质。车辆控制系统具有:自动驾驶控制部,其执行自动地控制车辆的加减速和转向中的至少一方的自动驾驶;驾驶操作件,其受理乘员对上述车辆的加减速及转向的操作;操作件状态变更部,其在执行基于上述自动驾驶控制部进行的自动驾驶的情况下,将上述驾驶操作件设为无法操作;和代替操作受理部,其在通过上述操作件状态变更部将上述驾驶操作件设为无法操作的情况下,受理与由上述乘员对上述驾驶操作件的操作不同的操作,上述自动驾驶控制部基于由上述代替操作受理部进行的操作来控制上述车辆的加减速和转向中的至少一方。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05460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80089208.7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具备:状态检测部,其对车辆内的乘客的状态进行检测;以及自动驾驶控制部,其执行对所述车辆的加减速或转向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自动控制的自动驾驶,该自动驾驶控制部基于所述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在所述乘客处于与正常姿态不同的非正常姿态的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或所述乘客的身体未佩戴规定的安全装置的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车辆的控制状态从不是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第一控制状态变更为第二控制状态。

    车身前部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082799.9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的前碰撞时保护马达的辅机部件并适当地吸收碰撞能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副车架(5);支承于副车架(5)的马达(6);辅机部件(7),其设置在马达(6)的后侧;前横梁(11),其固定副车架(5)的后端部;以及仪表板(10),其在辅机部件(7)与前横梁(11)之间前后划分车身的内部空间,在副车架(5)中的马达(6)的支承部与后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易变形部(A),在仪表板(10)上形成有第二易变形部(B),在辅机部件(7)与第二易变形部(B)之间配置有支承于副车架(5)的保护件(13)。

    车身前部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082799.9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的前碰撞时保护马达的辅机部件并适当地吸收碰撞能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副车架(5);支承于副车架(5)的马达(6);辅机部件(7),其设置在马达(6)的后侧;前横梁(11),其固定副车架(5)的后端部;以及仪表板(10),其在辅机部件(7)与前横梁(11)之间前后划分车身的内部空间,在副车架(5)中的马达(6)的支承部与后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易变形部(A),在仪表板(10)上形成有第二易变形部(B),在辅机部件(7)与第二易变形部(B)之间配置有支承于副车架(5)的保护件(13)。

    电动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95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310774.7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在车身地板的下方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的电动车辆中,通过简单的结构来确保前面碰撞时的车架的压溃行程。车架的后端部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托架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在沿着前后方向观察时托架的至少一部分与车架的后端部重叠,因此因前面碰撞而后退的车架的后端部与托架抵接,车架沿着托架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滑动而落下,由此能够防止在碰撞末期由于与蓄电池封装体的干涉而车架的压溃行程减少。另外,无需对蓄电池封装体自身实施设计变更,仅是利用将蓄电池封装体固定于车身地板的托架并变更托架的倾斜角、位置,就能够调整与车架的后端的抵接关系,因此成本极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