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2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065532.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储集条件的保压核磁监测方法,采用的核磁探测及瓦斯抽采一体化装置,在形成的穿层钻孔后续进行瓦斯抽采的同时,还能进行核磁共振的数据监测,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能对瓦斯抽采情况进行协同控制;另外通过对穿层钻孔采用胶囊封孔器进行保压密封处理,并且该一体化装置能在封闭空间内移动及其具备的呈球体结构的三维磁线分布,通过射频设备向处于三维磁场范围内的介质发射射频脉冲,将介质中的质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通过天线的接收数据,从而实现该封闭空间所处煤层周围的瓦斯含量及压力的快速无损、原位精准监测,并能获得钻孔周围煤层的孔隙结构数据,最终根据获得的数据确定煤层瓦斯储集条件评判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30498.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烟气驱替煤层甲烷水平多向闭环抽采的方法,先采用CH4燃爆压裂技术在各个水平钻井原位协同燃爆反应产生气体冲击压裂水平钻井周围煤层形成裂缝网络,然后向各个水平钻井注入的热烟气由于自身较高的温度可促进煤体CH4气体的解吸,且热烟气中CO2、SO2、NO2因竞争吸附优势可大量置换出大跨度煤层吸附的CH4气体并进行闭环利用,在实现热烟气封存的同时提高煤层甲烷开采效率。另外水平监测井中的集成式多参数监测装置能根据当前获取的水平钻井参数变化调整各水平钻井的燃爆气体注入参数、热烟气注入参数,从而对各水平钻井的气体注入参数进行独立动态精准调控,最大化提高大跨度煤层各区域甲烷燃爆压裂、热烟气封存和CH4抽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0277.0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出巷道区域性能量分源控制防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底板岩巷向距离煤巷两侧煤层施工钻孔;对钻孔进行水力割缝或水力冲孔实现卸压,然后进行负压抽采;于底板岩巷向距离煤巷两侧煤层施工穿层钻孔并穿入强韧骨架,通过注浆泵将水泥砂浆注入穿层钻孔内,待水泥砂浆凝固后,于煤巷向两侧钻进水平钻孔,将锚索送入水平钻孔中,用锚网和锚盘对锚索进行固定。本发明采用能量分源控制原则,一方面在巷道两侧范围内进行冲孔弱化及瓦斯高效抽采,形成弱化区域;另一方面对巷道外侧范围的煤岩体进行加固,形成强化区域,通过弱化区域对瓦斯突出能量进行隔断吸收,通过强化区域对瓦斯残余能量进行抵抗,有效降低巷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5532.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储集条件的保压核磁监测方法,采用的核磁探测及瓦斯抽采一体化装置,在形成的穿层钻孔后续进行瓦斯抽采的同时,还能进行核磁共振的数据监测,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能对瓦斯抽采情况进行协同控制;另外通过对穿层钻孔采用胶囊封孔器进行保压密封处理,并且该一体化装置能在封闭空间内移动及其具备的呈球体结构的三维磁线分布,通过射频设备向处于三维磁场范围内的介质发射射频脉冲,将介质中的质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通过天线的接收数据,从而实现该封闭空间所处煤层周围的瓦斯含量及压力的快速无损、原位精准监测,并能获得钻孔周围煤层的孔隙结构数据,最终根据获得的数据确定煤层瓦斯储集条件评判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3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20277.0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出巷道区域性能量分源控制防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底板岩巷向距离煤巷两侧煤层施工钻孔;对钻孔进行水力割缝或水力冲孔实现卸压,然后进行负压抽采;于底板岩巷向距离煤巷两侧煤层施工穿层钻孔并穿入强韧骨架,通过注浆泵将水泥砂浆注入穿层钻孔内,待水泥砂浆凝固后,于煤巷向两侧钻进水平钻孔,将锚索送入水平钻孔中,用锚网和锚盘对锚索进行固定。本发明采用能量分源控制原则,一方面在巷道两侧范围内进行冲孔弱化及瓦斯高效抽采,形成弱化区域;另一方面对巷道外侧范围的煤岩体进行加固,形成强化区域,通过弱化区域对瓦斯突出能量进行隔断吸收,通过强化区域对瓦斯残余能量进行抵抗,有效降低巷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4768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933990.8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坚硬顶板致裂弱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向顶板钻取致裂孔,然后利用绝热套管将液氮以脉动式注入顶板岩层,脉动疲劳损伤和液氮低温冷冲击的耦合作用能够大幅弱化顶板岩层自身强度,当气化压力超过岩层抗拉强度时致裂孔周围形成裂隙,最后将氮气进行回收循环使用。该方法综合疲劳弱化、冷冲击及气化膨胀三者优势,一方面依靠钻孔有限空间内形成的体积不断增大的气液两相流压力团,使岩层内部温度骤降诱发热应力产生;另一方面,脉动式注入方法使得氮气气液两相流迅速流动到裂隙中,加快裂隙扩展速率,最终实现顶板岩层的有效垮落。该方法施工简单方便,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94650.9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 , 河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杨红旗 , 李洪彪 , 孙勇 , 陈新明 , 孔二伟 , 刘付俊 , 鄢耀 , 赵磊 , 刘宝敏 , 汪红雷 , 张留杰 , 谷满 , 康成 , 李文俊 , 张丽勇 , 李宗欣 , 代文磊 , 冯翔 , 乔丽兵 , 白怀庆 , 李磊 , 权军军 , 张兵 , 傅博文
