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0955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962680.3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梁、滑动杆、座椅前连接件和座椅后连接件;安装梁呈槽形,具有底边和侧边,侧边上形成滑槽;动杆的一端形成撞击块,撞击块卡在侧边之间,滑动杆上还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座椅前、后连接件夹装在两个侧边之间,且位于滑动杆之上;座椅前连接件的前端形成倾斜面,倾斜面贴合在第一挡块的后侧;座椅后连接件的两侧形成滑销,分别从滑槽伸出,并与滑槽的侧面连接,座椅后连接件底部形成第一撞击座,位于第二挡块后侧。在发生碰撞时,第一挡块将倾斜面撞断,后续第二挡块撞击使滑销与滑槽的连接失效,使滑动杆与座椅前、后连接件均分离,避免座椅随撞击发生的突然加速,提高了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07657.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包括:轮包、纵梁、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一端还与所述纵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梁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第一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轮包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和所述轮包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中空部。本发明的车身侧围结构,解决了纵梁单一传力的问题,通过两个纵梁平衡,以及传递到轮包,均分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撞击力传递到A柱。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4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49534.5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一焊接侧围内板和上导轨,形成第一总成;步骤二焊接侧围加强板和侧围支撑板,形成第二总成;步骤三焊接第一总成和第二总成,形成第三总成;步骤四焊接侧围外板和第三总成;步骤五焊接侧围外板和顶盖;侧围内板具有中心部,中心部的一侧形成延伸部,向上延伸,另一侧形成倾斜部,向斜下倾斜延伸,倾斜部与中心部形成底部容纳腔,导轨焊接在容纳腔内。本发明的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通过分布焊接,以及各板件的机构,在更换车辆尺寸是,仅需要重新更改对应的部分的板件,避免全部重新更换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9095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62680.3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N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梁、滑动杆、座椅前连接件和座椅后连接件;安装梁呈槽形,具有底边和侧边,侧边上形成滑槽;动杆的一端形成撞击块,撞击块卡在侧边之间,滑动杆上还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座椅前、后连接件夹装在两个侧边之间,且位于滑动杆之上;座椅前连接件的前端形成倾斜面,倾斜面贴合在第一挡块的后侧;座椅后连接件的两侧形成滑销,分别从滑槽伸出,并与滑槽的侧面连接,座椅后连接件底部形成第一撞击座,位于第二挡块后侧。在发生碰撞时,第一挡块将倾斜面撞断,后续第二挡块撞击使滑销与滑槽的连接失效,使滑动杆与座椅前、后连接件均分离,避免座椅随撞击发生的突然加速,提高了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2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975459.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平行设置地两条纵梁;前梁,固定设置在两条所述纵梁的前端;后支撑梁,支撑在两条所述纵梁之间;其中,在一条所述纵梁的内侧壁上,形成第一压痕,在另一条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也形成凹陷的第一压痕;以所述纵梁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压痕呈凹陷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压痕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发明的车架在受到撞击时,若吸能区未能将撞击力平衡,纵梁会沿第一压痕弯折,两个纵梁的第一压痕,一个在内侧,一个在外侧,可以保证弯折方向相同,通过该形变吸收转机的能量,保证车内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4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149534.5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一焊接侧围内板和上导轨,形成第一总成;步骤二焊接侧围加强板和侧围支撑板,形成第二总成;步骤三焊接第一总成和第二总成,形成第三总成;步骤四焊接侧围外板和第三总成;步骤五焊接侧围外板和顶盖;侧围内板具有中心部,中心部的一侧形成延伸部,向上延伸,另一侧形成倾斜部,向斜下倾斜延伸,倾斜部与中心部形成底部容纳腔,导轨焊接在容纳腔内。本发明的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通过分布焊接,以及各板件的机构,在更换车辆尺寸是,仅需要重新更改对应的部分的板件,避免全部重新更换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75459.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平行设置地两条纵梁;前梁,固定设置在两条所述纵梁的前端;后支撑梁,支撑在两条所述纵梁之间;其中,在一条所述纵梁的内侧壁上,形成第一压痕,在另一条所述纵梁的外侧壁上,也形成凹陷的第一压痕;以所述纵梁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压痕呈凹陷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压痕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发明的车架在受到撞击时,若吸能区未能将撞击力平衡,纵梁会沿第一压痕弯折,两个纵梁的第一压痕,一个在内侧,一个在外侧,可以保证弯折方向相同,通过该形变吸收转机的能量,保证车内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469719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1101276.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组合布置结构,包括: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支架和蓄电池支架,其中,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支架具有纵梁立面安装板和纵梁横面安装板,纵梁立面安装板和纵梁横面安装板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垂直面上,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卡接到车辆的纵梁上,且纵梁立面安装板与纵梁横面安装板的设置方向垂直;蓄电池支架呈一端敞开的框型结构,具有两个侧边和一个顶边,蓄电池支架罩设在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支架外,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避让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组合布置结构,通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支架和蓄电池支架的组合,合理的对空间进行布局,以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和蓄电池,并且通过两个支架连接,方便拆卸更换。
-
-
公开(公告)号:CN209208876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675669.0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地板结构,其包括:后地板基本面和后轮包,所述后地板基本面中具有备胎放置区和检测口区,其中:沿车身方向,所述后地板基本面的前后两端的外侧分别安装连接布置有后地板调整板;所述检测口区沿所述车身横向布置有三个预留检测口特征,且三个所述预留检测口特征中的一个经开孔加工成型为实际检测口,其采用5个分件式设计,仅设计后地板调整板即可,能够满足不同底盘系统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