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7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79853.X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一种血红密孔菌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血红密孔菌菌株采自福建武夷山,经鉴定为血红密孔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HMGIM‑140415,于2019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514。本发明的菌株,已经实现人工驯化栽培,并且与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对肿瘤和葡萄球菌都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286067.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神秘灵芝新菌种采自坦桑尼亚,经鉴定为神秘灵芝新菌种,命名为神秘灵芝(Ganoderma enigmaticum)HMGIM‑I1600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9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驯化转化率好,平均菇袋产量为60.88克,头潮生物转化率在18%及以上,栽培过程耐高温,并且其体外抑制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8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1311266.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野生灵芝W141201的特征核苷酸序列、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野生灵芝W141201是本发明人研究团队历时7年对全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收集并研究后获得的优质野生菌株,利用本发明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野生灵芝W141201,将为其产业化开发和产权保护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6067.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药用菌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神秘灵芝新菌种采自坦桑尼亚,经鉴定为神秘灵芝新菌种,命名为神秘灵芝(Ganoderma enigmaticum)HMGIM-I1600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9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神秘灵芝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驯化转化率好,平均菇袋产量为60.88克,头潮生物转化率在18%及以上,栽培过程耐高温,并且其体外抑制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54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167051.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所述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为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HMGIM‑W150719,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557;人工栽培方法包括菌丝培养、出菇管理以及采收。本发明通过野外采集、分子鉴定和驯化栽培等实验筛选获得一株卵孢小奥德蘑白色变种,外观颜色与市场卵孢小奥德蘑商品具有较大的差异,所述白色变种活力更强,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具有较佳的科研和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15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93346.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真菌菌丝经洗涤、酶解破壁、收集原生质体,然后进行再生培养,最后挑取目标单菌落,并进行是否单核体检验,获得原生质体单核菌株;所述的真菌菌丝的制备方法为:在真菌固体培养基上覆盖一层灭菌的膜得到带膜培养基,在带膜培养基上接种真菌,然后培养直至长出菌丝,取膜上菌丝,即获得真菌菌丝。本发明的改良的真菌原生质体制备方法,其污染率低、原生质体的数量、再生率和单核率高,为真菌组学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6040.X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A01G18/00 , A61K36/074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的珍稀药用菌品种红褐灵芝Ganoderma mbrekobenum新菌种及其人工驯化的栽培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红褐灵芝新菌种采自坦桑尼亚,经鉴定为红褐灵芝新菌种,命名为红褐灵芝(Ganoderma mbrekobenum)HMGIM-I16000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9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红褐灵芝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驯化后外观均一产量高,平均菇袋产量达到50克,头潮生物转化率在15%及以上,并且其体外抑制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实用性及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09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27563.2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灵芝菌株GIMS1524的特征性核苷酸序列、核酸分子探针、试剂盒和方法。所述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核酸分子探针包括GIM24-F:5'-CCGTCCTCTTCGGTATGTC-3';GIM24-R:5'-GTGGTCTGTGTATTGTTTG-3'。该鉴别方法采用核酸分子探针GIM24-F和GIM24-R作为PCR引物,利用PCR方法鉴定。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灵芝菌株GIMS1524的快速鉴别。本发明的核酸分子探针专一性强,鉴别方法迅速准确,特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5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446467.1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皮纤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新菌株采自西藏林芝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鉴定为薄皮纤孔菌,命名为薄皮纤孔菌(Inonotus cuticularis)HMGIM‑Z110188,于2019年4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中国武汉),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272。本发明的薄皮纤孔菌(Inonotus cuticularis)新菌株采集自西藏林芝地区,其栽培试验表明能够成功进行人工栽培且产量较大。同时其发酵液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达到了94.7%之高,对于高血糖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765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387888.3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31/715 , A61P35/00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白肉灵芝多糖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白肉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2)醇沉;(3)冻干;(4)分离纯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白肉灵芝多糖的一种新用途,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同时还可作为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等的增效剂,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