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屑多源信息的煤层三维孔渗时空反演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5294.8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屑多源信息的煤层三维孔渗时空反演预测方法,充分利用煤矿井下大量的打钻工序,获取不同钻孔不同孔深段煤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不仅可实现煤矿井下常规的探测及卸压效果,而且可利用排出煤屑结构信息表征煤层结构,实现了钻屑的测试功能扩大化,使得钻孔具有一孔多用的效果;接着利用插值拟合方法对多个钻孔沿程不同孔深段的基础赋存参数进行拟合,实现了煤层不同层位的孔隙空间分布规律可视化,同时根据各个穿层钻孔的瓦斯抽采数据得出煤层瓦斯含量衰减规律,最后将孔隙空间分布与瓦斯含量衰减规律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煤层结构内瓦斯含量时程变化过程进行预测,为优化瓦斯智能抽采提供依据。

    一种煤的全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84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327692.5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的全孔径分布测试方法,通过FIB‑SEM重构模型、蒙特卡罗随机游走算法模拟T2谱图、核磁共振测试T2谱图和低温N2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相结合进行分析,对煤样中渗流孔和吸附孔的形状进行分类,分别确定两种类型孔隙的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弛豫率,然后根据吸附孔和渗流孔各自的表面弛豫率和几何形状因子,得出该煤样的吸附孔分布和渗流孔分布,进而组成煤样的全孔径分布图,从而精准表征煤的孔隙结构;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核磁共振测试过程中,使用单一孔隙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弛豫率,不能精确求解样品孔径分布的缺陷(即由于煤中不同孔径范围的孔隙表面弛豫率不同会使得对应范围的孔径分布也不同),有效提高了煤样全孔径分布测试的准确性。

    量化研究液氮流动状态下岩石低温损伤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0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7566.4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研究液氮流动状态下岩石低温损伤的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压缩空气瓶和液氮储槽相互配合,采用排液法提供液氮流动所需的动力,并通过质量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对流经透明试验腔体内的液氮流速和时间进行控制,从而模拟地下深部水平井筒内液氮与储层的实际低温流动换热情况;通过端部隔温堵头将试样组两端密封贴合,这样液氮能均匀流过试样侧部,且不与两端接触,并能确定液氮流经时试样的换热情况;同时通过高速摄像机、热电偶测温器、低场核磁共振仪获取测量数据,并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存储;接着改变多次液氮的流速及时间,从而最终得出不同液氮流速和时间下,液氮与岩石的换热模式、岩石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孔隙度的变化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