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80008452.2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能够降低成本且确保足够的抗扭强度;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设有多个突起的旋转体轴(3)被包心铸造于旋转体主体(2)的旋转中心位置处,并且将来自外部的扭矩传递至旋转体主体(2);而且构成为:旋转体主体(2)的材料的比重小于旋转体轴(3)的材料的比重,在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形成有多个突起(5),突起(5)的形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顶端部分呈圆顶状,中间部分呈缩颈状,基底部分呈大致圆锥状,突起(5)中距离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高度为0.3mm以上的突起的、包含在0.3mm高度位置处的等高线内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面积之比为5%以上且50%以下。

    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08452.2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体轴、旋转体结构以及车轮,能够降低成本且确保足够的抗扭强度;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设有多个突起的旋转体轴(3)被包心铸造于旋转体主体(2)的旋转中心位置处,并且将来自外部的扭矩传递至旋转体主体(2);而且构成为:旋转体主体(2)的材料的比重小于旋转体轴(3)的材料的比重,在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上以铸造材料的状态形成有多个突起(5),突起(5)的形状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顶端部分呈圆顶状,中间部分呈缩颈状,基底部分呈大致圆锥状,突起(5)中距离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高度为0.3mm以上的突起的、包含在0.3mm高度位置处的等高线内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旋转体轴(3)的外周面的面积之比为5%以上且50%以下。

    工件保持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684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80107784.1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公开所涉及的装置为保持圆筒状的工件(100)的轴向端部处的被保持部(110)的工件保持装置(10)。该工件保持装置(10)具备:圆形的芯子部件(32),与工件(100)的被保持部(110)的内周面抵接;按压部件(33),向径向内侧按压工件(100)的被保持部(110)的外周面;以及调心部件(44),在作用有该按压部件(33)的按压力时允许芯子部件(32)根据该按压力的大小和朝向在径向上移动。

    工件保持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8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80107784.1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公开所涉及的装置为保持圆筒状的工件(100)的轴向端部处的被保持部(110)的工件保持装置(10)。该工件保持装置(10)具备:圆形的芯子部件(32),与工件(100)的被保持部(110)的内周面抵接;按压部件(33),向径向内侧按压工件(100)的被保持部(110)的外周面;以及调心部件(44),在作用有该按压部件(33)的按压力时允许芯子部件(32)根据该按压力的大小和朝向在径向上移动。

    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碳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86032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680080770.9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新的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碳复合材料。解决手段:通过脱成分工序,使由含有碳的化合物、合金或非平衡合金组成的含碳材料(11)浸入具有比该含碳材料(11)的融点低的凝固点且控制在比组成变动范围内的液相线温度的最小值低的温度的金属浴(12),该组成变动范围为从含碳材料(11)中减少碳以外的其他主成分直至得到碳,从而选择性地使碳以外的其他主成分洗脱至金属浴(12)内,而获得具有微小间隙的碳部件。进一步地,通过在碳部件的微小间隙中存在有金属浴(12)的成分的状态下冷却,使金属浴(12)的成分固化,从而获得碳与固化的金属浴(12)的成分复合而成的碳复合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