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酮和粘菌素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27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18813.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桑黄酮和粘菌素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桑黄酮和粘菌素联合使用在制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鲍曼不动杆菌包括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本发明提供了桑黄酮能够协同粘菌素发挥抗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从而治疗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当桑黄酮与粘菌素采用一定浓度联用时,所有的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2h内被杀死,证明桑黄酮和粘菌素存在协同效应。

    利用青霉菌转化大豆苷元为8-羟基大豆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08479.1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青霉菌转化大豆苷元为8-羟基大豆苷元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具有大豆苷元C8羟基化酶活力的微生物菌种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发酵中期,向发酵液中加入含有大豆苷元的转化液,使大豆苷元转化为8-羟基大豆苷元;转化结束后,去除菌丝体,上清液用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经浓缩后,经过重结晶,可得到的转化产物晶体;或者萃取液经浓缩后,经硅胶层析分离、Sephadex纯化或再经HPLC制备,可得到含有该转化产物的溶液,再将该溶液经浓缩、或结晶、或低温干燥处理后,可得到的转化产物晶体或粉末。本发明的产物具有比大豆苷元30~300倍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药物。

    利用青霉菌转化大豆苷元为8-羟基大豆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2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08479.1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青霉菌转化大豆苷元为8-羟基大豆苷元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具有大豆苷元C8羟基化酶活力的微生物菌种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发酵中期,向发酵液中加入含有大豆苷元的转化液,使大豆苷元转化为8-羟基大豆苷元;转化结束后,去除菌丝体,上清液用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经浓缩后,经过重结晶,可得到的转化产物晶体;或者萃取液经浓缩后,经硅胶层析分离、Sephadex纯化或再经HPLC制备,可得到含有该转化产物的溶液,再将该溶液经浓缩、或结晶、或低温干燥处理后,可得到的转化产物晶体或粉末。本发明的产物具有比大豆苷元30~300倍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药物。

    一种包含色胺酮的抗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64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69013.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包含色胺酮的抗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抗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制剂包含色胺酮和二甲基亚砜,所述鲍曼不动杆菌选自标准菌株、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中的一种。本发明药物制剂中色胺酮能够影响生物膜的发育过程,从而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同时色胺酮不影响细菌生长,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当色胺酮在20μg/mL的浓度下,可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达到超过50%的生物膜被抑制的效果,证明了色胺酮作为生物膜抑制剂可作为临床所用的抗生物膜药物,以及医用植入设备和人工器官的抗生物膜感染涂层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