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固定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21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99514.7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管路固定座和安装在所述管路固定座上的管夹,还包括用于限制管夹轴向移动的轮环,所述轮环包括:轮环本体,其内侧与管路适配,所述轮环本体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护板相互插接组成;轮齿,其凸设在所述轮环本体的外侧,所述轮齿沿所述轮环本体的径向向远离所述轮换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轮齿为多组,同一组的两轮齿设在相邻护板间的两侧;所述轮环通过所述轮齿卡合在所述管夹上。本方案中的管路固定装置采用轮环,改变了管线的安装形式,使得管线通过轮环卡接在管夹上,限制了管线的轴向运动,同时采用插接形式的轮齿,使得轮环适用性更广。

    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97020.9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槽、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槽,且所述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组成“V”字形结构;所述安装平台的前侧设有主线束卡接槽、后侧设有与方向盘转向机构配合的定位凹台,且所述主线束卡接槽的槽底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上分别设有主线束固定部,且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该装置避免了驾驶室主线束预装配,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固定装置以方向盘转向机构为定位点,避免了与驾驶室内机构的干涉,且对主线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种管线固定扎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9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69192.1

    申请日:2015-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F16L3/08 F16L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扎带,包括第一管线固定部、第二管线固定部和设于所述第一管线固定部和/或所述第二管线固定部上的扎带固定部,所述第一管线固定部通过旋转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管线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固定的相对角度可调。该管线固定扎带使用方便,可同时对多根线束进行分别固定,并且能够对线束走向进行灵活调整,利于有效避免相互靠近的管线之间出现干涉的问题。

    一种管线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22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69207.4

    申请日:2015-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02 F16L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线夹,包括半包围结构的静态部,还包括具有顶角的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在静态部的内部与静态部固定连接,且顶角为非固定点;第一弹片的一端连接有动态部,且动态部与静态部连接形成全包围结构;第一弹片具有第一位置,此时其两侧均为管线固定空间,在侧向压力作用下,第一弹片靠近静态部运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弹片的两侧分别形成管线固定空间或仅在一侧形成管线固定空间。该管线夹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两组上述管线夹,且两组管线夹中静态部的开口分别朝向与顶板平行且相反的两个方向,方便对称设置的管线同时固定。

    一种汽车搭铁端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21443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34119.X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搭铁端子,包括有端子片与结构螺母;所述端子片与结构螺母连接配合;端子片包括有端子片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片本体一端边缘的多个爪状结构;多个所述爪状结构围成一圆柱体空间;所述结构螺母包括有螺母头部、与所述螺母头部的一端连接的螺母底座;在所述螺母底座与所述螺母头部相连接处的外表面径向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螺母底座卡接于所述圆柱体空间内;所述爪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配合。本发明通过端子片结构设计及结构螺母的设计,实现双位置刮漆处理,双保险有效保证刮漆的可靠性,保证整车电气工作可靠性。

    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28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33525.7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式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通过本技术方案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部的设计,线束固定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可以单独的旋转也可以同时旋转,并且带动线束可以实现旋转运动,抵消作用力,解决汽车振动带来的线束安全影响。

    一种汽车管线夹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3328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79130.3

    申请日:2015-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管线夹,包括连接于车架的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和第三夹持结构,线束通过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洗涤液管通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燃油管或者制动管通过所述第三夹持结构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本发明的汽车管线夹,同时固定汽车线束、洗涤液管以及燃油管或者制动管,减少装配的零件数量,且各管线路之间的位置固定,避免干涉磨损,提高了汽车管线路的可靠性,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一种汽车继电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762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0548.5

    申请日:2015-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继电器,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该汽车继电器包括:多个通用继电器、PCB板和多个金属引出脚;所述多个通用继电器焊接在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多个金属引出脚焊接在所述PCB板的另一端;所述多个通用继电器的针脚数目之和与所述金属引出脚的数目相等,所述多个金属引出脚之间相互电绝缘,且每个所述通用继电器的针脚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多个金属引出脚中的一个金属引出脚电连接。该汽车继电器,模块化程度高,在占用较小安装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多个通用继电器的功能。

    汽车CAN总线系统及其短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75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4916.4

    申请日:2014-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CAN总线系统及其短路控制方法,该汽车CAN总线系统包括动力双绞线、车身双绞线、发动机ECU及车身控制器,动力双绞线与车身双绞线电连接,发动机ECU与动力双绞线电连接,车身控制器与车身双绞线电连接,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和自动开关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分别与车身双绞线和车身控制器电连接,自动开关单元分别与动力双绞线和车身控制器电连接;电压检测单元,用于采集车身双绞线的电压值并输出至车身控制器;自动开关单元,用于接受车身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动力双绞线与车身双绞线的连接与断开。本发明提供的汽车CAN总线系统及其短路控制方法,降低了因双绞线短路而导致发动机非正常减速的概率。

    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97020.9

    申请日:201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主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槽、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槽,且所述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组成“V”字形结构;所述安装平台的前侧设有主线束卡接槽、后侧设有与方向盘转向机构配合的定位凹台,且所述主线束卡接槽的槽底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上分别设有主线束固定部,且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该装置避免了驾驶室主线束预装配,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固定装置以方向盘转向机构为定位点,避免了与驾驶室内机构的干涉,且对主线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