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004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1399987.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16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了用于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阿贡纳沙门氏菌、婴儿沙门氏菌、里森沙门氏菌、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维尔肖沙门氏菌、奥尔巴尼沙门氏菌、哈达尔沙门氏菌、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伦敦沙门氏菌、火鸡沙门氏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和波莫纳沙门氏菌的共72个特异性分子检测靶标及对应的PCR引物组和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某些抗原不表达的菌株,弥补免疫检测的缺陷,检测结果更准确,判定更简单,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7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985025.7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5/20 , C07K16/10 , G01N33/577 , G01N33/569 , G01N33/535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杂交瘤细胞株3G7 1B10、抗GII.4型诺如病毒P蛋白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3G7 1B10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39。该杂交瘤细胞株3G7 1B10可分泌抗GII.4型诺如病毒P蛋白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由杂交瘤细胞株3G7 1B10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以由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38的杂交瘤细胞株3G4 1D6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清晰等优点,为诺如病毒体外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38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608299.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清平 , 张菊梅 , 丁郁 , 薛亮 , 陈谋通 , 相欣然 , 王涓 , 叶青华 , 吴诗 , 曾海燕 , 杨小鹃 , 张淑红 , 庞锐 , 雷涛 , 古其会 , 韦献虎 , 张友雄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分子靶标,所述特异性分子靶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待测样品加入PMA染料溶液;步骤2:提取待测样品中的菌体DNA;步骤3:以步骤2中的菌体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步骤4:待反应结束后,将获得的荧光定量PCR扩增的曲线和Ct值与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数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无须经过传统的培养增菌过程,不受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死菌干扰,准确检测并定量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的具体含菌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145282.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的新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株褐扇小孔菌新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和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褐扇小孔菌新菌株采自广东车八岭,经鉴定为褐扇小孔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褐扇小孔菌Microporus vernicipes HMGIM‑W140056,于2020年8月1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广州,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32。本发明的新菌株,成功实现发酵利用,并且其发酵提取物的抑制白色念球菌效果超过同期开展实验的99.9%的野生大型真菌,同时该菌株还具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因此,是一个具有抑菌开发潜力的新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081532.5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假单胞菌属细菌的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及其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假单胞菌(61株)和非假单胞菌(38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比较基因组的方法寻找假单胞菌属特异性基因,通过DNAMAN 8软件对特异性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寻找假单胞菌属特异性基因的保守片段,利用Oligo7软件设计仅能扩增假单胞菌属特异性基因的引物。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稳定性好,可用于生鲜肉中假单胞菌属细菌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615514.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涓 , 吴清平 , 丁郁 , 陈惠元 , 张菊梅 , 陈谋通 , 薛亮 , 吴诗 , 叶青华 , 代京莎 , 徐环 , 庞锐 , 曾海燕 , 雷涛 , 古其会 , 韦献虎 , 张友雄 , 张淑红 , 杨小鹃 , 刘鸣 , 王惠贤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三株可以作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相关实验的对照的标准菌株,所述标准菌株具有典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可用于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选择性培养基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作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常见生理生化表型及分子特征的检测中的对照样品;所述标准菌株含有相应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如SEQ ID NO:1~1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分子靶标特异性的特异性PCR扩增引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冻干保护剂,所述保护剂其冻干存活率能达到85%以上;在‑20℃条件下保存可以保证其数量级至少一年以上不发生变化,因此可用于长期储存质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064128.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4种常见可致病葡萄球菌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了用于鉴别4种常见可致病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的共19个新特异性分子检测靶标,以及对应的PCR引物组和PCR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某些生化反应不敏感的菌株,弥补生化鉴定的缺陷,增强了实用性;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判定易、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25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730698.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耐药海豚葡萄球菌及应用。Staphylococcus delphini 245‑1,该菌株于2020年6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是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GDMCC NO:6107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的多重耐药海豚葡萄球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对6种抗生素特别是利奈唑胺耐药,可做为筛选新型功能微生物/药物/抗菌材料的模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2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311937.6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涉及由CircRNA PVT1(hsa_circ_0001821)核酸片段及其翻译的肽段PVT1‑104aa与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和抗衰老或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关于CircRNA PVT1及与其相关的肽段PVT1‑104aa的抗衰老或延缓衰老方面的用途,为抗衰老或延缓衰老的药物、化妆品、基因治疗制剂的开放提供了新的可能或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43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482331.5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07J19/00 , A61P3/10 , A61K31/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桦褐孔菌醇F及其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的应用。桦褐孔菌醇F,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从桦褐孔菌或其发酵培养物分离出来桦褐孔菌醇F,其具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方式为典型的非竞争抑制剂,比竞争性抑制剂将更加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