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3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45597.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W72/541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地协同系统的抗干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天线将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成滤波中频信号数据;对滤波中频信号数据转换成数字中频信号数据;对数字中频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数据,并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对数字基带信号数据进行波达方向估计和抗干扰处理,得到期望信号数据;将期望信号数据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并输出上变频波长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天线接收的时域信号依次转换成电信号、滤波中频信号数据、数字中频信号数据和期望信号数据,基于抗干扰处理,在大幅度消弱干扰的同时保留期望信号数据,从而解决强干扰弱信号环境下抗干扰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9308.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联动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杆塔故障状态信息和灾害状态信息,根据杆塔故障状态和杆塔灾害信息判断杆塔是否处于故障状态或灾害状态,如果杆塔不处于故障状态或灾害状态,则采用预设方法对杆塔进行隐患告警,如果杆塔处于故障状态,则采用第二预设方法对杆塔进行巡视,如果杆塔处于灾害状态,则采用第三预设方法对杆塔进行巡视,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提高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0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5626.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接地线定位告警方法、系统及智能接地线,包括:获取作业任务要求对应的作业信息;其中,作业信息包括作业区域、作业对象以及作业时间范围;采用RTK卫星定位技术,获取智能接地线对应的差分改正信息和导航卫星定位信息,并利用差分改正信息,对导航卫星定位信息进行修正处理,以获得对应的修正定位结果;当修正定位结果与作业信息不匹配时,控制智能接地线发出声光告警信号,以完成对智能接地线的定位告警。本发明利用差分改正信息,对导航卫星定位信息进行修正处理,以提升对智能接地线的定位精度,从而为后台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提供高精度的智能接地线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2957.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点高程监测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用光学经纬仪确定电力架空线路弧垂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对周期性获取的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行预处理后的大地坐标;根据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处理后的大地坐标,计算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以及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根据计算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与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的差值,判断电力架空线路是否存在舞动,并输出判断结果。本发明降低了架空线路弧垂测量成本以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076387.X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基建环境监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待监测区域的卫星定位信号,并确定位置信息;调用所述待监测区域内的监测设备信息和摄像头信息;通过调用的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并通过调用的监测设备采集区域传感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区域传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将比对分析结果和三维模型作为区域的监测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除考虑位置信息外,还结合了监测设备的区域传感数据、摄像头采集获得的视频数据,对待监测区域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区域传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和三维模型作为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具有更多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细节,提高了对区域环境的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879169.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导线漂浮物智能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图像重组的方式将获取的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数据增强,获取训练集;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处理所述训练集以获取目标导线;根据特征金字塔模型将预设的SSD模型中的深层特征与浅层特征相融合,获取改进后的SSD模型,将所述训练集输入所述改进后的SSD模型中进行导线漂浮物识别,获取目标导线漂浮物;若所述目标导线与所述目标导线漂浮物比对成功,则获取最终目标导线漂浮物。本发明通过图像重组进行数据增强,结合改进的SSD模型进行训练获取的目标导线漂浮物与导线基准进行对比,提高识别的准确度以及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212957.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点高程监测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用光学经纬仪确定电力架空线路弧垂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对周期性获取的电力架空线路弧垂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行预处理后的大地坐标;根据初始监测点的大地坐标、初始监测点在地面的投影坐标以及处理后的大地坐标,计算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以及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根据计算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初始值与弧垂监测点距离地面的高程监测值的差值,判断电力架空线路是否存在舞动,并输出判断结果。本发明降低了架空线路弧垂测量成本以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5457.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重要度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泰尔熵理论,获取输电线路的泰尔熵指标,泰尔熵指标包括电压变化量泰尔熵和潮流变化量泰尔熵;根据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泰尔熵指标的权重值,并基于权重值构建输电线路重要度评估模型;求解输电线路重要度评估模型,得到泰尔熵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权重计算得到输电线路的重要度。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泰尔熵理论获取输电先溜的泰尔熵指标,并结合熵权法和层侧分析法计算得到泰尔熵指标的权重值,从而能够基于权重值考擦输电线路故障引起的电力系统的冲击不均衡程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输电线路重要度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73316.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模通信链路的RTK高精度定位终端、方法及装置,所述定位终端包括GNSS接收模块、无线公网通信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光纤通信模块、路由选择模块、主控模块、RTK计算模块、无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对多模RTK通信定位终端上电并完成初始化启动;建立与地基增强系统的通信链路,并将自身相关信息上传到地基增强系统;完成GNSS信号接收,获得自身初步位置信息,通过自适应选择通信链路将位置信息上传至地基增强系统;自适应接收地基增强系统下发的RTK误差信息,并计算出精准定位信息。本申请可为RTK定位终端提供稳定可靠的多模通信链路,有效保障了高精度定位终端的快速定位,解决电力复杂电磁兼容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6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8961.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电力设施监测方法和系统,所述电力设施监测方法包括:通过多个传感器获取待监测电力设施的传感数据;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不少于一种类型;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传感数据,结合天气信息,调整卫星测定的采样时间;基于经过调整的采样时间,获取对于所述待监测电力设施的监测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根据传感数据和天气信息,动态调整北斗系统测定的采样时间,解决了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频率冗余的问题,降低了对设备以及网络通信的要求和负荷压力,并有效压缩了经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