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00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466197.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8/12 , A61K31/16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辣椒素和粘菌素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包括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辣椒素能够协同粘菌素发挥抗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从而治疗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当辣椒素与粘菌素联用时,超过50%的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12h内被杀死,每毫升CFU在12h之后降低大于2log10,证明辣椒素和粘菌素存在协同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84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93170.X
申请日:2011-10-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病奈瑟菌免疫阻遏基因Δrmp及突变方法。所述淋病奈瑟菌免疫阻遏突变基因Δrmp,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该突变基因通过下述方法和得:是以淋病奈瑟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mp基因,并连接到T载体pMD19中,以连接产物pMD19rmp为模板,扩增包含rmp基因下游侧翼区、pMD19载体骨架和rmp基因上游侧翼区的线性DNA片段,与相同酶切处理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连接,得到的突变基因Δrmp。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20436.7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63 , C12N15/66 , C12N2800/101 , C12N28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卡那霉素耐药基因活性的重组载体,以消除生物体内耐药细菌,解决细菌具有卡那霉素耐药性的问题。所述消除卡那霉素耐药基因活性的重组载体的特征在于,包括消除了氯霉素抗性的pCas9载体和针对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的gRNA核酸序列:KR58或KR208,其具体核酸序列分别如下:KR58:GCCGCGAT TAAATTCCAACA或KR208:CAATGATG TTACAGATGAGA。其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基因编辑新工具CRISPR/Cas9系统携带该间区核酸,去除重组载体上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后转化入减毒沙门菌等疫苗载体菌,重组菌与卡那霉素耐药菌共培养,重组菌细胞内的重组载体通过接合方式进入卡那霉素耐药菌,有效抑制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的活性,使原来耐药的细菌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84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293170.X
申请日:2011-10-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病奈瑟菌免疫阻遏基因Δrmp及突变方法。所述淋病奈瑟菌免疫阻遏突变基因Δrmp,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0所示。该突变基因通过下述方法获得:是以淋病奈瑟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mp基因,并连接到T载体pMD19中,以连接产物pMD19rmp为模板,扩增包含rmp基因下游侧翼区、pMD19载体骨架和rmp基因上游侧翼区的线性DNA片段,与相同酶切处理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连接,得到的突变基因Δrmp。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296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33803.4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广谱细菌宿主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涉及微生物学领域。技术方案是:PCR扩增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Amp启动子,将Amp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基因连接,得到以其启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广谱型原核表达载体。本发明利用能在细菌中广泛发挥作用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的启动子构建了一种广谱型GFP表达载体,所构建的载体表达GFP不受细菌型别和种类的限制,也不受细菌生长环境的限制,只要转化进细菌细胞,即可发挥作用,表达GFP,因而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280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33804.9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人膜协同因子蛋白小基因pMCP的构建方法,涉及病原生物学领域。首先以人血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克隆人膜协同因子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以pSG5-MCP为模板扩增人膜协同因子蛋白cDNA;然后采用重叠PCR方法将MCP启动子和cDNA拼接起来,用获得的DNA片段替换出pcDNA3.1中的CMV启动子,构建成人膜协同因子蛋白小基因pMCP。通过本发明方法建立的转基因小鼠可改变以往人类特异性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缺乏理想动物模型的局面,突破相应病原体感染致病机理、疫苗评价、药物评价等方面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18813.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8/12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桑黄酮和粘菌素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桑黄酮和粘菌素联合使用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包括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本发明提供了桑黄酮能够协同粘菌素发挥抗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从而治疗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当桑黄酮与粘菌素采用一定浓度联用时,所有的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2h内被杀死,证明桑黄酮和粘菌素存在协同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296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133803.4
申请日:2007-10-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广谱细菌宿主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涉及微生物学领域。技术方案是:PCR扩增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Amp启动子,将Amp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基因连接,得到以其启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广谱型原核表达载体。本发明利用能在细菌中广泛发挥作用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的启动子构建了一种广谱型GFP表达载体,所构建的载体表达GFP不受细菌型别和种类的限制,也不受细菌生长环境的限制,只要转化进细菌细胞,即可发挥作用,表达GFP,因而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64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69013.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包含色胺酮的抗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抗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制剂包含色胺酮和二甲基亚砜,所述鲍曼不动杆菌选自标准菌株、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中的一种。本发明药物制剂中色胺酮能够影响生物膜的发育过程,从而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同时色胺酮不影响细菌生长,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当色胺酮在20μg/mL的浓度下,可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达到超过50%的生物膜被抑制的效果,证明了色胺酮作为生物膜抑制剂可作为临床所用的抗生物膜药物,以及医用植入设备和人工器官的抗生物膜感染涂层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1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57949.1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65 , A61K31/15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甲双胍与米诺环素联用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应用,具体为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还涉及用于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验证发现二甲双胍可以破坏鲍曼不动杆菌的细菌外膜、增强其膜电位、增强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辅助增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且证实二甲双胍能够协同米诺环素发挥抗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减少米诺环素的用量,并可治疗米诺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当二甲双胍和米诺环素联用时,超过50%的鲍曼不动杆菌在12h内被杀死,每毫升CFU在12h之后降低大于2log10,这证明二甲双胍可以协同米诺环素发挥抗菌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