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仿形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5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6738.4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仿形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装置包括:导轨为拼接式导轨,形状与焊接轨迹相匹配;导轨行走机构包括基座、行走轮组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组沿导轨移动的驱动组件;水平移动机构包括驱动基座、水平移动轴和第一施力滑轮组,第一施力滑轮组对水平移动轴施加推力;垂直浮动机构包括垂直浮动轴座、垂直浮动轴和仿形座;水平摆动机构包括水平摆动座;水平浮动机构包括水平浮动轴、水平浮动轴座和第二施力滑轮组,第二施力滑轮组对水平浮动轴施加推力。本发明能够控制焊枪对水平焊接对象在垂直方向的仿形效果以及对垂直焊接对象在水平方向的仿形效果,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的多轴仿形焊接,有效提高不规则钢结构件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一种基于3D扫描的基坑检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21988.3

    申请日:2023-03-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扫描的基坑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旋转轴,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面固定有纵向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安装有横向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扫描装置,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一电机改变扫描的角度,第二液压缸带动扫描组件水平移动,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液压缸向上运动,第二电机带动活动板以及上方的第一液压缸进行旋转,易改变角度、位置、高度以及方向的扫描装置适应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作业。

    一种NC程序的刀轴矢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6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33655.4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一种NC程序的刀轴矢量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它的步骤如下:通过CAM软件生成NC程序;提取旋转轴有效数据,即在NC程序中剔除非运动程序段及非切削程序段,仅仅保留包含刀轴矢量的切削程序段并重排程序行号;分别构建以重排的程序行号为横坐标,分别以刀轴矢量的坐标数值为纵坐标的分析图表,从而直观分析曲率突变处的情况。其能够更直观滴分析曲率突变处的情况,使得刀轴矢量评价更准确高效,进而提高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机械零件抛光除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47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18888.5

    申请日:2024-11-13

    Inventor: 刘海 滕皓 赵东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的机械零件抛光除锈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滚筒抛光机、基台、轴承块、电机,本发明中外部手动对轴承环中的突出把手位置旋转,继而带动轴承体旋转后弧形槽位置引导受力结构向外拉伸活动,拉动连接板与夹板之间合页配合趋于平面状态,且连接板与夹板平面状态后受力结构下端与金属板内侧相抵,在弹簧的倾斜下三角条抵住金属板内侧,在旋转下限位管内侧的梯形块在橡胶块的弹力下从斜边与旋转杆外侧的三角槽弹性逆时针转动,通过三角条的顶角位置在旋转带动下伸缩抵住金属板并进行引导,进而通过过滤板位置漏出磨料留下机械零件在平面上,便于打开柜门对机械零件的拿取。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08838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621429.0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其中,杯底斜切装置中的外圆车刀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切削,且滚轮、第二丝杆、第四滑台以及第一压紧装置等部件的配合,使外圆车刀完成了杯底的斜切工作;杯口磨削装置或杯底磨削装置中,相应的磨头始终与杯底或杯口边缘接触,第三弹簧与第四弹簧保证对应的磨头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磨削。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刚性自适应加工的概念来实现天然竹杯的加工,在尊重每个竹杯所特有截面轮廓的前提下,对竹杯的底部即外竹节部分进行仿形斜切,对杯口和杯底棱边进行自适应磨削,从而在最大程度保留竹杯天然性的基础上,出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最恰当的加工。

    一种自动补光的光栅式三维扫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67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4557.9

    申请日:2022-05-27

    Inventor: 刘海 赵东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光的光栅式三维扫描设备,其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架、滑动块、支撑转杆、扫描器,底板上端面与支撑架底部相焊接,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架右端内部,电磁片对滑动轴进行磁吸,通过连动板推动彩色工业相机往外侧进行移动出机壳前端内部,粘板对彩色工业相机前端的镜片处进行紧密抵触,将彩色工业相机前端的镜片处的灰尘进行粘取清理,提高彩色工业相机扫描的色彩清晰效,热量被吸热块和散热板吸收后,吸热块体积膨胀变大推动散热板移动,加快将热量从散热孔内部排出的速度,同时伸缩软管密封连接在压板与喷嘴之间,避免外部的灰尘从散热孔进入到机壳与电控板发生接触,确保电控板进行正常的电路控制工作。

    一种复合型防松螺母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27627.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防松螺母,包括锥度螺母、锥度套和弹簧结构;所述锥度螺母包括依次相连的旋转套、连接套和内锥套,所述内锥套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内锥套上设有若干沿内锥套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锥度套内部设有相连通的锥面槽和弹簧槽,所述锥面槽与所述内锥套相匹配,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若干所述弹簧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防松螺母,将带有通槽的楔形增力结构和弹簧结构相结合,轴向预紧力不变而径向预紧力成倍增加,带通槽的楔形结构使得螺母与螺栓实际接触面积显著增加,避免拆卸时锁紧面之间过大的局部磨损和破坏,可多次重复使用,弹簧结构能提供恒定持久的预紧力,震动和温度变化大的场合防松效果更好。

    一种智能分区调温空气被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98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90050.8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区调温空气被及其操作方法,该智能分区调温空气被包括空气被本体由气体密封弹性纤维构成,所述空气被本体分为胸部、腹部、腿部和脚部密封区域,每个区域相互密封不联通,每个密封区域都设有独立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每个密封区域通过各自的气管与PLC控制装置中的三位三通电磁阀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区调温空气被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空气被内的温度可根据各人的实际要求进行设定,始终处于人体的适宜温度区间,改善了睡眠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088388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21429.0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其中,杯底斜切装置中的外圆车刀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切削,且滚轮、第二丝杆、第四滑台以及第一压紧装置等部件的配合,使外圆车刀完成了杯底的斜切工作;杯口磨削装置或杯底磨削装置中,相应的磨头始终与杯底或杯口边缘接触,第三弹簧与第四弹簧保证对应的磨头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磨削。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刚性自适应加工的概念来实现天然竹杯的加工,在尊重每个竹杯所特有截面轮廓的前提下,对竹杯的底部即外竹节部分进行仿形斜切,对杯口和杯底棱边进行自适应磨削,从而在最大程度保留竹杯天然性的基础上,出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最恰当的加工。

    陶瓷管自动抛光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91163U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20108272.X

    申请日:2012-03-21

    Inventor: 王家珂 刘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管自动抛光装置,包括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驱动转动的工作台(1)、用于上料或下料的机械手(2)和抛光装置,所述的机械手(2)和抛光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工作台(1)上沿周向设有竖直的多根用于套合陶瓷管的芯轴(3),每根芯轴(3)的下方仅安装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驱动芯轴(3)转动的电机;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头(6)和带动抛光头(6)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该装置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且可有效避免粉尘危害人体健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