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疲劳耐久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02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710493577.4

    申请日:2017-06-26

    Inventor: 田宏霞 王峰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连杆疲劳耐久测试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液压缸、飞轮、导杆、连杆耐久测试单元和连杆装夹机构,连杆耐久测试单元包括凸轮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驱动臂、第二驱动臂和中间轴,第一驱动臂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臂轴承贴合在第一凸轮上,同时第一驱动臂上设有第一驱动臂转换轮和第一驱动臂承载轮,第二驱动臂通过第二驱动臂轴承贴合在第二凸轮上,第二驱动臂上设有第二驱动臂转换轮和第二驱动臂承载轮,所述连杆耐久测试单元的第二驱动臂转换轮的中心孔上有与液压缸连接的推杆,导杆上端通过螺母紧固在第二驱动臂承载轮的输出端,导杆上端设有弹簧上座,弹簧上座与缸套之间设有承载弹簧。本发明测试频率高、试验周期短,而且试验结果与实际使用差异小,可以充分地检验连杆的设计是否满足耐久寿命。

    一种机油控制阀检测模块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58088.9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油控制阀检测模块及检测方法,测试模块包括测试模块本体、盖板、三个橡胶垫圈、三个支撑环,测试模块本体内部设有内泄露测试腔和性能测试腔,内泄露测试腔和性能测试腔容纳待检测机油控制阀,在测试模块本体顶部开设三个测试孔,在测试模块本体设有三个橡胶垫圈气孔;盖板固定在测试模块本体上,在性能测试腔内与第一测试孔对应处布置第三支撑环;与第二测试孔对应处布置第二支撑环;与第三测试孔对应处布置第一支撑环,在相邻两支撑环之间及第三支撑环和性能测试腔的内侧凸台之间均设置一个橡胶垫圈;每个橡胶垫圈上均开设有通孔,三个橡胶垫圈上的通孔分别与三个橡胶垫圈气孔对应布置。本发明实现清洁检测、壳体表面无划伤。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01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98640.5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包括第一充气垫,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充气垫的一侧通过第一帆布条车缝连接有第二充气垫;所述第一充气垫相对另一侧通过第二帆布条车缝连接有第三充气垫。所述第一充气垫、第二充气垫和第三充气垫的上表面均固定有适于同一个所述支撑杆同时穿过的绷带环;所述第一充气垫下表面设置有适于吸附汽车顶盖的金属吸附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充气垫的所述第二充气垫和第三充气垫的侧面均设置有适于连接车轮轮毂的轮毂固定件。本发明将第一充气垫、第二充气垫、第三充气垫和支撑杆组合,实现水平展开和全面防护两种工作状态,并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缓冲作用。

    一种发动机连杆轴瓦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890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811408.5

    申请日:2018-07-23

    Inventor: 田宏霞 王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 F16C3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轴瓦,包括上轴瓦,所述上轴瓦的内侧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油槽、沿其轴向并贯穿所述油槽的异物排除油槽,所述异物排除油槽的一侧、沿所述上轴瓦的圆周方向设有副油槽,所述副油槽位于所述油槽的两侧并与其连通。本发明解决了因发动机冷却机油中存在各类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使得轴颈与轴瓦相对运动时表面被划伤,进而导致轴瓦出现机械损伤而失效,缩短了发动机维护周期的问题。

    扎带
    5.
    发明公开
    扎带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8045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47086.3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03 B65D63/1072 B65D2563/106 B65D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捆扎件领域,特指一种扎带,包括围壁,固定部和扎带本体,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围壁内侧,所述固定部上表面设有连续的啮合齿,所述扎带本体固定于围壁,所述扎带本体上设有连续的本体斜齿,所述本体斜齿与啮合齿相匹配,所述固定部在其延伸部分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伸出围壁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扎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资源。

    一种钢丝拉拔模具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9553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700947.8

    申请日:2015-10-26

    Inventor: 王峰 田宏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拉拔模具,包括衬套(1),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2)内具有供钢丝穿过的导料孔(13)和衬套锥形模腔(15),所述拉拔模具的模腔由第一拉拔模(3)、第二拉拔模(4)和第三拉拔模(23)组成,所述第一拉拔模(3)、第二拉拔模(4)和第三拉拔模(23)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在模具本体(2)内,第三拉拔模(23)设置在模具本体(2)的末端。本发明不仅使得拉拔模具结构更加紧凑,且大大改善了每道次间的冷却效率,从而可以让设备以较高的拉拔速度持续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气门弹簧生产工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21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837515.1

    申请日:2015-11-26

    Inventor: 王峰 田宏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弹簧生产工艺,该工艺的步骤如下:a)喷丸:将热轧盘条进行喷丸处理,所述喷丸过程采用0.8mm的铸造钢丸,喷丸时间为2~3分钟;b)磨削处理:对喷丸后的热轧盘条进行磨削处理;c)铅浴淬火:将磨削处理后的盘条放入熔铅中进行淬火冷却完成组织的转变过程,铅浴淬火后盘条的最终组织为细珠光体;d)表面处理;e)拉拔:采用不同的拉拔模具对盘条进行多次拉拔,盘条经拉拔后得到直径范围为2.6mm~4.5mm的弹簧钢丝;f)油淬火;g)回火处理;h)收卷:对回火后的弹簧钢丝进行收卷处理,制成气门弹簧。本发明能够制造出一种高机械性能的气门弹簧,满足当前发动机轻量化和小型化的设计对气门弹簧扭转应力的要求。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8278.7

    申请日:2016-12-15

    Inventor: 王峰 田宏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03 B62D5/02 B62D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活塞、转向系统ECU、转角传感器、力矩电机、离合控制器、小齿轮和转向电机;所述的活塞的一端与左拉杆连接,另一端与转向电机连接;所述的转角传感器和力矩电机分别设置于转向管柱上,同时转向管柱的下端与中间轴连接;所述的中间轴通过万向节叉上的花键与离合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离合控制器的下端设有小齿轮;所述的转向电机的输入轴与活塞连接。本发明通过电控与传统机械式巧妙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在电子部件出现故障后,系统仍能实现其最基本的转向功能,提高了整个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还在可靠性与成本之间取得了一个很好的平衡,降低了其市场推广的难度。

    高频淬火感应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943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368359.9

    申请日:2015-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淬火感应器,它包括:冷却液进口管道;冷却液出口管道;第一石墨块,所述第一石墨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第二石墨块,所述第二石墨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配合凸台,所述凸台和配合凸台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凸台和配合凸台相对称设置;至少一组中空线圈,中空线圈的起始端与冷却液进口管道相连通,然后再围绕凸台一圈后延伸至配合凸台,并围绕配合凸台一圈后与冷却液出口管道相连通,并且中空线圈上分别围绕凸台和配合凸台上的部分为U形状。本发明保证了零部件感应加热淬火的均匀性及产品质量的统一性,且实现了小型轴类或弹簧部件热处理的连续性规模化生产,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弹簧蠕变试验测试夹具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877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573330.X

    申请日:201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蠕变试验测试夹具,它包括:支架,其具有一悬臂和一底座;上盖,其滑配在支架上,并且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用于压持并定位待测弹簧的弹簧夹持区;承压螺栓,其安装在悬臂上并可相对于悬臂轴向移动,承压螺栓的底端与上盖活动连接以便当承压螺栓相对于悬臂轴向移动时驱使上盖相对于支架滑动;螺栓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承压螺栓和悬臂之间以便用于固定承压螺栓相对于悬臂的位置。本发明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对弹簧蠕变试验,而且测试的可靠性好,拆装比较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抗制动性能好,能够满足各种弹簧的蠕变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