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341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80026640.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该跨骑型车辆(1)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50)具备:制动踏板(34),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车身(5);平衡器臂(52),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制动踏板(34);后轮制动器传递构件(33),其连结于所述平衡器臂(52)的一端部(52a),用于向所述后轮制动器(31)传递操作力;前轮制动器传递构件(54),其连结于所述平衡器臂(52)的另一端部(52b),用于向所述前轮制动器(32)传递操作力;以及主缸(55),其接受所述操作力而使所述前轮制动器(32)发挥制动力,所述前轮制动器传递构件(54)向所述平衡器臂(52)的后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8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580082980.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其具有:头管,其支承转向手柄使转向手柄可转向;下降车架,其由与该头管不同的部件形成,同时从头管向下后方延伸地与头管结合,在头管(17)的后部突出设置有沿着该头管(17)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后方突出的平板状的支承板(41),下降车架(18)利用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板材的接合形成为中空状,下降车架(18)的前端部与插入了下降车架(18)的前端开口部的所述支承板(41)结合。由此,下降车架的向头管的结合构造变得简单且牢固,其中,该下降车架利用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板材的接合形成为中空状且由与头管不同的部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31596.2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其能够实现制动管的紧凑布局并且抑制制动管的偏转。ABS调制器(71)布置在头管(15)后面。从ABS调制器(71)延伸的输出侧制动管(75)在底部桥接件(28)上方通过以向前延伸并弯曲成向后延伸,使得输出侧制动管(75)在侧视图中以U形形状布设。ABS调制器(71)和支撑输出侧制动管(75)的管支撑件(68)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1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8134.8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车体车架,具有:头管,其可转向地支承转向把手;主车架,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而一体地具有与头管接合的下车架部且形成为与头管分体的部件。在下车架部(12a)设有搭载面(31),该搭载面(31)在车宽方向朝左右方向延伸而面对上方,并且能够以非接合状态定位并载置头管(11)。由此,使组装了配件状态下的头管与主车架能够接合,并且使其接合时容易定位而容易地进行接合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655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80088032.8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9/38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通过减少制动力调节装置的露出而实现了外观性的提高并实现了把手操作性的提高。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前立管(17);梁(72、73),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立管(17),并保持前叉(14);前照灯(41),其经由撑架(80)而与梁(72、73)连接;前照灯罩(44),其覆盖前照灯(41)的后方;以及制动力调节装置(100),其对赋予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前叉(14)的车轮(2)的制动力进行调节,制动力调节装置(100)与撑架(8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11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580078134.8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车体车架,具有:头管,其可转向地支承转向把手;主车架,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而一体地具有与头管接合的下车架部且形成为与头管分体的部件。在下车架部(12a)设有搭载面(31),该搭载面(31)在车宽方向朝左右方向延伸而面对上方,并且能够以非接合状态定位并载置头管(11)。由此,使组装了配件状态下的头管与主车架能够接合,并且使其接合时容易定位而容易地进行接合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8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80082973.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10
Abstract: 一种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其具有:头管;下降车架,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底部车架,其通过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板材的接合形成为中空状,并且与下降车架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连接且向后方延伸,在底部车架(19)的后端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有连杆支承部(47),该连杆支承部(47)形成有朝向后方和下方开放的开口部(48),与摆动式动力单元连结的悬架连杆(25)的一端部(51)被插入于开口部(48)中,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由连杆支承部(47)支承。由此,能够在避免加工工时和重量的增加的同时对摆动式动力单元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8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580082973.7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10
Abstract: 一种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其具有:头管;下降车架,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底部车架,其通过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板材的接合形成为中空状,并且与下降车架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连接且向后方延伸,在底部车架(19)的后端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有连杆支承部(47),该连杆支承部(47)形成有朝向后方和下方开放的开口部(48),与摆动式动力单元连结的悬架连杆(25)的一端部(51)被插入于开口部(48)中,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由连杆支承部(47)支承。由此,能够在避免加工工时和重量的增加的同时对摆动式动力单元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666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680083265.X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电装品集中配置的同时降低线束布线时的作业工时的电装品收纳构造。电装品收纳构造具有:电装品保持部件(30),具有收纳二轮摩托车(1)的电装品(24、25、26)的电装品收纳箱(32);前侧线束(FH),与电装品(24、25、26)连接,并从电装品收纳箱(32)延伸出,在电装品收纳箱(32)的车身前方具备用于将从电装品收纳箱(32)延伸出的前侧线束(FH)沿着二轮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9)的下伸框架(10)保持的线束引导件(36)。线束引导件(36)具有将下伸框架(10)从车身后方覆盖并被固定于下伸框架(10)的框架引导件(31)。电装品收纳箱(32)和框架引导件(31)通过弯曲部(38)能够相互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057341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6640.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该跨骑型车辆(1)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50)具备:制动踏板(34),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车身(5);平衡器臂(52),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制动踏板(34);后轮制动器传递构件(33),其连结于所述平衡器臂(52)的一端部(52a),用于向所述后轮制动器(31)传递操作力;前轮制动器传递构件(54),其连结于所述平衡器臂(52)的另一端部(52b),用于向所述前轮制动器(32)传递操作力;以及主缸(55),其接受所述操作力而使所述前轮制动器(32)发挥制动力,所述前轮制动器传递构件(54)向所述平衡器臂(52)的后方延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