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8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80241.7
申请日:2024-03-3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中空微管状的In2S3/AgInS2复合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采用中空微管状的In2S3/AgInS2作为光活性材料,空心结构可发生多次光折射/散射效应,加强了光的利用率。此外,原位Z型异质结界面稳定且紧密,为耗尽层和积累层建立的内在电场提供更稳定的驱动力,有效延缓了电子空穴对复合,加快了电子传递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光电化学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383906.7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53/14 , C07C255/56 , C07C255/54 , C07C255/50 , C07C255/58 , C07C255/52 , C07D215/48 , C07B43/08
Abstract: 本发明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研磨设备促进的无溶剂卤代芳烃氰化反应方法,通过使用卤代芳烃、亚铁氰化钾、金属钯催化剂、配体、碱、液体辅助研磨剂、铁磁棒,在电磁研磨机设备中在无溶剂条件下可以高效地合成一系列芳基氰化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为机械化学的方法,机械化学反应的动力是机械能而非热能,因而反应无须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即可完成,本发明所需要添加的催化剂、配体都是催化量的,成本低、产率高、工艺简单、污染少,所用的亚铁氰化钾价格便宜、毒性极低。最重要的是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中无溶剂的使用,有效减少了溶剂的浪费,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300752.X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C303/40 , C07C303/44 , C07C311/21 , C07D213/61 , C07D307/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小空间位阻控制的联烯胺与苯硼酸的选择性加成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工艺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制,反应操作简单,产率较高,区域选择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62597.6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树枝状铂铜合金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具有高导电性的Au/Co‑BDC/MoS2为基底材料,以树枝状铂铜合金纳米颗粒(DPCN)和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MoS2纳米片组装形成的DPCN/MoS2作为电化学信号放大平台,实现了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抗原的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752730.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掺杂的石墨烯负载海参状金钯核壳纳米粒子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二氧化钛掺杂的石墨烯负载海参状金钯核壳纳米粒子为信号放大平台,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卵巢癌标记物的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对卵巢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1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7008.0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21/16 , C07D311/94 , C07C67/333 , C07C69/7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并五并六芴类衍生物合成方法,以(Z)-1-碘-1-芳基-1,6-二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金属钯催化剂作用下,经分子内Heck环化,芳基C-H键活化,制备一系列六并五并六芴类衍生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制,反应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为多元杂环化合物“一锅法”合成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58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97970.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76 , G01N33/543 , G01N27/327 , G01N27/26 , B82Y15/00 , B82Y30/00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dCu纳米线功能化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PdCu纳米线功能化多孔石墨烯作为电化学信号发放大平台来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乙肝e抗原的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对乙型肝炎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910021988.2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68 , G01N33/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5 , G01N27/308 , G01N33/57484 , G01N33/68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海胆状空心银铂钯三金属纳米粒子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及由该方法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检测癌胚抗原中的应用,具有检测范围宽、检测下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构建此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对癌胚抗原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8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73361.6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574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5 , G01N33/54386 , G01N33/574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Au@AgNPs的功能化的酚醛树脂微孔碳球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是采用负载Au@AgNPs的功能化的酚醛树脂微孔碳球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一种检测肿瘤标志物抗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常见肝癌肿瘤标记物AFP、CEA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911887.4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制备一种5,10‑二氢吲哚[3,2‑b]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工艺应用技术领域。5,10‑二氢吲哚[3,2‑b]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化工中间体,尤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骨架,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首次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制备5,10‑二氢吲哚[3,2‑b]吲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使用金属钯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实现反应的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