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759339.2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在拟开挖隧道两侧施作围护桩,在既有地面拉槽开挖施作纵横梁,在纵横梁内浇筑顶板。在顶板上铺设防水板,将防水板的两侧延伸到纵横梁的外侧以下,在防水板上铺设保护层,在保护层上铺设路面,以恢复地表交通。进行盖挖逆作施工,开挖同排围护桩间的岩土,以预留安装空间,紧贴围岩铺设排水管,且将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在同排围护桩间施作挡土板,且将挡土板的上部与顶板连接,下部与底板连接,在围护桩和挡土板的表面施作防水层,在防水层和顶板内侧施作侧墙。上述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能够缩短地表建设周期,采用不连续的防水铺设形式,采用排水管和防水层等措施,确保防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80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84307.X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0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勘成果的水下隧道地应力场DDM反演方法,包括获得所需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信息、确定岩体断裂构造的产状信息指标、建立水下隧道位移不连续法DDM数值模型、获得施加重力载荷的初始地应力场、获得施加法向水压力载荷的初始地应力场、获得施加水平1方向压力载荷的初始地应力场、获得施加水平2方向压力载荷的初始地应力场以及依靠拟合反演得到最终地应力场的步骤过程。具有操作方便、结果精确、能基于地勘成果进行水下隧道地应力场反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0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51206.8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环境因素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不同环境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不同环境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环境量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不同环境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4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7780.3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底共用地下结构及其分建施工方法,包括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及设置在上下层间供两层结构共用的隔板,所述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正交设置,所述上层结构为曲墙拱形结构,底部为平底式;所述下层结构为分离式双跨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层结构两侧边墙墙脚与隔板间对应设有暗梁,所述隔板与下层矩形框架结构间通过钢筋紧固;本发明提出的顶底共用分建地下结构可分期建设,即上层结构可先期建设,并通车,而后修建下层结构,相互之间影响小,适用于城市地下不同线路在规划时间以及建设启动有先后的情况,同时还有效利用了狭窄的城市地下空间,可在城市复杂环境中实施,环境影响小,工程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2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0350602.8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支护结构的支撑系统,包括辅助小车、支护机构和两个支撑装置;两个所述支撑装置呈前后布置在所述辅助小车的顶部,所述支护机构安装在辅助小车上且位于两个支撑装置之间;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旋转圆盘和四个支护系统,旋转圆盘的中部设有连接柱,四个支护系统呈周向均布在旋转圆盘上;支护系统包括调节液压缸和支护液压缸,支护液压缸的底部与旋转圆盘的靠边沿处铰接,调节液压缸的底部与连接柱铰接,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支护液压缸连接;旋转圆盘与辅助小车的顶部转动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浇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了隧道的综合性能,施工灵活高效,技术可靠,节省了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59339.2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在拟开挖隧道两侧施作围护桩,在既有地面拉槽开挖施作纵横梁,在纵横梁内浇筑顶板。在顶板上铺设防水板,将防水板的两侧延伸到纵横梁的外侧以下,在防水板上铺设保护层,在保护层上铺设路面,以恢复地表交通。进行盖挖逆作施工,开挖同排围护桩间的岩土,以预留安装空间,紧贴围岩铺设排水管,且将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在同排围护桩间施作挡土板,且将挡土板的上部与顶板连接,下部与底板连接,在围护桩和挡土板的表面施作防水层,在防水层和顶板内侧施作侧墙。上述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能够缩短地表建设周期,采用不连续的防水铺设形式,采用排水管和防水层等措施,确保防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60253.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施作第一排围护桩,在明挖隧道轮廓线外侧施作第二排围护桩;进行暗挖隧道开挖,然后施作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在围护桩的桩顶施作顶梁,以将相邻两个围护桩连接,在顶梁内浇筑顶板,以恢复地表交通;在顶板覆盖下进行明挖隧道开挖,到达顶部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连梁,在连梁内施作中板;开挖隧道下部土体至隧道底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底层纵横梁。上述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环境破坏小,地表交通恢复快,施工安全性高,节省工程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1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30442.4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 E21F17/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跨隧道主洞地下通风系统的风道结构,包括用于连通隧道主、副洞并与通风井相连的联络风道,联络风道具有沿隧道主洞轮廓跨越隧道主洞的跨越段,跨越段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形成与联络风道连通的跨越段风道,跨越段风道内沿纵向设置有风道隔板,外层壳体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扩大端头断面的堵头墙,跨越段的两端与联络风道的结合处分别设有加强段。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通风效果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增加灵活调度可能性,使主洞与风道结构“施工一体化”,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到位)、分部按序浇筑、施工组织灵活、减少开挖风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60253.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施作第一排围护桩,在明挖隧道轮廓线外侧施作第二排围护桩;进行暗挖隧道开挖,然后施作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在围护桩的桩顶施作顶梁,以将相邻两个围护桩连接,在顶梁内浇筑顶板,以恢复地表交通;在顶板覆盖下进行明挖隧道开挖,到达顶部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连梁,在连梁内施作中板;开挖隧道下部土体至隧道底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底层纵横梁。上述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环境破坏小,地表交通恢复快,施工安全性高,节省工程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2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50602.8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支护结构的支撑系统,包括辅助小车、支护机构和两个支撑装置;两个所述支撑装置呈前后布置在所述辅助小车的顶部,所述支护机构安装在辅助小车上且位于两个支撑装置之间;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旋转圆盘和四个支护系统,旋转圆盘的中部设有连接柱,四个支护系统呈周向均布在旋转圆盘上;支护系统包括调节液压缸和支护液压缸,支护液压缸的底部与旋转圆盘的靠边沿处铰接,调节液压缸的底部与连接柱铰接,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支护液压缸连接;旋转圆盘与辅助小车的顶部转动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浇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了隧道的综合性能,施工灵活高效,技术可靠,节省了人力物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