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钴-共价有机框架耦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55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3688.4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信号扩增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钴‑共价有机框架耦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电化学‑化学‑化学(ECC)氧化还原循环扩增策略的基础上,实现了大量的Co3O4 NPs被分散在共价有机框架(COF)独特的纳米结构中,形成Co3O4‑COF复合物,赋予了该复合材料超高的稳定性、良好的分散性和优异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COF因其有序的纳米结构和丰富的孔隙为生物分子提供了良好的传感平台。Co3O4的独特组成为ECC氧化还原循环中的HQ氧化提供了更多的Co3+,进一步放大了检测信号,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实现了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检测,该方法下构建的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在实际检测中表现优异,为低丰度目标监测的超灵敏传感系统的制造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一种钴铁合金/氮共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433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00501.9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钴铁合金/氮共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使用酞菁铁/核壳MOFs复合物作为前驱体,通过“自下而上”自模板组装策略大规模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的钴铁合金/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在形貌均一的ZIF‑8纳米晶表面通过可控湿化学方法原位界面生长ZIF‑67制备“核壳”MOFs材料。基于调控核壳MOF结构基础之上,在核壳MOFs表面通过非共价弱相互作用(π‑π电子给受体作用、氢键等)引入金属有机大环分子酞菁铁,诱导后续碳化过程形成钴铁‑氮‑碳高氧电催化活性位点;催化剂良好的多孔形貌和杂化组成使其在碱性条件下展现出与商业贵金属催化剂相当的氧还原催化效果及较高的半波电位、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质。

    一种一维钴/氮共掺杂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72409.1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一维钴/氮共掺杂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使用酞菁钴/聚多巴胺纳米管复合物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大规模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的一维钴‑氮共掺杂碳催化剂。多孔聚多巴胺纳米管作为理想的结合基底,其表面无需进行进一步功能化处理即可通过丰富的非共价相互作用(π‑π电子给受体作用和配位作用)与酞菁钴分子进行结合,起到了预分散活性位点的效果。催化剂良好的一维多孔形貌和杂化组成使其在碱性条件下展现出与商业贵金属催化剂相当的氧还原催化效果及较高的半波电位、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