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发动机的回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519461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200410001519.8

    申请日:2004-01-13

    Abstract: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其中,可行走地收容传动部件的传动部件行走通路设在曲轴箱和气缸盖之间,该传动部件挂在固定于曲轴的驱动轮和固定于凸轮轴的被动轮上,在曲轴箱和侧盖间的动作室内收容转动部件,在曲轴箱侧有效利用作为回油通路功能的传动部件行走通路而防止增加加工工时,同时还可防止油的搅拌阻力增加和油的恶化。油引导部(103)引导从传动部件行走通路(85)向动作室(43)流下的油,该油引导部(103)覆盖转动部件中至少传动部件行走通路(85)侧的外周,并与曲轴箱(22)形成一体,同时,形成把在油引导部(103)引导的油导向曲轴箱(22)内的回油通路(104)。

    机动二轮车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09537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410008880.3

    申请日:2004-03-25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在方向把管(51)上设置方向把保持件(52),将换挡管(53)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方向把保持件(52)上,使方向把套(54)与该换挡管(53)成为一体地将其安装在该换挡管(53)上,其特征是:在换挡管(53)上设置外端·内端止动构件(63)、(64),使方向把套(54)的外端(77)和内端(78)锁止于该外端·内端止动构件(63)、(64)上。根据这种方向把套安装结构,可以防止方向把套相对于换挡管发生扭拧,并且可以强化方向把套的固定。其结果可以实现适用于使方向把套反复旋转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

    四冲程发动机的回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278026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10001519.8

    申请日:2004-01-13

    Abstract: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其中,可移动地收容传动部件的传动部件移动通路设在曲轴箱和气缸盖之间,该传动部件挂在固定于曲轴的驱动轮和固定于凸轮轴的被动轮上,在曲轴箱和侧盖间的动作室内收容转动部件,在曲轴箱侧有效利用作为回油通路功能的传动部件移动通路而防止增加加工工时,同时还可防止油的搅拌阻力增加和油的恶化。油引导部(103)引导从传动部件移动通路(85)向动作室(43)流下的油,该油引导部(103)覆盖转动部件中至少传动部件移动通路(85)侧的外周,并与曲轴箱(22)形成一体,同时,形成把在油引导部(103)引导的油导向曲轴箱(22)内的回油通路(104)。

    低噪音滚柱链条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0608C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1124922.6

    申请日:2001-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3/06

    Abstract: 一中低噪音链条(1)包括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刚性滚柱(17)和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滚柱(18),它们首尾相连,并固定在两个对置内板(14)之间的衬套(13)上形成滚柱组件(19)。弹性滚柱(18)的宽度(W)占滚柱组件(19)总宽度(W+w)的13至45%,弹性滚柱(18)的厚度比刚性滚柱(17)厚度大弹性滚柱(18)厚度的5至25%。弹性滚柱(18)这样构成,链条在与链轮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会得到有效抑制,同时不恶化刚性金属滚柱(17)耐用性。弹性滚柱可以沿着链条的纵向成之字形排列。

    机动二轮车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535891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200410008880.3

    申请日:2004-03-25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在方向把管(51)上设置方向把保持件(52),将换挡管(53)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方向把保持件(52)上,使方向把套(54)与该换挡管(53)成为一体地将其安装在该换挡管(53)上,其特征是:在换挡管(53)上设置外端·内端止动构件(63)、(64),使方向把套(54)的外端(77)和内端(78)锁止于该外端·内端止动构件(63)、(64)上。根据这种方向把套安装结构,可以防止方向把套相对于换挡管发生扭拧,并且可以强化方向把套的固定。其结果可以实现适用于使方向把套反复旋转的方向把套安装结构。

    一种链传动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7823C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1122557.2

    申请日:2001-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055/306

    Abstract: 一种包括驱动链轮(16)和滚子链(18)的链传动装置(30)。滚子链(18)包括若干交替连接的内、外链环。外链环包括一对第一、第二轴销链节板(35a、35b)。内链环包括一对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36a、36b)。第一、第二轴销链节板的各个末端通过轴销(34)与各对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连接起来。各轴销(34)穿过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间的衬套(51)。所述衬套外圆周面装有滚子(52)和弹性垫圈(53)。弹性垫圈的直径大于滚子的直径。弹性垫圈用来冲击链轮轮齿。链轮两侧装有冲击链条滚子链节板的环状弹性元件。弹性垫圈和环状弹性元件的共同作用减轻了链轮对滚子的冲击,从而将驱动链轮与滚子链之间产生的噪音降至最低。

    一种链传动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31036A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01122557.2

    申请日:2001-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055/306

    Abstract: 一种包括驱动链轮(16)和滚子链(18)的链传动装置(30)。滚子链(18)包括若干交替连接的内、外链环。外链环包括一对第一、第二轴销链节板(35a、35b)。内链环包括一对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36a、36b)。第一、第二轴销链节板的各个末端通过轴销(34)与各对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连接起来。各轴销(34)穿过第一、第二滚子链节板间的衬套(51)。所述衬套外圆周面装有滚子(52)和弹性垫圈(53)。弹性垫圈的直径大于滚子的直径。弹性垫圈用来冲击链轮轮齿。链轮两侧装有冲击链条滚子链节板的环状弹性元件。弹性垫圈和环状弹性元件的共同作用减轻了链轮对滚子的冲击,从而将驱动链轮与滚子链之间产生的噪音降至最低。

    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

    公开(公告)号:CN124176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1110956.4

    申请日:2001-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067 F16H55/56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所述车辆用V形第式自动变速机备有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配置在驱动皮带轮处的可动皮带轮与凸轮盘之间的多个离心平衡锤借助离心力沿径向移动,使V形带包围的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包围半径变化,借以设定在低速旋转区的最大变速比和在高速旋转区的最小变速比,多个离心平衡锤中的一部分离心平衡锤沿径向移动,在中速旋转区的旋转速度时,实质上被制动面阻止,以此来设定中间变速比。离心平衡锤的重量小于剩余的离心平衡锤的重量。

    低噪音链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32324A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01124922.6

    申请日:2001-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3/06

    Abstract: 一中低噪音链条(1)包括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刚性滚柱(17)和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滚柱(18),它们首尾相连,并固定在两个对置内板(14)之间的衬套(13)上形成滚柱组件(19)。弹性滚柱(18)的宽度(W)占滚柱组件(19)总宽度(W+w)的13至45%,弹性滚柱(18)的厚度比刚性滚柱(17)厚度大弹性滚柱(18)厚度的5至25%。弹性滚柱(18)这样构成,链条在与链轮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会得到有效抑制,同时不恶化刚性金属滚柱(17)耐用性。弹性滚柱可以沿着链条的纵向成之字形排列。

    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2186A

    公开(公告)日:2001-09-12

    申请号:CN01110956.4

    申请日:2001-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067 F16H55/56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所述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备有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配置在驱动皮带轮处的可动皮带轮与凸轮盘之间的多个离心平衡锤借助离心力沿径向移动,使V形带包围的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包围半径变化,借以设定在低速旋转区的最大变速比和在高速旋转区的最小变速比,多个离心平衡锤中的一部分离心平衡锤沿径向移动,在中速旋转区的旋转速度时,实质上被制动面阻止,以此来设定中间变速比。离心平衡锤的重量小于剩余的离心平衡锤的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