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4779084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12206.5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压杆外的压簧,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压簧的另一端与压杆的阶梯面抵靠,连接于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第二空间内,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开关可实现零部件的通用,降低了开发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上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

    一种保险丝安装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9287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76692.9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丝安装结构,包括:电器盒本体,所述电器盒本体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具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保险座,所述保险座具有保险丝安装部、位于所述保险丝安装部两侧的夹持部、位于所述保险丝安装部下方的两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上下两端封闭的滑槽和朝着远离所述滑槽的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保险座的插入部插入所述电器盒本体的插槽内,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滑槽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凸起卡合在一起,同时所述第二凸台不与所述滑槽的下端接触;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挤压所述凸起使所述插入部产生朝向所述滑槽的形变,同时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滑槽的下端接触。本发明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一种保险丝安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92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76692.9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8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险丝安装结构,包括:电器盒本体,所述电器盒本体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具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保险座,所述保险座具有保险丝安装部、位于所述保险丝安装部两侧的夹持部、位于所述保险丝安装部下方的两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上下两端封闭的滑槽和朝着远离所述滑槽的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保险座的插入部插入所述电器盒本体的插槽内,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滑槽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凸起卡合在一起,同时所述第二凸台不与所述滑槽的下端接触;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挤压所述凸起使所述插入部产生朝向所述滑槽的形变,同时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滑槽的下端接触。本发明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一种汽车电器盒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4177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103513.5

    申请日:201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器盒,包括本体、上盖、下盖和安装支架;所述上盖、下盖、本体和支架上均设置有卡接件;所述本体设置有插件固定结构;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漏线槽;所述支架包括卡接部和安装部;所述支架的形状与不同车型的周围环境相配合。本技术方案的电器盒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强度且通用性强,不同的车型只需选择不同的支架进行固定,同时该电器盒的集成化程度高,增加了电器盒的多功能性,漏口的设置保证了线束可靠性,同时避免线束在漏线槽处晃动产生异响。

    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

    公开(公告)号:CN10474282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85454.5

    申请日:2015-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包括与车体钣金贴合的第一端子,和叠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导电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一夹箍,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导电板,和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二夹箍,所述第二导电板通过第一夹紧部被夹紧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通过第一定位部被周向定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心孔并螺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夹箍与所述第二夹箍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分布。采用此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的大面积的贴合,减小了由于排布位置凌乱而造成的接触电阻大、虚接等电气故障。

    一种汽车电器盒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109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48572.9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器盒,包括上盖、下盖和电器盒本体,电器盒本体内设有整车电源分配模块,所述整车电源分配模块包括为整车启动供电的第一汇流片、为整车预热供电的第二汇流片、连接蓄电池整车电源端子的第三汇流片及连接发电机整车电源端子的第四汇流片;第三汇流片与所述第一汇流片、第二汇流片及第四汇流片之间各自分别串联有保险丝;所述第三汇流片和所述第四汇流片上均分出若干供电回路,并通过保险丝分别与连接不同用电设备的继电器相连,使得电器盒成本低,大电流通过能力强,可靠性高,并且整车启动、预热供电与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分开,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电气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4779084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12206.5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负极回路控制开关,包括与车体钣金电连接的固定支架、滑接于固定支架的压杆,和套装于压杆外的压簧,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杆的小端依次穿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压簧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压簧的一端与隔板抵靠,压簧的另一端与压杆的阶梯面抵靠,连接于压杆小端的触点位于第二空间内,触点的两端设有翘曲部,常闭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隔板并与其电连接;常开型开关形成于翘曲部翘向远离隔板的一侧并悬空,且触点设有与线束电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开关可实现零部件的通用,降低了开发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上述负极回路控制开关的汽车。

    一种汽车电器盒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10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48572.9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器盒,包括上盖、下盖和电器盒本体,电器盒本体内设有整车电源分配模块,所述整车电源分配模块包括为整车启动供电的第一汇流片、为整车预热供电的第二汇流片、连接蓄电池整车电源端子的第三汇流片及连接发电机整车电源端子的第四汇流片;第三汇流片与所述第一汇流片、第二汇流片及第四汇流片之间各自分别串联有保险丝;所述第三汇流片和所述第四汇流片上均分出若干供电回路,并通过保险丝分别与连接不同用电设备的继电器相连,使得电器盒成本低,大电流通过能力强,可靠性高,并且整车启动、预热供电与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分开,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电气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接插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93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08077.4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插件,包括插件主体,还包括橡胶护套,所述插件主体的一端内套于所述橡胶护套的一端,所述橡胶护套和所述插件主体的内部形成线束通道,所述插件主体上设有凸台,所述橡胶护套上设有凹槽,所述凸台插接于所述凹槽,所述插件主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弹性凸起结构,所述弹性凸起结构与所述橡胶护套之间形成一卡接空间。本发明提供的接插件,使用时,插件主体的大部位于遮挡结构的一侧,橡胶护套位于遮挡结构的另一侧,接插件通过插件主体与橡胶护套之间的卡接空间卡接到遮挡结构上,如此,线束通过接插件内部的线束通道贯穿接插件后会得到橡胶护套的保护,由此降低了线束被划伤的概率。

    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97020.9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槽、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槽,且所述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组成“V”字形结构;所述安装平台的前侧设有主线束卡接槽、后侧设有与方向盘转向机构配合的定位凹台,且所述主线束卡接槽的槽底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上分别设有主线束固定部,且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该装置避免了驾驶室主线束预装配,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固定装置以方向盘转向机构为定位点,避免了与驾驶室内机构的干涉,且对主线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