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2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45243.6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42709 , B60N2/42745 , B60N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座椅。稳定且高效地吸收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载荷。在车辆用座椅(10)中,利用固定板(50)形成脆弱部(48),脆弱部(48)从固定孔(44)的边缘部沿紧固螺栓相对于铰链基座支架(40)的相对移动方向连续延伸。因此,当基座支架(40)绕支承孔(42)的轴线转动时,脆弱部(48)被紧固螺栓按压。且当脆弱部(48)塑性变形时,抑制脆弱部(48)以扩宽的方式变形,脆弱部(48)以被压溃的方式变形。因而,能利用脆弱部(48)稳定地吸收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64)的载荷。此外,当利用紧固螺栓使脆弱部(48)塑性变形时,脆弱部(48)连续地塑性变形,因此能利用脆弱部(48)高效地吸收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64)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85691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94380.5
申请日:2018-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0 , B60N2/897 , B60N2002/899 , B60N2/809 , B60N2/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支撑结构,其包括头枕本体、衬套和头枕支架,所述衬套包括将头枕支架支撑在衬套中的支撑部段,并且支撑部段包括: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抵接头枕支架的外周面;以及挠曲部分,所述挠曲部分设置在头枕支架的与固定部分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挠曲部分能够在衬套已插入到保持部段中并且头枕支架已插入到衬套中时挠曲成抵接头枕支架的外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48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6997.4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6 , B60N2/2245 , B60N2/36 , B60N2/366 , B60N2/68 , B60N2/686 , B60R2022/1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座椅,能够确保座椅靠背的刚度、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大致X形的X形肋(24)与后座靠背的面板框架(22)接合。该X形肋(24)的第一加强部(24A),直线地架设于作为载荷的作用点的锚索(68)、与经由旋转铰链(48)而在车身侧被支承的面板框架(22)的第一被支承部(22A)之间。并且,与该第一加强部(24A)共有长度方向中间部的第二加强部(24B),直线地架设于面板框架(22)的第二被支承部(22B)、与面板框架(22)的第三被支承部(22C)之间,该第二被支承部(22B)经由旋转铰链(56)支承于车身侧,该第三被支承部(22C)经由锁定机构(64)支承于车身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288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80031213.X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 A47C7/38 , B60N2/42 , B60R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888 , B60N2/897 , B60R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以简单的结构缩短后碰时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为止的时间。在座椅装置中,设定为支柱(46)(包括衬环(22))向车辆前方的弯曲刚性比向车辆后方的弯曲刚性小。因此,在车辆的后碰时头枕振动时,头枕暂时向车辆后方位移,并在短时间内反转而开始向车辆前方位移。并且,由于支柱(46)(包括衬环22))向车辆前方的弯曲刚性比向车辆后方的弯曲刚性小,所以头枕向车辆前方大幅位移。由此,能够缩短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H)为止的时间。另外,通过设定包括衬环(22)在内的支柱(46)的弯曲刚性,而能够使头枕立即向乘员的头部(H)侧位移,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缩短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为止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5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51649.0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709 , B60N2/22 , B60N2/4214 , B60N2/4228 , B60N2/42745 , B60N2/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在车辆用座椅(10)中,可变形部(32)从配置孔(28)的边缘部朝配置孔(28)的外侧连续地延伸。因此,在可变形部(32)由于紧固螺栓(40)而塑性变形时,可变形部(32)难以以被撑开的方式变形,而以被压坏的方式变形。由此,在较低的压接力作用于侧面(32D)的情况下,可变形部(32)难以塑性变形,从而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稳定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另外,由于可变形部(32)连续地变形,因此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连续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因此,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高效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5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1649.0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709 , B60N2/22 , B60N2/4214 , B60N2/4228 , B60N2/42745 , B60N2/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在车辆用座椅(10)中,可变形部(32)从配置孔(28)的边缘部朝配置孔(28)的外侧连续地延伸。因此,在可变形部(32)由于紧固螺栓(40)而塑性变形时,可变形部(32)难以以被撑开的方式变形,而以被压坏的方式变形。由此,在较低的压接力作用于侧面(32D)的情况下,可变形部(32)难以塑性变形,从而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稳定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另外,由于可变形部(32)连续地变形,因此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连续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因此,能够利用可变形部(32)高效地吸收施加到椅背框架(44)的冲击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25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10134086.2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N2/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754 , B60N2/1615 , B60N2/3065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车体侧构件;具有左和右侧部框架的座椅垫;分别设置在左侧部框架的前端侧与车体侧构件之间以及右侧部框架的前端侧与车体侧构件之间的左和右前部连结件,左和右前部连结件构造移动座椅垫的提升器机构的一部分,并且各个左和右前部连结件的一个端侧联接至车体侧构件使得能够绕着沿着座椅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以及沿着座椅左‑右方向将左和右侧部框架的前端侧联接在一起的联接构件,联接构件能够相对于左和右侧部框架绕着沿着座椅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并且联接构件结合至各个左和右前部连结件的另外的端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37325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141417.5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 B60R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头枕装置,包括:头枕支撑件,所述头枕支撑件联接至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并支承头枕垫;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嵌入所述头枕垫内,所述内部结构由所述头枕支撑件从后方支承并在车辆后部碰撞期间经由设置于所述内部结构的正面处的支承面从后方支承乘员的头部;以及向前突出部分,所述向前突出部分由所述头枕支撑件的向前突出的部分构成,所述向前突出部分在所述头枕垫内布置于所述支承面的上侧或下侧处,并且抑制由所述支承面支承的头部通过绕作为枢转中心的所述支承面枢转而向后倾斜或向前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31213.X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 A47C7/38 , B60N2/42 , B60R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888 , B60N2/897 , B60R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以简单的结构缩短后碰时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为止的时间。在座椅装置中,设定为支柱(46)(包括衬环(22))向车辆前方的弯曲刚性比向车辆后方的弯曲刚性小。因此,在车辆的后碰时头枕振动时,头枕暂时向车辆后方位移,并在短时间内反转而开始向车辆前方位移。并且,由于支柱(46)(包括衬环(22))向车辆前方的弯曲刚性比向车辆后方的弯曲刚性小,所以头枕向车辆前方大幅位移。由此,能够缩短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H)为止的时间。另外,通过设定包括衬环(22)在内的支柱(46)的弯曲刚性,而能够使头枕立即向乘员的头部(H)侧位移,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缩短头枕接触乘员的头部为止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48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80046997.4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6 , B60N2/2245 , B60N2/36 , B60N2/366 , B60N2/68 , B60N2/686 , B60R2022/1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座椅,能够确保座椅靠背的刚度、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大致X形的X形肋(24)与后座靠背的面板框架(22)接合。该X形肋(24)的第一加强部(24A),直线地架设于作为载荷的作用点的锚索(68)、与经由旋转铰链(48)而在车身侧被支承的面板框架(22)的第一被支承部(22A)之间。并且,与该第一加强部(24A)共有长度方向中间部的第二加强部(24B),直线地架设于面板框架(22)的第二被支承部(22B)、与面板框架(22)的第三被支承部(22C)之间,该第二被支承部(22B)经由旋转铰链(56)支承于车身侧,该第三被支承部(22C)经由锁定机构(64)支承于车身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