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电容的制作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61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44686.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IP电容的制作方法,先在器件表面沉积第一多晶硅层、介电层以及第二多晶硅层,再对所述第二多晶硅层和介电层进行刻蚀,以分别形成PIP电容的上极板和介电层,然后再对所述第一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以分别形成PIP电容的下极板和栅极,最后再沉积侧墙氧化层,对侧墙氧化层进行刻蚀,在PIP电容的下极板两侧和栅极两侧形成侧墙。由此可知,本方案通过将形成侧墙的过程放置在形成PIP电容的上极板、介电层和下极板之后,避免了在PIP电容的下极板的侧壁处形成第二多晶硅层和介电层的残留问题,并通过构建ONO复合介电层代替传统单一的介电层,既消除了多晶硅的残留问题又提高了电容器的电容量,使得器件性能得到提升和改善。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5832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8320.4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提供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第二基底包括第二衬底层,第一基底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衬底层、第一预备顶层硅层以及埋氧层,第一基底还包括沟槽,沟槽从埋氧层贯穿至第一预备顶层硅层中;然后,以埋氧层以及第二衬底层作为键合界面,对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进行键合,并去除第一衬底层,得到初始半导体器件;最后,采用GAA技术处理初始半导体器件,得到最终半导体器件。沟槽从埋氧层贯穿至第一预备顶层硅层中,且在键合之前可以控制沟槽的位置以及形状,保证了可以在形成GAA结构之前获得形貌规则的第一沟槽,保证了采用GAA技术处理后得到的最终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以及性能较高。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6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6415.8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供衬底结构,衬底结构包括硅衬底、硅衬底上的埋氧化层和埋氧化层上的半导体层,在衬底结构中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至少贯穿半导体层,形成覆盖半导体层和隔离结构的覆盖层,对覆盖层、半导体层和埋氧化层进行刻蚀得到刻蚀槽,刻蚀槽暴露硅衬底,刻蚀槽的侧壁为隔离结构的侧壁,或刻蚀槽的侧壁包括埋氧化层的侧壁和隔离结构的侧壁,之后在刻蚀槽中选择性外延生长半导体材料,以形成半导体结构,去除覆盖层,隔离结构的侧壁和埋氧化层的侧壁不为半导体材料,因此在选择性外延生长半导体材料时,隔离结构的侧壁和埋氧化层的侧壁不容易生长,容易从硅衬底向上生长质量较好的半导体结构,降低工艺缺陷。

    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874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41125.1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中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至少一个包括层叠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中包括NiSi,所述第二电极层中包括HfO2,从而可以利用第二电极层中的HfO2阻挡第三电极层中的镍原子与有源区中的硅原子相互扩散,进而减缓硅化物在高温下快速团聚形成高阻NiSi2,提高金属电极中包括镍原子时,场效应晶体管的稳定性,即提高NiSi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金属电极时的稳定性,同时利用第二电极层中的HfO2阻挡第三电极层中的镍原子与有源区中的硅原子相互扩散,还可以提高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有源区之间的接触界面的平滑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