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76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639561.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9C7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筒缠绕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筒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内蒙皮缠绕固化加工;S2.内环筋缠绕固化加工;S3.外蒙皮和外环筋缠绕固化加工;步骤S2包括:S201.将至少两个内环筋原材料缠绕到已固化的内蒙皮外侧,在内环筋之间安装泡沫芯;S202.对内模、已成型的内蒙皮和未成形的内环筋施加温度,使内环筋固化成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泡沫芯能够充当内环筋在缠绕固化成型过程中的模具,使得内环筋在成型过程中,其形状能够控制,从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内环筋成型后产生的斜边,进而能够减少一次修切打磨步骤,精简了加工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1376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39491.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及脱模方法,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够沿管状结构的径向向管状结构的轴心移动的第一成型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及脱模方法,在脱模时,先使第一成型件沿径向方向移动,则在此过程中,第一成型件与管状结构的内壁完全分离,再沿管状结构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成型件,在此过程中,第一成型件与管状结构内壁不会产生摩擦,从而能够降低脱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764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811639581.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为筒状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为成型表面,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成型件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用时,将碳纤维材料缠绕在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成型后,沿模具本体的轴向拉动第一成型件的第一端,由于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因此,这种结构便于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脱离,减小第一成型件与已成型的管状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脱模。
-
公开(公告)号:CN1113765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39561.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9C7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筒缠绕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筒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内蒙皮缠绕固化加工;S2.内环筋缠绕固化加工;S3.外蒙皮和外环筋缠绕固化加工;步骤S2包括:S201.将至少两个内环筋原材料缠绕到已固化的内蒙皮外侧,在内环筋之间安装泡沫芯;S202.对内模、已成型的内蒙皮和未成形的内环筋施加温度,使内环筋固化成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泡沫芯能够充当内环筋在缠绕固化成型过程中的模具,使得内环筋在成型过程中,其形状能够控制,从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内环筋成型后产生的斜边,进而能够减少一次修切打磨步骤,精简了加工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13764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39581.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为筒状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为成型表面,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成型件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用时,将碳纤维材料缠绕在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成型后,沿模具本体的轴向拉动第一成型件的第一端,由于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因此,这种结构便于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脱离,减小第一成型件与已成型的管状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脱模。
-
公开(公告)号:CN209381234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273564.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成型内模,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够沿管状结构的径向向管状结构的轴心移动的第一成型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在脱模时,先使第一成型件沿径向方向移动,则在此过程中,第一成型件与管状结构的内壁完全分离,再沿管状结构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成型件,在此过程中,第一成型件与管状结构内壁不会产生摩擦,从而能够降低脱模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8123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274311.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成型内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为筒状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为成型表面,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成型件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用时,将碳纤维材料缠绕在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成型后,沿模具本体的轴向拉动第一成型件的第一端,由于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型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因此,这种结构便于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脱离,减小第一成型件与已成型的管状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脱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3172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91752.X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成都联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中定位构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用于插入试样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适配所述试样的厚度,在所述定位块表面沿卡槽纵向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位于所述卡槽同侧的所述定位槽相对所述卡槽的横向对称布置,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挡板,每组对称的两个所述定位槽上的挡板之间的长度适配所述试样的宽度。采用本构件能够通过所述挡板直接定位所述的试样的中心位置,定位快速,提高试验的操作效率,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肉眼及主观判断的误差,并且能够适配多种所述试样的尺寸,适用性广泛,还能判断试样的外观尺寸瑕疵,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保证试样的对中度,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精确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