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36567.7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分蘖不结球白菜品种快速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方法及快速培育脱毒苗的方法,其中,诱导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分蘖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种子培养成幼苗,然后在幼苗上剪取带柄子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培养,直至外植体的叶柄伤口长出不定芽,得到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本发明创新的发现具有多分蘖特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以其带柄子叶作为外植体组织进行再生培养时,不需要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能够直接从叶柄伤口位置长出不定芽,从而可以外植体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芽诱导,具有较短的再生时间,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快速获得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和脱毒苗。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4833.2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BcWRKY1在调控乌菜叶片黄绿表型中的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基因BcWRKY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通过抑制基因BcWRKY1的表达,促进基因BcCLH2的表达,促使乌菜叶片由绿变黄;而通过促进基因BcWRKY1的表达,抑制基因BcCLH2的表达,则可促使菜叶片由黄变绿;所述基因BcCLH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本申请提供的基因有助于乌菜的遗传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7561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6904.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打捆裹膜装置,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上料机构、添加剂补充机构、打捆机以及裹膜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提升机、传输带,通过提升机输送秸秆,提升机顶部安装的传输带接收秸秆;添加剂补充机构包括水分含量测定仪、控制器以及喷淋机构,由水分含量测定仪测量传输带上秸秆的水分含量,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检测到的水量信息,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益生菌剂及益生菌剂的添加量,再由喷淋装置均匀喷洒益生菌剂。具有造价低、效率高、实用性强、操作简便、节省空间等特点。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对于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8692.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录因子BrSPL15的应用,转录因子BrSPL15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出不结球白菜BrSPL15基因,超表达该基因可使植株提早开花,并且可提高植株耐盐及耐寒性。另外,STZ1、SOS1等耐盐关键基因,CBF3、ICE1等耐寒关键基因均显著上调。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4612.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方法如下:(1)挑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并预处理、消毒;(2)研磨花蕾,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离心,得纯合小孢子;(3)向NLN培养基中加入2.5~10mg/L 5‑氮胞苷,用其重悬纯化小孢子;(4)对所得产物热激后转入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转移到摇床上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增殖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乌菜小孢子胚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5‑氮胞苷于NLN培养基上,可以显著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同时,通过将胚状体转移至添加有5‑氮胞苷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的增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36313.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菜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乌菜叶片于酶解液;(2)抽真空,震荡酶解;(3)细胞筛过滤酶解液,同时用WS清洗液洗涤筛上未酶解组织,收集洗涤液;(4)将过滤酶解液与洗涤液合并,离心去上清,用WS清洗液重悬沉淀,重悬后液体细胞筛过滤;留取细胞筛滤液的同时,用WS清洗液洗涤筛上残留组织,收集洗涤液;将细胞筛滤液与洗涤液合并后离心,用WS清洗液重悬沉淀,即得乌菜原生质体;(5)在离心管中加蔗糖与乌菜原生质体,离心后上清为纯化后原生质体。本发明通过比较不同酶解酶种类、浓度、酶解时间、离心率等因素,优化出乌菜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乌菜改良育种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814612.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方法如下:(1)挑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并预处理、消毒;(2)研磨花蕾,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离心,得纯合小孢子;(3)向NLN培养基中加入2.5~10mg/L 5‑氮胞苷,用其重悬纯化小孢子;(4)对所得产物热激后转入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转移到摇床上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增殖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乌菜小孢子胚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5‑氮胞苷于NLN培养基上,可以显著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同时,通过将胚状体转移至添加有5‑氮胞苷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的增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543917.7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酥瓜种子的芽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酥瓜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处理;(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酥瓜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抗水解稳定离子钛水溶液中浸泡处理;(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酥瓜种子取出,平铺包裹在润湿的可透光的发芽纸内,再放入培养皿中;(4)将步骤(3)的培养皿置于红蓝光交替照射环境中催芽处理;(5)观察酥瓜种子发芽情况,种子露白发芽后即可进行播种。本发明利用种子处理和添加抗水解稳定离子钛的新型方式,有效的提高了酥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以及壮苗指数,并获得适宜的胚轴长,避免后期徒长倒伏,并具有种子消毒、防虫防病、长势一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0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52180.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cDET2基因的应用,BcDET2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cDET2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可使其提早抽薹开花;在乌菜中超表达,可显著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抽薹开花时间;在乌菜中超表达,可改变FUL1、SOC1、FLC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植株抽薹开花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434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3917.7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酥瓜种子的芽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酥瓜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处理;(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酥瓜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抗水解稳定离子钛水溶液中浸泡处理;(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酥瓜种子取出,平铺包裹在润湿的可透光的发芽纸内,再放入培养皿中;(4)将步骤(3)的培养皿置于红蓝光交替照射环境中催芽处理;(5)观察酥瓜种子发芽情况,种子露白发芽后即可进行播种。本发明利用种子处理和添加抗水解稳定离子钛的新型方式,有效的提高了酥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以及壮苗指数,并获得适宜的胚轴长,避免后期徒长倒伏,并具有种子消毒、防虫防病、长势一致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