IPC: E2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支护设备快速移架结构,包括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的支撑板和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的滑块以及螺纹杆,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辅助支撑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插接有可转动的调节杆,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用于调整高度的螺纹套,螺纹套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托板。该巷道支护设备快速移架结构,通过调节杆和螺纹套的配合设置,可以在调节杆转动时带动螺纹套进行上升和下降,从而带动托板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对支护设备进行托起和放下,因此无需等到支护设备的液压杆全部收回时,即可将该装置进行托起和移动,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5294.8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屑多源信息的煤层三维孔渗时空反演预测方法,充分利用煤矿井下大量的打钻工序,获取不同钻孔不同孔深段煤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不仅可实现煤矿井下常规的探测及卸压效果,而且可利用排出煤屑结构信息表征煤层结构,实现了钻屑的测试功能扩大化,使得钻孔具有一孔多用的效果;接着利用插值拟合方法对多个钻孔沿程不同孔深段的基础赋存参数进行拟合,实现了煤层不同层位的孔隙空间分布规律可视化,同时根据各个穿层钻孔的瓦斯抽采数据得出煤层瓦斯含量衰减规律,最后将孔隙空间分布与瓦斯含量衰减规律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煤层结构内瓦斯含量时程变化过程进行预测,为优化瓦斯智能抽采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4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327692.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的全孔径分布测试方法,通过FIB‑SEM重构模型、蒙特卡罗随机游走算法模拟T2谱图、核磁共振测试T2谱图和低温N2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相结合进行分析,对煤样中渗流孔和吸附孔的形状进行分类,分别确定两种类型孔隙的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弛豫率,然后根据吸附孔和渗流孔各自的表面弛豫率和几何形状因子,得出该煤样的吸附孔分布和渗流孔分布,进而组成煤样的全孔径分布图,从而精准表征煤的孔隙结构;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核磁共振测试过程中,使用单一孔隙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弛豫率,不能精确求解样品孔径分布的缺陷(即由于煤中不同孔径范围的孔隙表面弛豫率不同会使得对应范围的孔径分布也不同),有效提高了煤样全孔径分布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7566.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铎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研究液氮流动状态下岩石低温损伤的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压缩空气瓶和液氮储槽相互配合,采用排液法提供液氮流动所需的动力,并通过质量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对流经透明试验腔体内的液氮流速和时间进行控制,从而模拟地下深部水平井筒内液氮与储层的实际低温流动换热情况;通过端部隔温堵头将试样组两端密封贴合,这样液氮能均匀流过试样侧部,且不与两端接触,并能确定液氮流经时试样的换热情况;同时通过高速摄像机、热电偶测温器、低场核磁共振仪获取测量数据,并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存储;接着改变多次液氮的流速及时间,从而最终得出不同液氮流速和时间下,液氮与岩石的换热模式、岩石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孔隙度的变化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