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6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18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希忠 , 韦金城 , 刘乐民 , 张晓萌 , 商淑杰 , 吴文娟 , 徐长靖 , 胡家波 , 梁泽东 , 夏雨 , 杜云峰 , 刘姗 , 冯俊丰 , 陈婷婷 , 闫翔鹏 , 杨永富 , 张宸 , 季正军 , 李作钰 , 符东绪 , 张正超 , 韩烨 , 狄恩州 , 芮照成 , 王绪丰 , 李广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1C7/18 , E01C7/32 , E01C3/02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涉及道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交通参数,利用当量损伤法计算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的累计当量轴次,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初始设计方案,并逐个分析期利用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模型计算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累积损伤和模量衰减值,基于弹性层状理论获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响应,利用疲劳预估模型计算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和沥青层累积疲劳损伤,更新调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案,直至遍历所有分析期,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沥青路面的长久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0914.0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32 , E01C11/24 , E01C3/00 , C04B26/26 , C04B28/14 , C04B28/04 , C08L95/00 , C08L53/02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钢渣磨耗层的全固废环保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在道路路床之上采用珊瑚砂铺筑析出物吸收层,在析出物吸收层之上采用改性赤泥或改性磷石膏分层填筑路基,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在路基上直接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结构组合层,沥青结构组合层中抗滑磨耗层采用钢渣集料代替部分石料进行铺筑;该路面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廉,可以避免赤泥或磷石膏固体废弃物中的残余有害物质下渗所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同时实现钢渣、赤泥、磷石膏、珊瑚砂等材料的大规模路用消纳和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408179.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长寿命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筑路基;(2)铺筑水泥改善土;(3)撒布、碾压单层大粒径碎石;(4)喷洒乳化沥青;(5)喷洒热沥青;(6)铺筑沥青混合料层。该施工方法改变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损伤模式,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5年以上。寿命周期内无需结构性的大修重建,仅需对表面磨耗层进行修复,以满足功能性需求。大大缓解因路面维修和重建造成的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73107.9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铺改造路面拦水沟的处理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养护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处理旧路加铺路面拦水沟的难题,确保成本低、施工和维修方便的前提下,提高拦水沟位置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具体如下:S1、预制与拦水沟尺寸相匹配的U型槽,U型槽的槽底开设有流水口;S2、在原拦水沟中埋入预制的U型槽,U型槽覆盖整个路面宽度;S3、标记U型槽沿路面宽度分布的位置,按设计要求进行沥青罩面铺筑;S4、沥青罩面铺筑完成后,在路表面压制出拦水凹槽;S5、在拦水凹槽与流水口相对应的位置处钻出路表排水口,使流水口与路表排水口相联通;S6、在路表排水口位置安装通至拦水沟沟底的竖向排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129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04231.6
申请日:2018-11-03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潍日公路有限公司
IPC: B28B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1/245 , B28B11/2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稳定碎石路面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内部温湿度的实验装置,包括支架、夹具、试件养护罩,夹具和试件养护罩设置在支架上,试件养护罩设置在夹具外部,夹具和试件养护罩设有若干个,养护罩驱动装置驱动试件养护罩上下移动,夹具驱动装置驱动夹具转动,试件设置在夹具上,试件养护罩内部设有制冷片、制热片、加湿器喷管以及外罩内温湿度传感器,支架上方还设有电路板、电源和加湿器,试件内部设有试件内温湿度传感器,试件内温湿度传感器贯穿试件封口塞,试件封口塞与试件连接,能测定和养护状态下和自然状态下的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形成多组对比试验,使实验效果更佳,更能体现出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95114.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性能抗车辙的路面基层。该路面基层的基体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上基体材料采用无砂大孔水泥混凝土,下基体材料采用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采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基灌浆料灌注在所述的基体上,即形成所述的高性能抗车辙的路面基层。该高性能抗车辙的路面基层兼具柔性与刚性,解决了常规半柔性路面易开裂的问题,有效地避免路面短期内出现裂缝等病害,极大地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28068.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钢渣集料的沥青路面铺装方法。所述沥青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粘结层施工;钢渣改善层施工;半刚性基层施工;柔性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抗滑磨耗表面层施工。该铺装方法结合不同结构层的具体性质,创新性地针对不同结构层设计出不同施工方式,将施工条件与混合料级配有机结合在一起,既避免了钢渣因遇水易膨胀而存在路面发生破坏的潜在风险,又大大提升了钢渣的应用率,实现每层均可掺入钢渣集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2950.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西藏珠峰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C08F36/06 , E01C3/04 , E02D17/20 , E02B7/00 , C08F8/28 , C08F8/34 , C08L23/06 , C08L9/00 , C08K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永久性路基用超拉伸性能的动态聚合物、土工格栅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动态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中间产物A;然后制备中间产物B;最后制备动态聚合物。采用该动态聚合物制备的永久性路基用土工格栅能够极大提升原有土工栅格的抗拉伸能力,而且强度也有所提高,具有极好的路基补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4218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足尺路面模型的动态弯沉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门式支架、门式支架驱动装置、门式支架紧固装置、模型轨道、足尺路面模型、作动器、弯沉测试支架、弯沉测试梁、位移传感器和轮胎,模型轨道设置在足尺路面模型纵向方向的两侧,门式支架驱动装置驱动门式支架在模型轨道上往复运动,门式支架上设置有作动器,作动器控制轮胎向足尺路面模型的表面上的施加荷载,多个位移传感器间距分布在弯沉测试梁的下方,位移传感器测试以轮胎中心为中心的足尺路面模型纵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弯沉值,进行多结构路面结构的动态弯沉测试、实时动态模量采集及长期性能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08179.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长寿命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筑路基;(2)铺筑水泥改善土;(3)撒布、碾压单层大粒径碎石;(4)喷洒乳化沥青;(5)喷洒热沥青;(6)铺筑沥青混合料层。该施工方法改变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损伤模式,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5年以上。寿命周期内无需结构性的大修重建,仅需对表面磨耗层进行修复,以满足功能性需求。大大缓解因路面维修和重建造成的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