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高浓度尾砂料浆塌落体形状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1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12356.2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高浓度尾砂料浆塌落体形状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塌落度筒、连接支架、平板、支撑架、激光源、激光接收器、数据传输线、计算机终端、6个滑块、6个丝杠及配套的电机和手轮。塌落度筒固定在连接支架上,连接支架通过一组滑块、丝杠上下移动,平板固定在支撑架上,平板两边对称设置两组滑块、丝杠,另一边垂直设置两组丝杠、滑块,控制塌落筒移动。塌落筒上升速度可调,能够精准分析不同塌落筒形状时的塌落体形状变化;激光器安装在可二维运动的控制平台上,能够精准确定不同坐标处的塌落体形貌,有效保证了不同截面形状的精确表征。上述措施保证了塌落度测量分析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充填注浆管堵管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00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37002.5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行业充填开采的充填管路堵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充填注浆管堵管的处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更换机构,管道更换结构一侧设置有管道储存部,管道储存部底端与底板顶端固定连接,管道更换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管道存放机构,管道存放机构底端与底板顶端固定连接,底板顶端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台,固定台与管道存放机构并列设置,固定台顶端固定连接有管内清理机构,管道更换机构、管道存放机构、管内清理机构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降低因注浆管堵塞而产生的额外费用,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

    一种基于定向长钻孔群的煤矿采空区多层位梯次注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72725.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定向长钻孔群的煤矿采空区多层位梯次注充方法,按照采空区残余空间存在的分布规律,通过按顶板岩层冒落量及矸石密积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注浆区域,硬岩底板布设高位注浆硐室,在高位注浆硐室底板钻进定向长钻孔。不同布设层位的定向长钻孔形成定向长钻孔群,通过改变定向长钻孔终孔位置的层位和注浆先后顺序,从而形成定向长钻孔群多层位梯次注充空间,从而对基本顶及上覆岩层会产生支撑力,进一步减弱基本顶的垮落,间接改变上覆岩层垮落程度及冒落规律,有效提高采空区的注浆量;同时下行孔避免了随采随跨型顶板注浆充填时的堵管,采用定向长钻孔注浆避免了施工高位巷道造成的注浆成本增加问题,减缓地表下沉。

    一种煤炭开采输运工作的模拟分析实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51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39746.8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模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煤炭开采输运工作的模拟分析实验设备,所述实验设备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上水平安装有托板,实验设备还包括:试样块,所述试样块放置在托板上;平面驱动装置,用于模拟煤炭输运工作,所述平面驱动装置设置在试验台上,平面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试样块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连接,用于模拟煤炭开采工作。本发明实验设备,采用平面驱动装置,进行伺服电机的平面移动,使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螺杆对准试样块上的螺纹孔,通过螺杆与螺纹孔连接,进行试样块连接固定,取出试样块,进行模拟开采输送实验,托板的位置可切换,进行重复模拟实验。

    基于超声波测定沉降柱固体浓度分布特征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3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21175.7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测定沉降柱固体浓度分布特征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矿山浓密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沉降柱、超声波换能器、夹具、支架、纵向滑块、纵向丝杠、电机、水平滑块、水平丝杠、手轮、垫层、底座、控制箱、计算机终端,沉降柱置于底座的垫层上,与沉降柱轴线垂直方向设置水平丝杠,水平丝杠上设置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上垂直设置纵向丝杠,纵向丝杠上设置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连接支架和夹具,夹持超声波换能器。尾砂料浆在圆柱形沉降柱中沉降到达稳态后,超声波换能器发出超声波,根据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获得料浆在测量点处的密度。本发明适用于沉降性颗粒料浆的压缩沉降特性评价,为分析料浆的压缩屈服应力奠定基础。

    一种用于煤矿连采连充的挡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4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36945.6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煤矿充填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连采连充的挡浆装置,包括煤体,煤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煤体上开设有充填支巷,充填支巷的上方设置有充填部,充填支巷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阻挡部,若干阻挡部等间隔设置,阻挡部靠近充填支巷的一侧通过拉力部与底板固接,阻挡部远离充填支巷的一侧通过推力部与底板固接,拉力部与推力部交错设置。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拉力部,能够在充填膏体初凝后即产生一个向充填膏体方向内拉的力,从而有效减轻推力部的支撑力,增强挡浆装置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冒落区空间空隙分布的立体化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7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72818.7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冒落区空间空隙分布的立体化注浆方法,按冒落区残余空间分布规律、顶板岩层冒落量及矸石密集程度将冒落区划分为I区、II区和III区,确定高位注浆硐室距停采线的距离、距煤层的高度及石门的起坡位置和长度,确定I区、II区、III区所对应的注浆长钻孔的布设层位、终孔位置和夹角,从地面注浆站布设注浆管路至高位注浆硐室,充填浆液填入冒落区;充分利用了冒落区空间空隙分布特征和规律,将注浆充填和冒落区空间空隙分布特征和规律联系起来,按顶板岩层冒落量及矸石密集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注浆区域来开展多层位立体化注浆,可以充分利用注充空间,有效增大采注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煤矿冒落区注浆充填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矿井采空区充填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01136.2

    申请日:2023-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采空区充填系统,包括: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矿井采空区体积;选取模块,与所述测量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空区体积选取充填方式;充填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选取的充填方式进行充填。本系统通过测量模块可以精确的测量出采空区的实际体积,根据不同的体积可以选取不同的充填方式,更加符合采空区填充需求,而且本系统还设置有地表监测模块,能够保证采空区填充时作业人员的安全。

    一种矿山开采充填养护环境分析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5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39749.1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充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矿山开采充填养护环境分析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测试组件,所述压力测试组件由压力机和用于监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养护组件,所述养护组件由水浴筒、循环水路、透水石组成;所述水浴筒安装在压力机内,透水石为弧形结构,由两个透水石连接形成的圆筒安装在水浴筒内,圆筒内部设置有养护室。本发明测试装置,采用对充填体施加压力,模拟实际上覆岩层的压力,循环水路对充填体进行模拟水浸环境,同时经过控温装置对水进行温度调节,对充填体进行热环境模拟,离子浓度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循环水路内水的离子浓度,通过少量充填材料分析模拟充填体在井下原位环境中的养护过程。

    一种相似模拟实验材料重复利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81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624918.4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似模拟实验材料重复利用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相似模拟实验台、钢板、可收缩物料台、带式输送机、搅拌机、制砖机、卸砖机构、装砖机构、砖垛、装砖车、桥式起重机、底板、水平导轨。可收缩物料台和底板通过3个梯形通槽固定,每个可收缩物料台上布置2个升降支架;带式输送机的皮带略低于可收缩物料台,略高于搅拌机进料口;搅拌机和制砖机之间有水平导轨;搅拌机、制砖机、砖垛、装砖车位于桥式起重机两条导轨之间,卸砖机构和装砖机构固结在导轨上的导轨槽。本发明可以重复利用相似模拟实验后的实验材料,从而保障相似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实验费用增加,促进矿业工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技术领域绿色化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