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9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516000.8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胚状体途径的辣椒花药培养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杂交一代辣椒品种,在盛花期选取单核靠边期的花蕾,装入自封袋中;花蕾消毒;将花蕾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剥开花蕾,取花药;将花药接种于装有诱导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瓶接种5~6个花粉粒;放入32~35℃培养箱中暗培养2~5d后,置于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6h/d的培养室培养;转入生根培养基;待根部发育完全,开盖练苗,清洗根部培养基,移入营养钵。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经胚状体途径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其步骤简单、实用,用时短,效率高,全程需要12周时间,大大提高了获得单倍体材料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4612.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方法如下:(1)挑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并预处理、消毒;(2)研磨花蕾,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离心,得纯合小孢子;(3)向NLN培养基中加入2.5~10mg/L 5‑氮胞苷,用其重悬纯化小孢子;(4)对所得产物热激后转入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转移到摇床上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增殖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乌菜小孢子胚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5‑氮胞苷于NLN培养基上,可以显著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同时,通过将胚状体转移至添加有5‑氮胞苷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的增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69081.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褪黑素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在盛花期对乌菜花蕾喷施浓度为0‑15mg/L的褪黑素,喷施处理24h后采摘相应的花蕾,并置于4℃条件冷激,用于后续小孢子的游离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挑选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样本进行消毒后研磨,使花药中的小孢子游离出来,然后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纯合小孢子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6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5686.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乌菜子叶形胚形成率及一步成苗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于抽薹开花期,获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样本,并获取其纯化小孢子;向NLN培养基中加入0~2.0mg/L的茶多酚,并重悬所得纯化小孢子;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产物置于33℃下热激处理24h后转入25℃下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置于25℃摇床上振荡培养5~10天,然后转移至固体MS培养基中培养,25天后统计成苗情况。在添加0~2.0mg/L的茶多酚的NLN诱导培养基中,子叶形胚的形成率提高了1.14~1.54倍,子叶形胚的成苗率提高了1.10~1.44倍,一步成苗率提高了1.19~1.80倍。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乌菜的子叶形胚的形成率以及一步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进而提高乌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育种资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9081.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褪黑素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在盛花期对乌菜花蕾喷施浓度为0‑15mg/L的褪黑素,喷施处理24h后采摘相应的花蕾,并置于4℃条件冷激,用于后续小孢子的游离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挑选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样本进行消毒后研磨,使花药中的小孢子游离出来,然后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纯合小孢子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814612.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方法如下:(1)挑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并预处理、消毒;(2)研磨花蕾,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离心,得纯合小孢子;(3)向NLN培养基中加入2.5~10mg/L 5‑氮胞苷,用其重悬纯化小孢子;(4)对所得产物热激后转入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转移到摇床上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增殖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乌菜小孢子胚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5‑氮胞苷于NLN培养基上,可以显著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同时,通过将胚状体转移至添加有5‑氮胞苷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的增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526419.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辣椒花药培养污染率的方法,花蕾采集后,先对花蕾进行消毒,消毒方式为:流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消毒30~35s,再用0.1%升汞、4%~8%次氯酸钠或50%84消毒液杀菌5~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同时,花药接种步骤中,于花药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01~0.03mg/L氨苄和1~5mg/L槲皮素。本发明通过对辣椒花蕾不同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的试验,筛选出最适消毒试剂种类、浓度及消毒时间,通过对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外源物试验,筛选出最佳外源物质组合及浓度,降低花药培养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侵染所导致的污染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2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6419.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辣椒花药培养污染率的方法,花蕾采集后,先对花蕾进行消毒,消毒方式为:流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消毒30~35s,再用0.1%升汞、4%~8%次氯酸钠或50%84消毒液杀菌5~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同时,花药接种步骤中,于花药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01~0.03mg/L氨苄和1~5mg/L槲皮素。本发明通过对辣椒花蕾不同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的试验,筛选出最适消毒试剂种类、浓度及消毒时间,通过对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外源物试验,筛选出最佳外源物质组合及浓度,降低花药培养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侵染所导致的污染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