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5328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024696.2

    申请日:2012-01-29

    Inventor: 堀口纯 永岛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后侧延展部(18)具有:与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结合的第一结合部(26);与后车轮罩内部件的后端结合的第二结合部(40);由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向第二结合部(40)侧立起的倾斜部构成的边部(42);被第一结合部(26)、第二结合部(40)以及边部(42)围绕的面部(44);以及与后柱的凸缘部结合的延伸部(48),边部(42)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面部(44)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

    车身后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4297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2754.8

    申请日:2012-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2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在车身后部(1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12);从后柱(12)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构件(14);配置在构件(14)的下方的后轮罩(16);和下端与后轮罩(16)结合且上端与构件(14)结合的加劲件(20),构件(14)至少在从结合有加劲件(20)上端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34)处,以使后方部位(34)的后端下端部(34a)与后方部位(34)的前端下端部(34b)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328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24696.2

    申请日:2012-01-29

    Inventor: 堀口纯 永岛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后侧延展部(18)具有:与后底面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结合的第一结合部(26);与后车轮罩内部件的后端结合的第二结合部(40);由从第一结合部(26)的后端部向第二结合部(40)侧立起的倾斜部构成的边部(42);被第一结合部(26)、第二结合部(40)以及边部(42)围绕的面部(44);以及与后柱的凸缘部结合的延伸部(48),边部(42)的刚性或强度至少比面部(44)的刚性或强度设定得高。

    汽车的后面板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42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880007191.7

    申请日:2008-04-14

    Inventor: 堀口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26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后面板结构,能够高度确保尾灯的透镜部件的表面与车身的后部形状连续的外观设计,并能够提高尾灯设计的自由度。在后面板外部件(11)上形成有尾灯安装开口(15),在后面板外部件(11)上一体形成将尾灯安装开口(15)的上缘(15A)和下缘(15B)相互连结的L字形横截面形状的连结片部(19),在连结片部(19)上形成尾灯的安装基准孔(21)。

    车身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7808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099324.X

    申请日:2008-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4 B60D1/485 B60D1/488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板,在车身板上,即使在板加工之后,也可容易地去除一部分,并且,能够抑制该部分的强度降低。在一体形成被去除部(21)的后板(6)上,以规定的间隔穿设多个贯穿孔(22),该贯穿孔(22)是沿着被去除部(21)的边缘(21a)长的长孔,且在邻接的贯穿孔(22)之间分别形成定位窝(24)。

    车身后部构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297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12754.8

    申请日:2012-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2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在车身后部(1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12);从后柱(12)的上下方向的中途向着车身前方侧延伸的构件(14);配置在构件(14)的下方的后轮罩(16);和下端与后轮罩(16)结合且上端与构件(14)结合的加劲件(20),构件(14)至少在从结合有加劲件(20)上端的结合部后方的后方部位(34)处,以使后方部位(34)的后端下端部(34a)与后方部位(34)的前端下端部(34b)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车身构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8337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381.1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6 B62D27/023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10),其左中柱(14)由左支柱装饰件(22)覆盖,在左中柱(14)的上端部(14a)接合有左角撑板(20)。左中柱(14)具有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的支柱加强筋(33)。左角撑板(20)具有沿着支柱加强筋(33)而向着车室(27)侧突出的角撑板加强筋(72)。由角撑板加强筋(72)以及支柱加强筋(33)形成第1闭合截面部(82)。在左支柱装饰件(22)的上端部(22a)设有能够插入至第1闭合截面部(82)的第1开口部(83)内的卡定部(101)。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193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058506.3

    申请日:200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可以降低后托盘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后托盘(1)将车室内和行李室隔开、并一体地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6)的后托盘(1)。在该后托盘(1)中设置有连接构件(4),该连接构件(4)将前述封闭截面部(6)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起来。

    车身构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833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480033381.1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6 B62D27/023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10),其左中柱(14)由左支柱装饰件(22)覆盖,在左中柱(14)的上端部(14a)接合有左角撑板(20)。左中柱(14)具有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的支柱加强筋(33)。左角撑板(20)具有沿着支柱加强筋(33)而向着车室(27)侧突出的角撑板加强筋(72)。由角撑板加强筋(72)以及支柱加强筋(33)形成第1闭合截面部(82)。在左支柱装饰件(22)的上端部(22a)设有能够插入至第1闭合截面部(82)的第1开口部(83)内的卡定部(101)。

    汽车的后面板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42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191.7

    申请日:2008-04-14

    Inventor: 堀口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26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后面板结构,能够高度确保尾灯的透镜部件的表面与车身的后部形状连续的外观设计,并能够提高尾灯设计的自由度。在后面板外部件(11)上形成有尾灯安装开口(15),在后面板外部件(11)上一体形成将尾灯安装开口(15)的上缘(15A)和下缘(15B)相互连结的L字形横截面形状的连结片部(19),在连结片部(19)上形成尾灯的安装基准孔(2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