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59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145282.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的新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株褐扇小孔菌新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和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褐扇小孔菌新菌株采自广东车八岭,经鉴定为褐扇小孔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褐扇小孔菌Microporus vernicipes HMGIM‑W140056,于2020年8月1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广州,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32。本发明的新菌株,成功实现发酵利用,并且其发酵提取物的抑制白色念球菌效果超过同期开展实验的99.9%的野生大型真菌,同时该菌株还具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因此,是一个具有抑菌开发潜力的新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0447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79853.X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一种血红密孔菌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血红密孔菌菌株采自福建武夷山,经鉴定为血红密孔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HMGIM‑140415,于2019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514。本发明的菌株,已经实现人工驯化栽培,并且与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对肿瘤和葡萄球菌都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46499.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种的保藏,一种食药用菌菌种简便保藏方法,包括:(1)、将菌种接种至平板培养基中,将培养好的平板菌种用无菌打孔器均匀打孔制备直径0.4~0.5cm的菌块,均匀接种至新的平板培养基中;(2)、将滤纸片平铺至菌块周围,滤纸片之间保留距离;(3)、将接种完成的平皿培养至菌丝完全覆盖滤纸片;(4)、将覆盖了食药用菌菌丝的滤纸片轻轻揭起而不粘有培养基,转移至无菌牛皮纸信封中;(5)、将装有菌丝滤纸片的牛皮纸信封放入变色硅胶中干燥,常温放置在密闭容器中10~15天之后,将牛皮纸信封封口,移入4℃短期保存或用于快递流通。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操作,菌丝一致性好,用于短期保存,有利于后续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286067.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神秘灵芝新菌种采自坦桑尼亚,经鉴定为神秘灵芝新菌种,命名为神秘灵芝(Ganoderma enigmaticum)HMGIM‑I1600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9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驯化转化率好,平均菇袋产量为60.88克,头潮生物转化率在18%及以上,栽培过程耐高温,并且其体外抑制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8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1311266.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野生灵芝W141201的特征核苷酸序列、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野生灵芝W141201是本发明人研究团队历时7年对全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收集并研究后获得的优质野生菌株,利用本发明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野生灵芝W141201,将为其产业化开发和产权保护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410225.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P19/04 , A61K36/068 , A61K31/715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具体地,涉及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新菌株采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经鉴定为灰肉红菇的内生真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E190189‑1,于2019年12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为:中国广东),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4。本发明的新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86373.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鲍氏桑黄孔菌、其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鲍氏桑黄孔菌的分类命名为Sanghuangporus baumii HMGIM‑D150705,该菌种于2020年11月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307。本发明通过从野生资源中获得鲍氏桑黄孔菌菌株,经人工发酵后,对其发酵产物提取物进行分析,发现所述鲍氏桑黄孔菌的发酵产物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三阴性恶性乳腺癌细胞的增长,具有明显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6067.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神秘灵芝新菌种采自坦桑尼亚,经鉴定为神秘灵芝新菌种,命名为神秘灵芝(Ganoderma enigmaticum)HMGIM-I1600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9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驯化转化率好,平均菇袋产量为60.88克,头潮生物转化率在18%及以上,栽培过程耐高温,并且其体外抑制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69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1490302.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A61K38/01 , A61K31/715 , A61P37/04 , A61P35/00 , A23L31/15 , A23L2/38 , A23L33/125 , A23L3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灰肉红菇糖蛋白在制备增强机体免疫及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疾病药物或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所述灰肉红菇糖蛋白为灰肉红菇提取物经溶剂沉淀后得到的可溶于水的提取物或级分。本发明首次提出了灰肉红菇糖蛋白在制备增强机体免疫及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疾病药物或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发现灰肉红菇提取物中的糖蛋白具有抑制机体肿瘤生长的效果,并能够激活机体被肿瘤所抑制的免疫功能,开发了灰肉红菇糖蛋白的一种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0754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167051.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所述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为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HMGIM‑W150719,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557;人工栽培方法包括菌丝培养、出菇管理以及采收。本发明通过野外采集、分子鉴定和驯化栽培等实验筛选获得一株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外观颜色与市场卵孢小奥德蘑商品具有较大的差异,所述白色变种活力更强,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具有较佳的科研和商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