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0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33899.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控制的配电网系统在当前时刻的当前系统时序量测,所述当前系统时序量测至少包括系统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基于预先训练的配电网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当前系统时序量测和预先设定的有功功率输出期望值、控制区间、预测区间,利用目标约束条件,通过将目标成本函数最小化计算得到电压控制动作序列;执行所述电压控制动作序列中第一个控制动作。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配电网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使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配电网进行功率控制,使其能够节约能源,参与电网调峰,实现准确率高、效率高的配电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20010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14555.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线性模型学习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关于目标电力系统的第一线性模型;预设第一神经网络,第一神经网络的输入为目标电力系统第一状态变量获取到的输入变量,输出为第一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根据第一神经网络以及目标电力系统当前时刻第一状态变量,求出第一神经网络输出针对输入向量的偏导数,对第一线性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第二线性模型。该电力系统线性模型学习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时,改善了线性微分方程系数拟合效果差的问题,进而大幅提升了电力系统线性化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20010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14557.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 H02J3/0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参数学习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稳态情况下待测系统目标电气元件对应的第一函数;预设第一神经网络,根据第一神经网络获取不同目标电气元件对应的第一函数的系数,记作第二函数;根据第二函数获取待测系统目标电气元件在暂态情况下的电气参数值。该方法通过使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不同元件对应的基函数,可以有效提升常微分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与此同时,通过采用稳态数据和扰动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识别部分元件的电气参数值,实现了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的高效、准确获取,进而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了电力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20011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14558.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电气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在第一时刻的观测输入向量;预设第一神经网络,根据第一时刻的观测输入向量及其对应的扩充输入向量,预测第二时刻的状态变量;根据第二时刻的状态变量进行设备电气特性预测。该方法通过在常微分神经网络的输入中添加特定函数对应的扩充输入向量,并同时适用均方误差损失函数和频域损失函数,能够有效加强神经网络对特定函数的学习,捕捉到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提升常微分神经网络对设备电气特性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63250.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6/332 , G06F40/35 , G06F40/247 , G06F40/151 , G06F18/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问答型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基于仿真模型的表征信息和用户建模需求的描述文字,构建文字向量化模型,得到用户需求描述信息的向量化模型,根据用户需求描述信息的向量化模型进行向量夹角余弦计算,根据向量夹角余弦计算结果提取与用户建模需求一致的仿真模型表征信息,选定目标模型表征信息,调用模型生成服务,生成所需仿真模型。本发明文字向量化处理,结合相似度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专业语言的仿真模型知识库与基于自然语言的用户模型构建需求的高度匹配,智能问答服务实现了用户与系统之间高效的交互和信息提取,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用户意图并动态优化对话策略,显著提升了问答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30401.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同步机电源系统的机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水轮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构建水轮机功率控制系统,通过在线测试装置实时采集系统运行参数;根据采集的实时运行参数划分水轮机动态运行区域,结合当前水头和机组实时运行状态判断机组所处运行区域;根据确定的机组运行区域选择并执行相应控制策略,对变换器进行解耦控制,进行水轮机功率控制优化系统运行状态。本发明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水头,并在不同水头下始终运行在最优转速,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与适应性能,可实现发电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分别独立控制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3546.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单元交流侧阻抗建模方法和系统,对光伏发电单元的并网变流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得到变流器小信号模型,对并网变流器小信号模型进行化简操作,构建不同模式下的交直流端口导纳模型,对不同模式下的交直流端口导纳模型进行负向量表征,生成三端口导纳模型,建立直流外网导纳模型,并将其与三端口导纳模型进行联立,构建光伏发电单元的交流侧等价降维阻抗模型;解决了现有的仿真技术难以准确地刻画发电单元在暂态大扰动下的动态行为,导致构建的模型仿真结果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8759.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厂站的出力预测数据以及固定区域内电网的负荷预测数据;根据新能源厂站的出力预测数据以及固定区域内电网的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储能系统充放电乘数因子,并获取储能系统充放电数据,且生成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表达式;当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为正,则此时控制储能系统以第一功率进行充电;当储能系统实时充放电曲线为负,则此时控制储能系统以第二功率进行放电。本发明能够根据新能源的出力和电网负荷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储能系统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过度充电或放电的情况,从而对储能系统的寿命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615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0019.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端‑棚级安全充电监测的通信方法,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通信规约设置串口通信参数,确定使用的协议以及设备地址;根据需要查询的对象类型,参照协议构造读取开关状态或读取寄存器的查询命令,命令中指定起始地址和读取数量;将构造好的查询命令通过串口发送给设备;接收设备响应并验证响应有效性,如果校验通过,则根据读取开关状态和读取寄存器的响应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并构造控制命令;将构造好的控制命令发送给设备,接收执行确认并验证执行结果,若碰到通信错误或设备故障,则进行异常处理。本发明为电动车的充电安全保护和智能管理提供了通信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445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2945.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充电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多段式充电方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考虑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限制,建立阶段性多约束的电池充电策略;提出多段恒流充电粒子群算法,在每个充电阶段计算最优充电电流,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充电。本发明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搜寻最优充电策略,并将结果与传统的恒流恒压充电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充电时间节省了约27%的情况下,电池仅多衰减了0.03,电池的温升也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从而验证了本发明方法的高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