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6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80056683.1

    申请日:2012-11-16

    Abstract: 有机发光元件(10),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110);多个第1导电层(120),其在基板(110)上隔开间隙而形成,相互电隔离;第2导电层(130),其形成在第1导电层(120)上和基板(110)的设置了间隙的部分上,由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132)构成;有机化合物层(140),其包含发光层,且至少层叠于在第1导电层(120)上形成的第2导电层(130)的多个区域(132上;以及至少在有机化合层(140)上形成的第3导电层(150),在第1导电层(120)和第3导电层(150)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第1导电层(120)的各个之上,形成有第2导电层(130)的至少2个区域(132),第2导电层130的区域(132)的各个仅与第1导电层(120)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第1导电层(120)都电隔离。

    化合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56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80104166.5

    申请日:2009-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46 H01L33/20 H01L33/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101),在该化合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101)中,在透明基体部(25)上形成有元件构造部(10),该元件构造部(10)包括第一传导型的化合物半导体层、由磷化铝镓铟混晶(组成式(AlXGa1-X)0.5In0.5P;0≤X<1)形成的发光层(13)、以及与第一传导型相反的传导型的化合物半导体层,在所述元件构造部(10)上设置有第一欧姆电极(1),在所述透明基体部(25)的相反侧形成有第二欧姆电极(5),覆盖所述第二欧姆电极(5)而形成有金属被膜(6),覆盖所述金属被膜(6)而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欧姆电极(5)导通的金属制的底座部(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