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在线快速测量仪

    公开(公告)号:CN104180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410405069.2

    申请日:2014-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在线快速测量仪,包括量规,大尺寸传感器,纵向弹簧丝,横向弹簧丝,弹簧丝固定架,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调节座,小尺寸传感器,固定座,刀架库,信号接收处理器等,在测量过程中量规可以借助纵向弹簧丝和横向弹簧丝结构在空间偏转,从而模拟人工智能调整与零件孔的相对位置和接触状态。检验原理是将尺寸信号通过相对应的位置传感器即大尺寸传感器和小尺寸传感器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检验过程可靠,使用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

    一种智能机械手拍摄用连接底座

    公开(公告)号:CN1192384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1946.6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械手拍摄用连接底座,包括:对接底座和机械手本体;辅助对接组件,所述辅助对接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辅助对接组件均包括两组夹持轮和控制部件;重心稳定组件,所述重心稳定组件包括联动部件、传动杆、配重箱和升降壳;辅助清洁部件,所述辅助清洁部件设置有两组。本发明具备通过多组夹持轮和控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智能机械手对接底座不仅可以移动以及定点固定,还可以方便沿设计的滑轨进行轨迹滑动,同时方便拆卸与安装以及提高对接底座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重心稳定组件的设计,可以保障长时间拍摄时的智能机械手与对接底座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工作人员多频率的紧固对接底座与智能机械手连接处的优点。

    一种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12872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82702.3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小车,包括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和支撑装置,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包括径向自适应调节组件、轴向自适应调节组件和焊接组件;本小车在焊接过程中,双轮基座可以有效控制焊枪的姿态,在运动过程中焊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焊接对象表面,径向浮动座可以相对焊接对象表面垂直方向上浮动,通过焊枪与不规则长杆件表面的径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实现仿形效果,轴向浮动座可以沿长杆类钢结构轴线方向浮动,通过焊枪与长杆底座的轴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实现底座仿形效果,在生产实际中,能够有效提高长杆类零件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具有自动化水平高和自适应仿形焊接的特点。

    一种用于油田回注水处理的刮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0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2963.0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回注水处理的刮油装置,属于油田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油田回注水处理的刮油装置,包括盖板、处理仓、入口段、绝缘纳米多孔板、滑动刮板、安装座,安装座内腔壁与滑动刮板构成滑动配合;设于安装座内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用于连接滑动刮板和安装座,且对滑动刮板具有朝下的弹性抵顶作用力;设于处理仓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安装座移动,使得滑动刮板在绝缘纳米多孔板朝上一面滑动。本发明通过滑动刮板移动将绝缘纳米多孔板表面淤积的重油等沉积物刮入绝缘纳米多孔板的倾斜方向的下端,减少了绝缘纳米多孔板表面淤积物的阻挡面积,进而能够降低重油等淤积物对绝缘纳米多孔板表面通透性的影响。

    一种撬装式回注水油水分离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70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91179.X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撬装式回注水油水分离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撬装式回注水油水分离处理装置,包括盖板、分离仓、投料管、离心研磨仓、研磨层、研磨间隙;固接于分离仓内腔壁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上侧口部固定连接有亲水疏油滤板。本发明中投入至离心研磨仓内的油水混合液受到离心力作用,进而将由出料口甩出,并甩入至研磨层表面,进而使得油水混合液进入研磨间隙内,随着离心研磨仓旋转,离心研磨仓与研磨层共同对进入研磨间隙内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研磨,提高破乳效率,另外破乳后的油水混合液在研磨破乳后,不易再次聚团,另外通过亲水疏油滤板的设置,使得水能够透过亲水疏油滤板而油留存在亲水疏油滤板表面,起到油水分离的效果。

    一种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12872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282702.3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小车,包括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和支撑装置,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双头自适应仿形焊接装置包括径向自适应调节组件、轴向自适应调节组件和焊接组件;本小车在焊接过程中,双轮基座可以有效控制焊枪的姿态,在运动过程中焊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焊接对象表面,径向浮动座可以相对焊接对象表面垂直方向上浮动,通过焊枪与不规则长杆件表面的径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实现仿形效果,轴向浮动座可以沿长杆类钢结构轴线方向浮动,通过焊枪与长杆底座的轴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实现底座仿形效果,在生产实际中,能够有效提高长杆类零件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具有自动化水平高和自适应仿形焊接的特点。

    一种双锥面抗振防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5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22070.9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锥面抗振防松装置,包括双锥面螺母、楔形套、弹簧组和螺栓;双锥面螺母中的第一锥面套和第二锥面套的外表面均为锥面,第二锥面套的锥面角度大于第一锥面套的锥面角度,第一锥面套与第二锥面套连接的一端设有沿第一锥面套的周向设置的环形槽;楔形套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一锥面套相匹配的内锥面;螺栓依次贯穿弹簧组、楔形套后与双锥面螺母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双锥面的设计增大了装置的径向预紧力,同时防止安装过程中双锥面螺母前部螺纹非正常抱死,通过环形槽的设计有效降低双锥面螺母的头部刚性,使双锥面螺母的内螺纹能够消除间隙,抱紧螺柱上的外螺纹,从而强化防松性能,使装置在恶劣工况下仍能保持紧固性。

    一种复合型防松螺母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27627.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防松螺母,包括锥度螺母、锥度套和弹簧结构;所述锥度螺母包括依次相连的旋转套、连接套和内锥套,所述内锥套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内锥套上设有若干沿内锥套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锥度套内部设有相连通的锥面槽和弹簧槽,所述锥面槽与所述内锥套相匹配,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若干所述弹簧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防松螺母,将带有通槽的楔形增力结构和弹簧结构相结合,轴向预紧力不变而径向预紧力成倍增加,带通槽的楔形结构使得螺母与螺栓实际接触面积显著增加,避免拆卸时锁紧面之间过大的局部磨损和破坏,可多次重复使用,弹簧结构能提供恒定持久的预紧力,震动和温度变化大的场合防松效果更好。

    超声波洗碗机余热回收的综合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97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509156.8

    申请日:2013-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洗碗机余热回收的综合节能装置,由冲洗清洗段、圆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排风口、热气流进口、热水出口管、冲洗水箱、溢流管组成。洗碗机进水先进入圆管换热器,被其中溢流水加热后再进入高效相变换热的热管换热器,进水在冷凝段吸收来自蒸发段气侧热蒸汽、热排风热量被进一步加热后从热水出口管流出。利用余热资源使给水经二级热回收换热后,再经电加热器内加热管加热达到指定温度,分两路分别流向清洗管喷头和超声洗涤段进水管,满足清洗管喷头要求的热水供应和超声洗涤段热水的补充。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洗碗机余热资源,降低电加热功率,洗碗机能耗显著降低,实现热水降温和热风降湿排放,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船用双舵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9051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63072.1

    申请日:2011-08-29

    Inventor: 赵东宏 王庭俊

    Abstract: 一种船用双舵装置,包括前舵、前舵驱动装置,后舵、后舵驱动装置、中央驾驶装置和电缆等。轮船需要向左转时,中央驾驶装置通过电缆发指令给前舵驱动装置带动前舵以轮船俯视图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发指令给后舵驱动装置带动后舵以轮船俯视图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轮船需要向右转时,中央驾驶装置通过电缆发指令给前舵驱动装置带动前舵以轮船俯视图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发指令给后舵驱动装置带动后舵以轮船俯视图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成的旋转力矩接近普通单舵装置的二倍,显著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