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独立前桥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464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300408.X

    申请日:2016-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独立前桥。包括承受车身质量的气囊、稳定杆、减小车身跳动的减震器以及将轮毂固定在车架上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所述气囊的一端与车架上的气囊顶座相连,气囊的另一端通过气囊支架铰接在前桥的气囊底座上,所述的气囊整体横向布置且气囊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夹角。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气囊采用横置的方式安装,且气囊有一定的旋转量,极大的减小了各方向的应力及剪切力;通过将减震器采用倒置的安装方式,减小了簧下质量,提升了整车的操控性及稳定性;通过改变上固定臂及下固定臂虚拟交点的位置,增加了前桥的受力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6987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092789.7

    申请日:2016-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包括催化消声器、尾气加热器和尾气管。尾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气路和加热水路;加热气路包括加热器进气口、加热器出气口和气体管路。加热水路包括加热器进水口、加热器出水口和液体管路。催化消声器,其进气口与发动机的出气口相连,其出气口与加热器进气口相连。加热器出气口与尾气管的进气口相连。加热器进水口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加热器出水口与暖风散热器进水口相连,暖风散热器出水口与发动机进水口相连。催化消声器通过安装结构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本发明能够对发动气尾气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且能够降低油耗,具有结构牢固可靠、可调节性高等特点。

    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6987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92789.7

    申请日:2016-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加热后处理系统,包括催化消声器、尾气加热器和尾气管。尾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气路和加热水路;加热气路包括加热器进气口、加热器出气口和气体管路。加热水路包括加热器进水口、加热器出水口和液体管路。催化消声器,其进气口与发动机的出气口相连,其出气口与加热器进气口相连。加热器出气口与尾气管的进气口相连。加热器进水口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加热器出水口与暖风散热器进水口相连,暖风散热器出水口与发动机进水口相连。催化消声器通过安装结构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本发明能够对发动气尾气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且能够降低油耗,具有结构牢固可靠、可调节性高等特点。

    一种转向油罐的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1511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5194.0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油罐的安装机构,包括用于将转向油罐安装在车身骨架上的转向油罐安装支架以及用于将转向油罐固定在转向油罐安装支架上的转向油罐抱箍。所述转向油罐安装支架包括与车身骨架可拆卸相连的安装固定板和与安装固定板相连的W型油罐固定支架。所述转向油罐抱箍包括箍带以及依次设置箍带端部的加强筋与弹性螺母。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转向油罐安装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多向调节,避免转向油罐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降低转向油罐的装配难度,保证转向油罐的正常使用。

    客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595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3234.6

    申请日:2015-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2 B60R21/0134 B60R21/36 B60R2021/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被动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车辆前保处的第一气囊机构和第一信号采集器、设置在车辆后保处的第二气囊机构和第二信号采集器、与车辆CAN总线相连的速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及速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单元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单元与第一、第二气囊机构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在前、后保处设置第一、第二气囊机构,在紧急情况下,中央处理器根据第一、第二信号采集器发回的数据做出判断,给出指令,通过弹出第一、第二气囊机构中的气囊来减少冲撞过程中的冲撞力,从而达到减轻事故伤害的目的。

    一种客车进气盒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0263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5439.0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进气盒装置,包括进气盒体、设置在进气盒体左右两端的进气管与进气格栅、设置在进气盒体前后两端的前安装支架与后安装支架。所述的进气管焊接在进气盒体上,且进气管的一端伸入至进气盒体内部,进气管与进气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的进气格栅内嵌安装在进气盒体的端部。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装置能够消除现有的普通客车空滤进气盒存在的不足,具有过滤效果好,制作简单成本低,且易于安装等特点,适用于前置发动机客车。

    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3549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680944.2

    申请日:201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安装机构,包括隔热框架和嵌入设置在隔热框架内部的排气系统吊架与排气系统托架。所述隔热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车身底架上;所述排气系统吊架的顶部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隔热框架顶部内侧;所述排气系统托架的底部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隔热框架底部内侧。本发明适用于针对欧六、京五等排放标准设计的客车排气系统,能够使上述客车排气系统快速准确地装配在客车车身上,且能够对客车排气系统产生的热源及噪音进行隔绝,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一种排气系统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7905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680974.3

    申请日:201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系统装置,包括隔热框架和嵌入设置在隔热框架内部的排气系统吊架与排气系统托架。所述隔热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车身底架上;所述排气系统吊架的顶部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隔热框架顶部内侧;所述排气系统托架的底部通过悬置软垫及螺栓安装在隔热框架底部内侧。本发明适用于针对欧六、京五等排放标准设计的客车排气系统,能够使上述客车排气系统快速准确地装配在客车车身上,且能够对客车排气系统产生的热源及噪音进行隔绝,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一种客车水箱安装总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04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04341.7

    申请日:2016-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水箱安装总成,包括将水箱上端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上方水箱安装结构以及将水箱下端可拆卸连接在车身上的下方水箱安装结构。上方水箱安装结构包括水箱上焊接支架、水箱吊架、水箱上安装支架以及第一减震橡胶垫。下方水箱安装结构包括水箱下安装支架、沿水箱下安装支架铅垂方向中心位置对称设置在水箱下安装支架左右两端的两个水箱下焊接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水箱底部与水箱下安装支架之间的第二减震橡胶垫。本发明所述的客车水箱安装总成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适用于水箱舱门大小受限的情况,提高水箱安装的便利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