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18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3603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约束圆形混凝土柱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准确性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约束圆形混凝土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约束圆形混凝土柱强度-未约束圆形混凝土柱强度的计算模型:S2.获取制备约束圆形混凝土柱的参数,对约束圆形混凝土柱抗压强度进行预测;S3.根据满足约束混凝土柱抗压强度要求的参数制备所述约束圆形混凝土柱。本发明适用于约束圆形混凝土柱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010538282.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煤矿瓦斯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S1,设置分类指标,构建识别框架;S2,获取原始数据并计算得到评价用的多个证据源数据;S3,采用后验概率建模方法设计基本概率分配函数;S4,修正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减少评价用的证据数据的冲突性,S5,采用冲突分配系数,改进Dempster组合规则,对评价用的证据数据进行融合;S6,利用Shannon熵进行不确定度度量,提出决策建议;本发明采用监测监控数据的预测值作为证据源数据,实现对瓦斯安全状态的提前预判,提升瓦斯灾害应急水平和控制能力;对Dempster组合规则进行改进,提高融合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评价的自动化与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37891.6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88 , Y02T10/7241 , H02J7/025 , B60L11/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的矿用电机车充电系统及方法,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蓄电池充电。该系统包括原副边可分离的松耦合变压器、辅助搬运的机械臂及抓手、整流装置及电网电源。该方法使用搬运机械臂将与充电站相连的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线圈及铁芯精确连接至与电机车尾部的副边线圈及铁芯上,通过整流装置将电网电源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对电机车蓄电池进行充电。该发明安全性高,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简化了充电过程,适用于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2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4561.2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二维投射的自回归分析实现煤矿设备预知维护,涉及煤矿主扇风机和提升机。本发明的诊断方法是从设备监测监控系统中提取振动信号,经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24个特征指标用以描述设备运行状态;对所述24个特征指标分别提取一个时间序列并各自进行自回归分析,得到各自对应的预测因子;利用二维投射将所述预测因子投射到二维空间,分别建立预测因子投射值与相对应的特征指标值的拟合函数,分别推算出24个特征指标的未来值;再通过对所述24个特征指标的未来值在最佳投射像方向矩阵下进行投射,根据投射值的分布情况判断设备未来运行状态的趋势,从而实现对煤矿设备的预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3794.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恶意流量分类方法。本发明将流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设计了专门对流量图像进行分类的恶意流量分类模型,恶意流量分类模型包括通道融合模块、多层特征融合模块、下采样融合模块、全局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和Softmax激活函数层。通道融合模块将单通道图像扩展为较多通道的特征图,从而提取隐藏特征,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分类性能,多层特征融合模块可以提取流量图像的纹理特征和多尺度特征,并将不同层的特征进行相加融合,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性能,下采样融合模块融合多种池化操作得到的特征,提高了模型对流量图像的理解能力,同时增加特征图的数量,防止有用特征信息的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05697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96999.0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掘进巷道可收缩式临时支架,包括顶梁、伸缩顶梁、两个辅助顶梁、两个护帮板、两个连接板、两个移架座、一组滑轮和轨道,顶梁与伸缩顶梁之间的4个伸缩油缸、设置在顶梁与辅助顶梁之间的两个辅助伸缩油缸、设置在伸缩顶梁两端与伸缩顶梁垂直的4个支撑立柱、设置在顶梁与护帮板之间的4个护帮油缸等。本发明采用龙门式结构,将支架跨骑在煤矿巷道内的掘进机及其配套组件上,顶梁、伸缩顶梁通过支撑立柱和护帮油缸直接顶到巷道顶板,起到支护顶板的作用;使用护帮油缸将护帮板支撑在巷道顶板与侧帮之间,起到保护巷道侧帮的作用;支架可收缩后进行运输,方便快捷,避免重复支护,加快掘进锚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25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64561.2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二维投射的自回归分析实现煤矿设备预知维护,涉及煤矿主扇风机和提升机。本发明的诊断方法是从设备监测监控系统中提取振动信号,经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24个特征指标用以描述设备运行状态;对所述24个特征指标分别提取一个时间序列并各自进行自回归分析,得到各自对应的预测因子;利用二维投射将所述预测因子投射到二维空间,分别建立预测因子投射值与相对应的特征指标值的拟合函数,分别推算出24个特征指标的未来值;再通过对所述24个特征指标的未来值在最佳投射像方向矩阵下进行投射,根据投射值的分布情况判断设备未来运行状态的趋势,从而实现对煤矿设备的预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8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64600.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投射的特征指标对煤矿设备状态识别的聚类性和敏感性研究方法,涉及煤矿主扇风机和提升机。本发明的研究方法是采集不同设备状态下的振动信号并加工处理得到24种特征指标,所述24种特征指标包含13个时域特征指标和11个频域特征指标,然后利用二维投射方法将所述24个特征指标投射到二维空间,提出最佳投射方向矩阵有效的避免了单一投射方向下在寻优过程中对新空间的探索能力有限、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结果稳定性可靠性差的缺点,研究在最佳投影方向矩阵下所述24种特征指标的投影分布特点;提出用极差系数、平均差系数、离散系数、主轴线相对系数和均值系数来研究24种特征指标的投影值,从而实现所述24特征指标对不同故障的敏感性和聚类性的衡量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86793.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浓度瓦斯耦合生物质自激振荡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包括管体燃烧器、瓦斯供给单元、生物质供给单元和二次供风单元,包含有贫氧燃烧区和富氧燃烧区,瓦斯供给单元、生物质供给单元分别朝向贫氧燃烧区供给低浓度的瓦斯气体、生物质燃料,贫氧燃烧区为热源且构成了能够产生沿管长方向自激振荡波的振源,所述贫氧燃烧区和富氧燃烧区在自激振荡的作用下呈正、负压状态交替切换;在所述贫氧燃烧区呈负压的状态下,所述富氧燃烧区的热量回流至贫氧燃烧区预热低浓度的瓦斯气体且温度补偿贫氧燃烧区,利用自激振荡燃烧原理以生物质废弃物和低浓度瓦斯为燃料,通过二者的协同耦合燃烧作用,在高效利用低浓度瓦斯及生物质废弃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64600.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投射的特征指标对煤矿设备状态识别的聚类性和敏感性研究方法,涉及煤矿主扇风机和提升机。本发明的研究方法是采集不同设备状态下的振动信号并加工处理得到24种特征指标,所述24种特征指标包含13个时域特征指标和11个频域特征指标,然后利用二维投射方法将所述24个特征指标投射到二维空间,提出最佳投射方向矩阵有效的避免了单一投射方向下在寻优过程中对新空间的探索能力有限、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结果稳定性可靠性差的缺点,研究在最佳投影方向矩阵下所述24种特征指标的投影分布特点;提出用极差系数、平均差系数、离散系数、主轴线相对系数和均值系数来研究24种特征指标的投影值,从而实现所述24特征指标对不同故障的敏感性和聚类性的衡量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