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1568.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7 , F42D1/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板爆破微震震源多参量的防冲效果评价方法,基于爆破微震定位、波形信号和拾振器位置对爆破微震事件进行矩张量震源机制反演和震源力学参量计算,将震源力学参量作为评价爆破防冲效果的独立评价指标,并对各独立评价指标进行赋值,最后根据各独立评价指标赋值计算得到爆破防冲效果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将爆破防冲效果评价分级,针对不同评价等级确定后续防冲对策;该方法能对顶板爆破防冲效果进行快速评价,同时基于多个评价参量所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准,另外评价所需参数均利用现有监测设备获得,无需额外施工,不会干扰工作面正常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对于煤矿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76260.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板高低位锚索支护低位锚索长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择受力分布稳定后的厚顶煤巷道断面,接着获取钻孔孔壁横向裂隙发育区的数量及深度位置,根据裂隙分布情况分析得出厚顶煤受力情况;以横向裂隙发育区的最大深度作为低位锚索锚固段的起始位置,接着考虑低位锚索锚固段的长度,最终确定低位锚索总长度。该方法根据厚顶煤巷道受力分布稳定后裂隙发育情况来确定顶板高低位锚索支护中低位锚索锚固段起始位置进而确定总长度,解决了针对实际条件对应量化确定低位锚索锚固段起始位置及总长度的难题,大大提高了高低位锚索支护对不同条件下厚顶煤巷道顶板的支护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47952.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炸药综合爆炸性能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铅铸、铅柱、钢片、第一药柱、第二药柱和拉索;采用拉索相互交叉拉紧,使第一药柱、钢片、铅柱、铅铸和底座压紧固定,由于拉索的压紧固定作用,使得铅铸无需较大体积及重量,即可满足测试所需测试精度及安全要求,从而有效减少铅铸的体积及重量,便于搬运和使用;本发明的第一药柱和第二药柱同时激发爆炸,从而可以同时测出炸药的爆力和猛度,无需多个测试设备,且便于操作;另外本发明能将测得的爆力和猛度先转化成无量纲的形式,然后计算获得综合指标,用于衡量炸药的综合爆炸性能,相比单一指标,本发明的综合指标对炸药的爆炸性能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71312.2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工程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动静载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上侧放置有巷道模型,巷道模型左右两侧均平行设有侧板,巷道模型顶部水平设有顶板,侧板与巷道模型侧边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液压杆,顶板与巷道模型顶部之间均匀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液压杆;顶板上侧设有支架,支架下侧设有铁链,铁链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铁锤,顶板中部设有与铁锤对应的通孔。本发明可对巷道模型施加灵活的静载和动载压力,实验效果贴合实际且可靠,为矿井巷道破裂的治理,预防及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349241.6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地质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断层构造形成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模拟试验台,模拟试验台包括底座和顶板,模拟试验台的形状呈长方体框架状,模拟试验台内铺设有模拟煤层模型,模拟煤层模型底部设有油锯链条;模拟煤层模型顶部竖直设有若干顶部挡板,且顶部挡板与顶板之间竖直设有端面液压缸,模拟煤层模型底部水平设有若干底部挡板,且底部挡板与底座之间也竖直设有端面液压缸,模拟煤层模型两侧均竖直设有侧面挡板,侧面挡板侧边可拆卸连接有侧边液压缸。本发明实现对断层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可模拟任意多种断层的形成过程,同时可在断层形成后进行煤层开挖模拟,模拟效果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1575.3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B43/263 , E21C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倾角工作面防冲的顶板深孔爆破分区设计方法,在大倾角工作面上顺槽掘进爆破辅助巷道,然后在爆破辅助巷道的帮部和迎头位置向目标岩层施工一系列的定向爆破孔对工作面走向和倾向方向进行顶板爆破;同时在下顺槽沿煤层走向每隔一定间距向目标岩层施工一组倾斜扇形爆破孔对工作面倾向方向进行顶板爆破,通过上述分区设计及两者同时起爆相互协同的作用,实现对工作面顶板岩层走向和倾向方向上全方位预裂,对冲击地压的防治更加有利。并且本发明的这种特定施工参数的分区顶板爆破设计方法可有效减少爆破孔数量和爆破频次,提高爆破效率,避免爆破施工对正常生产的干扰,对于大倾角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7267.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1N3/08 , G01N3/06 , G01L5/0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采空区覆岩垮落的工作面采动应力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得到工作面回采一定距离条件下采空区内覆岩垮落及其分布真实形态,在此基础上得到采空区覆岩垮落形态的模型素描CAD图;接着将采空区覆岩垮落形态的模型素描CAD图导入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中,建立采空区已垮落块体的数值计算模型,最后经计算平衡,提取相应应力数据得到一定开采距离条件下考虑采空区覆岩垮落的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曲线。上述过程,使得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在采空区岩层垮落形态及其分布等方面的优势及数值模拟方法在围岩应力传递及其分布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得到更为真实可靠的工作面围岩采动应力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58385.0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B33/124 , E21B49/00 , E21B47/10 , E2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双端堵水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注水软管、注水探管和封堵胶囊;封堵胶囊包括胶囊外壳、中心支撑管、远程遥控电机、丝杠、支撑顶板和机械臂;封堵时,通过使远程遥控电机正向转动并带动丝杠正向转动,此时使两个螺母沿丝杠相向运动,进而使两个机械臂推动支撑顶板外扩对胶囊外壳施压,实现胶囊膨胀对钻孔进行封堵;测量后需要胶囊复位时,将远程遥控电机反向转动并带动丝杠反向转动,使两个螺母沿丝杠相背运动,进而使两个机械臂拉动支撑顶板内收,实现胶囊收缩复位;不仅无需额外设置专门注水管路,从而保证封堵器的运行稳定性;而且不受伸入钻孔深度的影响,保持在不同深度对钻孔进行封堵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246265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714262.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地质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断层构造形成装置,包括模拟试验台,模拟试验台包括底座和顶板,模拟试验台的形状呈长方体框架状,模拟试验台内铺设有模拟煤层模型,模拟煤层模型底部设有油锯链条;模拟煤层模型顶部竖直设有若干顶部挡板,且顶部挡板与顶板之间竖直设有端面液压缸,模拟煤层模型底部水平设有若干底部挡板,且底部挡板与底座之间也竖直设有端面液压缸,模拟煤层模型两侧均竖直设有侧面挡板,侧面挡板侧边可拆卸连接有侧边液压缸。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断层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可模拟任意多种断层的形成过程,同时可在断层形成后进行煤层开挖模拟,模拟效果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19302115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765490.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体工程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动静载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放置有巷道模型,巷道模型左右两侧均平行设有侧板,巷道模型顶部水平设有顶板,侧板与巷道模型侧边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液压杆,顶板与巷道模型顶部之间均匀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液压杆;顶板上侧设有支架,支架下侧设有铁链,铁链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铁锤,顶板中部设有与铁锤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可对巷道模型施加灵活的静载和动载压力,实验效果贴合实际且可靠,为矿井巷道破裂的治理,预防及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