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09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911323600.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柔性石墨导热索的钎焊结构及钎焊方法。该钎焊结构包括由多层石墨膜构成的石墨膜层叠体、以及位于石墨膜层叠体两侧的导热金属连接端;所述石墨膜层叠体具有中间柔性段、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在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的相邻两层石墨膜之间设有金基软钎料层;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与导热金属连接端之间分别设有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该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由依次设置的金基软钎料箔片、铅基软钎料焊片、金基软钎料箔片组成。本发明的石墨导热索的钎焊方法采用该钎焊结构,所制备的石墨导热索连接界面热阻小,热流通量大,柔性石墨段与端部金属结合强度高,耐机械振动和温度交变冲击,服役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3600.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柔性石墨导热索的钎焊结构及钎焊方法。该钎焊结构包括由多层石墨膜构成的石墨膜层叠体、以及位于石墨膜层叠体两侧的导热金属连接端;所述石墨膜层叠体具有中间柔性段、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在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的相邻两层石墨膜之间设有金基软钎料层;石墨膜两侧端部连接段与导热金属连接端之间分别设有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该三明治结构复合钎料层由依次设置的金基软钎料箔片、铅基软钎料焊片、金基软钎料箔片组成。本发明的石墨导热索的钎焊方法采用该钎焊结构,所制备的石墨导热索连接界面热阻小,热流通量大,柔性石墨段与端部金属结合强度高,耐机械振动和温度交变冲击,服役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23101.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空间热控系统,包括:热量排散模块、制冷机和冷量传输模块。制冷机在正常工作时制冷端温度降低并对外提供冷量,冷指热端持续发热,通过热量排散模块将制冷机的冷指热端的热量向外进行排散,通过冷量传输模块将制冷机产生的冷量传递给需要工作在低温的航天器设备,从而实现对低温航天器设备的精确控温;将冷指热端与第一蒸发器一体化耦合,制冷端与第二冷凝器一体化耦合,实现了低温获取、冷量传输、热量排散的一体化耦合,可以大幅减少界面传热温差,并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8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130388.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匹配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环路热管在低温启动工况、高温耐温工况、高温工作工况以及低温工作工况下,工质在环路热管各部件的气液分布,以及约束条件,进而根据上述约束,建立方程组进行联立求解,获取储液器容积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储液器容积,并根据储液器的容积计算工质的充装量。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设计不合理导致环路热管低温启动失效、高温管体破裂以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环路热管已进行了在轨飞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9185.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半导体致冷器,获取在蒸发器加热使得蒸发器中的工质发生液气转化时,工质从蒸发器中的毛细芯漏向储液器的漏热热量;在半导体致冷器对储液器进行致冷时,确定出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在储液器接收到发生液气转化的气态工质时,控致冷量液态工质流向储液器,并获取储液器的工质冷量;基于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这样,根据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致冷量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以根据控温功率设计所述环路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555158.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储液器及环路热管。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壳、毛细芯和液体引管;所述毛细芯和所述液体引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液体引管位于所述毛细芯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液体引管的外壁与所述毛细芯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液体干道,所述液体引管的出液端与所述液体干道连通,所述液体引管的进液端用于与储液器连通,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过渡管段,所述过渡管段套设在所述液体引管的靠近所述进液端的位置;所述过渡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过渡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道,多个所述槽道沿所述过渡管段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槽道用于液体流动且阻止气泡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35491.2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环路热管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确定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多个性能检测维度;针对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基于确定出的待检测环路热管中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设置结构,以及每个部件的外表温度;构建在该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检测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性能,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异常性能。这样,根据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检测维度,构建对应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对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的性能,有助于提高待检测环路热管性能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41191.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控热管。可控热管包括第一热源、蒸发段、第一绝热段、冷凝段、第二绝热段和储气室;蒸发段、第一绝热段、冷凝段、第二绝热段和储气室依次连接,且蒸发段、第一绝热段、冷凝段、第二绝热段和储气室的内部连通为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毛细结构,毛细结构连接蒸发段、第一绝热段、冷凝段、第二绝热段和储气室;密闭空间内设置有传热工质和控制气体,控制气体设置在储气室的一端;第一热源与储气室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冷凝段打开程度的调节,保证了冷凝段的热导能力与负载设备所需的工作温度相匹配,进而满足负载设备的发热量变化较大而需要工作在相对较窄的温度范围内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