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698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484055.2
申请日:2018-05-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冲击协同多向旋转滚压制备板材梯度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强度钢制的撞针以高频脉动式的冲击方式冲击金属板材表面,同时采用快速多向旋转滚压方式对冲击后的板材表面进行滚压处理,致使板材表层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诱导其表面自身纳米化,从而制备出梯度纳米晶。本发明的优点:(1)表面纳米化处理周期短,脉动冲击与多向旋转滚压同时进行,大量缩减了先冲击后滚压的操作周期。(2)表面纳米化效果更加显著,在冲击载荷和挤压载荷的协同作用下,不仅增大了金属材料表层的累积塑性变形,而且能够有效增强材料表层的动态塑性流动。(3)减小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在多向旋转滚压作用下,材料的塑性流动会将材料表面凸起的部分填充其凹陷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55374.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并联振动筛,具体涉及一种并联机构,包括第一振动支链、第二振动支链、第三振动支链、第四振动支链、静平台、普通电机以及筛框组成,其中第一振动支链、第二振动支链、第三振动支链、第四振动支链的驱动由直线电机提供,驱动四条支链可以使筛框整体实现在空间的任意方向的转动与移动,普通电机带动轴承转动,从而带动滚筒转动,四条支链与普通电机共同配合工作,可以使振动筛留下来的物料通过出料口分流出来。本发明设计的基于并联机构振动筛能够实现多维振动,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筛分效率,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筛分过程稳定,可控性强,可应用于农业、工业等多种行业,为并联机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865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323125.0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振动筛,属于物料筛分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振动支链、第二振动支链、第三振动支链、第四振动支链、第五振动支链、静平台和筛框组成,其中第一振动支链和第二振动支链安装在同一侧,第三振动支链和第四振动支链安装在同一侧,所述第一振动支链、第二振动支链、第三振动支链、第四振动支链的驱动由直线电机提供;第五振动支链的驱动由普通电机带动滚轮转动,滚轮驱动凸轮机构实现,驱动五条支链可以使筛框实现绕x方向转动以及沿x方向移动。本发明的振动筛基于并联机构,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筛分效率,刚度大,筛分性能稳定可靠,对工厂化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176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83703.X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及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搅拌摩擦焊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保证加工时较高刚度和精度,以及更好的加工稳定性,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并克服了一般搅拌摩擦焊机床单自由度的加工特点,能在四自由度范围内进行全负荷加工,完成复杂焊缝的焊接过程。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包括定平台即机架、动平台以及连接在动、定平台之间的四条支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链和第三支链对称布置,第二支链和第四支链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支链和第三支链分别依次包括与定平台连接的转动副、移动副和与动平台连接的球铰,所述第二支链和第四支链分别依次包括与定平台连接的球铰、移动副和与动平台连接的球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第四支链与动、定平台的铰接点分别在动、定平台内绕几何中心点呈90°均匀圆周阵列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0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27056.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有限元与离散元相耦合的喷丸强化数值模拟方法,步骤为:(1)建立基于高斯分布的自相关函数表征零部件的真实表面粗糙度,利用MATLAB数学软件提取表面粗糙度的数据信息;(2)将表面粗糙度的数据信息导入PROE三维建模软件,并通过拟合对表面光滑处理,建立表征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壳体模型;(3)将三维壳体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在ABAQUS/CAE平台上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度的零部件有限元模型;(4)通过修改ABAQUS的inp文件,创建粒子生成器,建立喷丸强化过程中弹丸流的离散元模型,并根据实际喷丸工况对弹丸流的相关参量进行控制;(5)利用ABAQUS/Explicit显式动力学算法对零部件的喷丸强化过程开展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有限元与离散元相耦合的喷丸强化数值模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9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84055.2
申请日:2018-05-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冲击协同多向旋转滚压制备板材梯度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强度钢制的撞针以高频脉动式的冲击方式冲击金属板材表面,同时采用快速多向旋转滚压方式对冲击后的板材表面进行滚压处理,致使板材表层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诱导其表面自身纳米化,从而制备出梯度纳米晶。本发明的优点:(1)表面纳米化处理周期短,脉动冲击与多向旋转滚压同时进行,大量缩减了先冲击后滚压的操作周期。(2)表面纳米化效果更加显著,在冲击载荷和挤压载荷的协同作用下,不仅增大了金属材料表层的累积塑性变形,而且能够有效增强材料表层的动态塑性流动。(3)减小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在多向旋转滚压作用下,材料的塑性流动会将材料表面凸起的部分填充其凹陷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9686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710413718.7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自由度并联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并联支撑机构、后掩护装置、顶梁和前梁。所述并联支撑机构连接在底座和顶梁之间,为3‑SPS/PPS结构的并联机构;后掩护装置位于并联支撑机构的后端,与顶梁通过铰链相连接,与底座通过2‑SPS结构的并联机构相连接;在顶梁的两侧设有顶侧护板,在顶梁的前端设有前梁,在前梁的头部设有护帮板。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液压支架的技术缺陷,可承受包括侧向力在内的空间五个自由度方向的载荷,可避免掩护梁的损坏、下滑和倒架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液压支架的支撑稳定性和对围岩的适应性,还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操作维护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9777.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斜拉式V型绝缘子串的柔性防掉串装置,包括杆塔横担及杆塔横担一端悬挂的原装绝缘子串,杆塔横担的末端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延伸支架,延伸支架设置弹性耗能机构和滑轮,其中弹性耗能机构固定于延伸支架内端,滑轮设置于延伸支架外端,弹性耗能机构连接的钢绞绳经滑轮与悬挂的斜拉绝缘子串连接,斜拉绝缘子串下端通过三角联板与所述的原装绝缘子串连接。本发明无需改变横担结构与原装绝缘子串挂串方式便可实施,可有效防治斜拉式V型绝缘子串中,因原装绝缘子串在大风作用下反复处于拉压交替状态而引起的掉串事故,有效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552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56315.5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耦合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包括动平台和定平台和运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伸缩连杆以及八个电磁铁,所述支撑伸缩连杆位于动平台和定平台之间,所述支撑伸缩连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支撑球销副,所述支撑伸缩连杆的底部通过支撑球销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伸缩连杆的顶部设置有三角连杆,所述三角连杆与支撑伸缩连杆之间连接有连接球销副;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动平台底部的三角连杆以及动平台内侧的电磁铁等,在实现动平台多角度翻转的同时,对动平台进行支撑,实现受力均衡,并为伸缩运动连杆分担压力,防止出现受力或者伸缩运动连杆受力过大出现负载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49502.3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3/03 , E21D23/04 , E21D23/0427 , E21D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前并联支撑机构、后并联支撑机构、后掩护装置、顶梁和折叠梁。所述前并联支撑机构、后并联支撑机构并联连接在底座与顶梁之间,其结构完全相同,均为3‑SPS/PS结构的并联机构;后掩护装置位于后并联支撑机构的后端,与底座、顶梁相连接,其下端设有位置和角度可调整的底护板;在顶梁的两侧设有顶侧护板,在顶梁的前部设有折叠梁,在折叠梁头部设有护帮板。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液压支架的技术缺陷,可承受来自多方向的载荷,可避免倒架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液压支架的支撑稳定性和对围岩的适应性,还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操作维护便捷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