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8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410225.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P19/04 , A61K36/068 , A61K31/715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具体地,涉及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新菌株采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经鉴定为灰肉红菇的内生真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E190189‑1,于2019年12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为:中国广东),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4。本发明的新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2552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51066.4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3/04 , A61K36/074 , A61P35/00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多糖纳米硒的制备方法、灵芝多糖纳米硒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亚硒酸钠溶液与灵芝多糖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滴加抗坏血酸,恒温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2)将步骤(1)所得的反应液透析,即得到灵芝多糖纳米硒溶液。本发明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灵芝多糖为表面修饰剂,绿色制备表面功能化的纳米硒复合物,通过该制备工艺制备的灵芝多糖纳米硒,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无定形态、低毒性、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作为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的药物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3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00300.1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A61P39/06 , A61K31/715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西藏灵芝多糖GLP‑1、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灵芝多糖GLP‑1提取于西藏灵芝粉末,其多糖含量为73.36%,糖醛酸含量为2.27%,重均分子量为6.31kDa,蛋白含量极低。本发明首次从西藏灵芝中分离制备出西藏灵芝多糖GLP‑1,GLP‑1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组成,具有‑OH、C‑H、C‑OH、α‑异构吡喃糖以及α‑,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无三螺旋结构,热稳定性良好;此外,得到的多糖GLP‑1具有化学抗氧化活性,且可保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免受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诱导造成的氧化损伤,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8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46499.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种的保藏,一种食药用菌菌种简便保藏方法,包括:(1)、将菌种接种至平板培养基中,将培养好的平板菌种用无菌打孔器均匀打孔制备直径0.4~0.5cm的菌块,均匀接种至新的平板培养基中;(2)、将滤纸片平铺至菌块周围,滤纸片之间保留距离;(3)、将接种完成的平皿培养至菌丝完全覆盖滤纸片;(4)、将覆盖了食药用菌菌丝的滤纸片轻轻揭起而不粘有培养基,转移至无菌牛皮纸信封中;(5)、将装有菌丝滤纸片的牛皮纸信封放入变色硅胶中干燥,常温放置在密闭容器中10~15天之后,将牛皮纸信封封口,移入4℃短期保存或用于快递流通。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操作,菌丝一致性好,用于短期保存,有利于后续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3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000300.1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A61P39/06 , A61K31/715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西藏灵芝多糖GLP‑1、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灵芝多糖GLP‑1提取于西藏灵芝粉末,其多糖含量为73.36%,糖醛酸含量为2.27%,重均分子量为6.31kDa,蛋白含量极低。本发明首次从西藏灵芝中分离制备出西藏灵芝多糖GLP‑1,GLP‑1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组成,具有‑OH、C‑H、C‑OH、α‑异构吡喃糖以及α‑,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无三螺旋结构,热稳定性良好;此外,得到的多糖GLP‑1具有化学抗氧化活性,且可保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免受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诱导造成的氧化损伤,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6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554107.6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周期短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采自福建梅花山,经鉴定为卵孢小奥德蘑,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HMGIM—W16013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00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粗多糖含量、钾含量和钙含量,是一种生长周期短、栽培产量高和营养成分丰富的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7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856311.0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芬娜金针菇新菌株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和分子标记方法。芬娜金针菇Flammulina fennae HMGIM-A151357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FAA-F-3和FAA-R-4,或FAA-F-5和FAA-R-7;FAA-F-3:GCATTGGCAAGAGTTTCA,FAA-R-4:AGGCAAGTCATCCGTTTT;FAA-F-5:GCATTTGGACTATTGCCTCA,FAA-R-7:CGTCCTATGTCGTAGAGTAGCG。本发明两对特异性核苷酸引物序列结合常规PCR、电泳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定此芬娜金针菇菌种,区分市场上的普通金针菇菌种,鉴别方法简单且特异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9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267013.0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西藏灵芝多糖GLP‑3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西藏灵芝多糖GLP‑3提取于西藏灵芝粉末,其多糖含量为98.8%,重均分子量为159.7kDa,不含蛋白,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组成,其中葡萄糖的摩尔占比为92.7%,具有‑OH、C‑H、C=O以及α‑异构吡喃糖的特征吸收峰。本发明首次从西藏灵芝中分离制备出西藏灵芝多糖GLP‑3,制备方法加入超滤步骤,直接按照多糖的分子量进行初步分离,降低了后续纯化的难度,且得到的多糖纯度较高;得到的多糖GLP‑3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显著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免疫调节活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1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10225.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 C12P19/04 , A61K36/068 , A61K31/715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具体地,涉及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新菌株采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经鉴定为灰肉红菇的内生真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E190189-1,于2019年12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为:中国广东),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4。本发明的新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554107.6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周期短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采自福建梅花山,经鉴定为卵孢小奥德蘑,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HMGIM—W16013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00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粗多糖含量、钾含量和钙含量,是一种生长周期短、栽培产量高和营养成分丰富的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