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07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023949.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y‑MOF作为共反应剂促进剂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电化学发光传感领域。通过将镝离子与5‑硼酸邻苯二甲酸(5‑bop)螯合,制备了镝基MOF(Dy‑MOF),其显著加速了S2O82‑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由于Dy‑MOF结构能够产生大量孔隙,具有一定的介孔性质,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来促进反应分子的快速扩散,能够实现大幅增强的ECL信号。此外,配合物形成的孔状结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发光体的固体负载,还能有效缩短离子和共反应物之间的传输距离,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对卡那霉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1 pg/mL~1000 ng/mL,检测限0.3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823362.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镧系金属配合物发光体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电化学发光传感领域。由于共轭大环配体的“天线效应”,Gd与Pc形成的配合物的结合表现出优异的发光特性。此外,In2O3/ZnIn2S4管状异质结构的合理设计和结构加速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复合物形成的花状纳米片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发光体的固体负载,还能有效缩短离子和共反应物之间的传输距离,这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半三明治结构化合物GdPc(acac)(Pc=酞菁;acac=乙酰丙酮)作为发光材料,三维花状纳米棒In2O3/ZnIn2S4为共反应剂成功构建了适配体传感器,对卡那霉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1 pg/mL~1000 ng/mL,检测限为0.003 pg/mL。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7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23949.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y‑MOF作为共反应剂促进剂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电化学发光传感领域。通过将镝离子与5‑硼酸邻苯二甲酸(5‑bop)螯合,制备了镝基MOF(Dy‑MOF),其显著加速了S2O82‑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由于Dy‑MOF结构能够产生大量孔隙,具有一定的介孔性质,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来促进反应分子的快速扩散,能够实现大幅增强的ECL信号。此外,配合物形成的孔状结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发光体的固体负载,还能有效缩短离子和共反应物之间的传输距离,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对卡那霉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1 pg/mL~1000 ng/mL,检测限0.3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18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0727008.0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21/16 , C07D311/94 , C07C67/333 , C07C69/7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并五并六芴类衍生物合成方法,以(Z)‑1‑碘‑1‑芳基‑1,6‑二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金属钯催化剂作用下,经分子内Heck环化,芳基C‑H键活化,制备一系列六并五并六芴类衍生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制,反应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为多元杂环化合物“一锅法”合成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94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410648677.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溶剂控制法定向合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微孔材料的方法,将钼前驱体K4[Mo(CN)8]18‑C‑6冠醚的DMF溶液置于试管底部,将DMF、甲醇、水的配合作为缓冲层,镍前驱体[Ni(L)(H2O)2](ClO4)2的甲醇溶液置于缓冲层上面,静置于暗处,两周后析出钻石状深紫色晶体或条形深紫色晶体或由钻石状深紫色晶体转为条形深紫色晶体,对晶体用甲醇洗涤,自然干燥,得到不同结构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微孔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常温常压溶剂扩散的温和的合成条件来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并通过溶剂控制,可以很好的实现材料的定向合成和结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395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300168.2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11/02 , C07D211/70 , C07D309/18 , C07D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的端烯取代的1,2,3,6-四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1-碘-1,6-双烯和腙为原料,在金属钯催化剂作用下,经分子内环化和钯卡宾偶联生成三级钯中间体,该中间体经选择性β-H消除,生成了以端烯为主的四氢吡啶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652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77889.5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V-型双齿吡啶酰胺配体的二价铁二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磁性材料,是由[FeL2(SCN)2](L代表5-甲基-1,3-苯二甲(双-4-吡啶基)酰胺)中性二维网、结晶水分子、结晶甲醇分子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该二维配位聚合物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或者光辐射来实现高低自旋转换,是一种典型的温度、光照双重控制自旋交叉分子磁性材料,在分子热磁和光磁开关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997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6743.X
申请日:2017-01-1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D3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溴四氢色原酮的合成方法,是在反应溶剂中,以苯酚和丙烯腈反应原料,在有机药品作用下,反应得到六溴四氢色原酮。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价廉,产物的价值非常高。本发明合成的六溴四氢色原酮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有利于糖尿病、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35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04965.4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51 , G01N33/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484 , G01N33/532 , G01N33/551 , G01N33/5747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银纳米粒子@对苯硫酚功能化磺化碳纳米管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常见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乳腺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28678.5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镍泡沫(NF)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通过界面工程在镍泡沫(NF)电极上构建Pd修饰了NiFe MOF纳米片阵列,能够高效地促进多巴胺(DA)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DA的高灵敏检测,具有低检测限、宽线性范围、稳定性和选择性优异等优点,对精神障碍和神经性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