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385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9110165.0
申请日:1999-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 G01N27/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
Abstract: 检测元件(30)在板状的第1电极(33)的两侧,通过第1固体电解质层(34)和第2固体电解质层(35),分别相对地设置第2、第3电极(36、37),从而可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以及第1与第3电极间的氧离子的移动。由于第1电极的两个面均形成检测面(31、32),方向性沿2个方向扩大。由于第2、第3电极(36、37)中的任何一个靠近排气流,这样其与排气较早地接触,反应时间较早。
-
公开(公告)号:CN1264720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1111306.5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25/08 , B60K31/042 , B60W30/18036 , B60Y2200/12 , B62K11/14 , B62M7/02 , B62M25/00 , F02N15/02 , F02N15/04 , Y10T74/19014 , Y10T74/19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把手的车辆用倒车装置。该车辆用倒车装置是使用以致动器驱动的转换电机(19)并以起动电机(17)使车辆后退。与把套(13)相邻地设置开关面板(12),在其操作面上相邻地配置控制起动电机(17)的起动/倒车开关(121)和控制转换电机(19)的倒车转换开关(122)。该开关的位置使得骑手可以用单手进行车辆的后退操作。由此提高车辆的倒车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319532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11306.5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25/08 , B60K31/042 , B60W30/18036 , B60Y2200/12 , B62K11/14 , B62M7/02 , B62M25/00 , F02N15/02 , F02N15/04 , Y10T74/19014 , Y10T74/19307
Abstract: 设置转换电机19作为切换用驱动电机17使车辆倒车的齿轮和用起动电机17起动引擎9的模式的致动器。与把套13相邻地设置开关面板12,在其操作面上,相邻地配置控制起动电机17的起动/倒车开关121和控制转换电机19的倒车转换开关122。该开关的位置使得骑手可以用单手进行车辆后退操作。由此,使车辆倒车的操作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311126A
公开(公告)日:2001-09-05
申请号:CN01108901.6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K23/02 , H01H2009/068
Abstract: 把多个开关集约设置在车把管上,而且使操作性提高。多个开关排列配置在(L1、L2)列或(S1~S4)行上,而且紧急性和使用频度高的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车把握把(14)附近的(L1)列中。此外,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设在包含车把管(14p)在内的水平线上的(S2)行和其上下邻接的(S1、S3)行中。由于重要度相对低的音响开关群(16)或CB无线用开关群(17)能够分配到远离车把握把(14)之处所以整个增加集约度。结果,实现开关板面的有效利用并且操作性也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43954A
公开(公告)日:2000-02-09
申请号:CN99110165.0
申请日:1999-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
Abstract: 检测元件(30)在板状的第1电极(33)的两侧,通过第1固体电解质层(34)和第2固体电解质层(35),分别相对地设置第2、第3电极(36、37),从而可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以及第1与第3电极间的氧离子的移动。由于第1电极的两个面均形成检测面(31、32),方向性沿2个方向扩大。由于第2、第3电极(36、37)中的任何一个靠近排气流,这样其与排气较早地接触,反应时间较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