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6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79933.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酥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胚珠诱导率的方法,步骤如下:(1)材料采集及4℃下预处理;(2)切片;(3)消毒;(4)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MS+0.01~0.1mg/L TDZ+0~0.1mg/L IBA+0~2mg/L 6‑BA+0~0.5mg/L NAA;(5)热激3~5d后,诱导培养。本发明利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胚囊再生植株,并对培养过程的各参数优化,最终获得一种可有效提高酥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胚珠诱导率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酥瓜单倍体植株的培育,育种效率高、育种年限短,为后续实现酥瓜的双单倍体培养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79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85544.7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L29/00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多酚的纳米颗粒,基于纳米颗粒的空间位阻提升多酚稳定性,改善其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缓释特性,规避了传统的淀粉易于消化水解,不利于餐后水平降低以及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带来的制备步骤复杂或多酚抑制消化不稳定问题。并且通过持续释放多酚能够有效抑制淀粉酶活性,从而降低淀粉的消化性。其次,本发明所利用的多酚具有生物活性,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在胃肠道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黏膜黏附性,有利于增加被封装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可及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97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5546.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L29/30 , A23L29/212 , A23L29/206 , A23L29/00 , A23L29/244 , A23L29/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GI的3D打印淀粉凝胶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醇溶蛋白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包埋多酚,再填充于淀粉凝胶有助于控释多酚,提高多酚功效。基于糊化淀粉流体特性制备3D打印产品,基于老化凝胶和负载多酚的纳米颗粒制备低GI淀粉凝胶3D打印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2490.0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萝卜高出胚材料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萝卜中ENHANCER OF SHOO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来筛选高出胚材料;所述萝卜中ENHANCER OF SHOOT基因的表达量与对应小孢子出胚率之间呈负相关,当测出的萝卜中ENHANCER OF SHOOT基因表达量最低时,其对应小孢子出胚率最高,该材料为筛选出的萝卜高出胚材料。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品种萝卜小孢子胚发生率的统计,发现萝卜小孢子的胚发生率与ENHANCER OF SHOOT基因的表达量之间负相关,据此可快速筛选出具有高出胚率的萝卜品种,有效节省筛选高出胚材料的人力与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13943.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区域,小麦收获时秸秆碎粉,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覆盖还田;(2)适时免耕直播夏玉米,玉米种子采用24%申嗪霉素·灭菌丹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和基肥同播,播种后灌播种水600m3/ha;(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4)适时收获,玉米秸秆同时被粉碎成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还田,然后旋耕土壤,秸秆被埋入0-15cm土层,适时施肥、播种小麦;所述基肥为NPK肥,所述追肥为N肥,玉米季共施纯N 300.0kg/ha,基肥与追肥重量比例为3:7。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22862.5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6 , A01G13/00 , A01G22/00 , A01G2013/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黄淮海地区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中的应用。本发明选用紧凑或半紧凑型的耐密、抗逆的高产玉米良种和耐阴、耐密、抗倒、适宜当地的优良大豆品种进行间套种植。玉米宽行160厘米,窄行40厘米;播大豆时,在玉米宽行内种两行大豆,行距40厘米。根据土壤肥力适当缩小玉米、大豆穴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本发明的方法有利于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大幅度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的抗倒性,实现玉米大豆双丰收。对有效保护耕地、提高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41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61132.3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不结球白菜高出胚诱导系的方法,通过观察不结球白菜叶片数目来判断对应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出胚率;所述不结球白菜的叶片数目与对应小孢子出胚率之间呈正相关,当所观察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叶片数目最多时,其对应小孢子出胚率最高,该材料为筛选出的不结球白菜单倍体高出胚诱导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在不结球白菜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大量不结球白菜品种小孢子出胚率及叶片数目的调查发现,叶片数目与小孢子出胚率存在相关性关系,据此可快速筛选出具有高出胚率的新不结球白菜品种,有效节省筛选高出胚材料的人力与时间,实现不结球白菜育种亲本的高效率选择和快速纯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30598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YB转录因子基因ZmMYB76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基因ZmMYB76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基因ZmMYB76可在在玉米抗虫调控中的应用,通过过表达所述基因ZmMYB76提高玉米植株对玉米螟虫的抗性。本发明首次提出的基因ZmMYB76,是一个对玉米螟具有抗性作用的新型MYB转录因子基因,该基因在玉米螟咬食后在玉米叶片中表达上调,抗虫功能未见报道,可为绿色、持久地防治玉米螟和创制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999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75577.9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5‑AzaC提高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在小孢子培养阶段,在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浓度0.005~0.020mg的5‑AzaC。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通过在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5‑AzaC,提高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更容易建立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培养体系,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17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113943.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区域,小麦收获时秸秆碎粉,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覆盖还田;(2)适时免耕直播夏玉米,玉米种子采用24%申嗪霉素·灭菌丹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和基肥同播,播种后灌播种水600m3/ha;(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4)适时收获,玉米秸秆同时被粉碎成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还田,然后旋耕土壤,秸秆被埋入0‑15cm土层,适时施肥、播种小麦;所述基肥为NPK肥,所述追肥为N肥,玉米季共施纯N 300.0kg/ha,基肥与追肥重量比例为3: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