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4720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1111306.5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25/08 , B60K31/042 , B60W30/18036 , B60Y2200/12 , B62K11/14 , B62M7/02 , B62M25/00 , F02N15/02 , F02N15/04 , Y10T74/19014 , Y10T74/19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把手的车辆用倒车装置。该车辆用倒车装置是使用以致动器驱动的转换电机(19)并以起动电机(17)使车辆后退。与把套(13)相邻地设置开关面板(12),在其操作面上相邻地配置控制起动电机(17)的起动/倒车开关(121)和控制转换电机(19)的倒车转换开关(122)。该开关的位置使得骑手可以用单手进行车辆的后退操作。由此提高车辆的倒车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319532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11306.5
申请日:200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25/08 , B60K31/042 , B60W30/18036 , B60Y2200/12 , B62K11/14 , B62M7/02 , B62M25/00 , F02N15/02 , F02N15/04 , Y10T74/19014 , Y10T74/19307
Abstract: 设置转换电机19作为切换用驱动电机17使车辆倒车的齿轮和用起动电机17起动引擎9的模式的致动器。与把套13相邻地设置开关面板12,在其操作面上,相邻地配置控制起动电机17的起动/倒车开关121和控制转换电机19的倒车转换开关122。该开关的位置使得骑手可以用单手进行车辆后退操作。由此,使车辆倒车的操作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88030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1125513.7
申请日:2001-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J6/16 , B62K23/02 , H01H2009/068 , Y10T74/20822
Abstract: 一种手柄开关的安装构造:设有第1管接头和第2管接头,其中该第1管接头具有可以卷绕在手柄管部的大致半周上的圆弧部和从该圆弧部的两端突出的前后的突缘部,而第2管接头具有可以卷绕在手柄管部的剩余半周上的圆弧部;通过将第2管接头接合在被安置在手柄管部上的第1管接头上,而将第1、第2管接头固定在手柄管部上;通过以夹持着前后的突缘部的形式使第1、第2壳半体相对合并相接合,而将第1、第2壳半体经前后的突缘部而安装在手柄管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337338A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01125513.7
申请日:2001-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J6/16 , B62K23/02 , H01H2009/068 , Y10T74/20822
Abstract: 一种手柄开关的安装构造:设有第1管接头和第2管接头,其中该第1管接头具有可以卷绕在手柄管部的大致半周上的圆弧部和从该圆弧部的两端突出的前后的突缘部,而第2管接头具有可以卷绕在手柄管部的剩余半周上的圆弧部;通过将第2管接头接合在被安置在手柄管部上的第1管接头上,而将第1、第2管接头固定在手柄管部上;通过以夹持着前后的突缘部的形式使第1、第2壳半体相对合并相接合,而将第1、第2壳半体经前后的突缘部而安装在手柄管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231379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3102326.6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2696 , B62J6/04 , F21S43/14 , F21S43/40 , F21W2107/17
Abstract: 一种车辆尾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问题。图(b)所示的比较例中的基板(101)的结构简单,但由于发光二极管(102、103)与透镜(107)分离,使得透镜的上部变暗,相反的,由于发光二极管(105、106)离透镜(107)近,因此透镜的下部更亮。透镜(107)表面的亮度容易不均匀。图(a)是本发明的产品,发光二极管(54~58)几乎平行地排列在倾斜的透镜(51)上,因此透镜(51)的亮度均匀。为了实现该目的,以支持发光二极管(54~58)的基板做成阶梯状基板(52),并在该阶梯状基板(52)的后面上形成反射面。
-
公开(公告)号:CN1311126A
公开(公告)日:2001-09-05
申请号:CN01108901.6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K23/02 , H01H2009/068
Abstract: 把多个开关集约设置在车把管上,而且使操作性提高。多个开关排列配置在(L1、L2)列或(S1~S4)行上,而且紧急性和使用频度高的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车把握把(14)附近的(L1)列中。此外,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设在包含车把管(14p)在内的水平线上的(S2)行和其上下邻接的(S1、S3)行中。由于重要度相对低的音响开关群(16)或CB无线用开关群(17)能够分配到远离车把握把(14)之处所以整个增加集约度。结果,实现开关板面的有效利用并且操作性也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83516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1108901.6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K23/02 , H01H2009/068
Abstract: 把多个开关集约设置在车把管上,而且使操作性提高。多个开关排列配置在(L1、L2)列或(S1~S4)行上,而且紧急性和使用频度高的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车把握把(14)附近的(L1)列中。此外,指示警告系统开关群(15)分配到设在包含车把管(14p)在内的水平线上的(S2)行和其上下邻接的(S1、S3)行中。由于重要度相对低的音响开关群(16)或CB无线用开关群(17)能够分配到远离车把握把(14)之处所以整个增加集约度。结果,实现开关板面的有效利用并且操作性也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435348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3102326.6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2696 , B62J6/04 , F21S43/14 , F21S43/40 , F21W2107/17
Abstract: 一种车辆尾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问题。图(b)所示的比较例中的基板101的结构简单,但由于发光二极管102、103与透镜107分离,使得透镜的上部变暗,相反的,由于发光二极管105、106离透镜107近,因此透镜的下部更亮。透镜107表面的亮度容易不均匀。图(a)是本发明的产品,发光二极管54~58几乎平行地排列在倾斜的透镜51上,因此透镜51的亮度均匀。为了实现该目的,以支持发光二极管54~58的基板做成阶梯状基板52,并在该阶梯状基板52的后面上形成反射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