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奶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7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33418.7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技领域,涉及一种天然奶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粉碎,得到大豆粉;将所述大豆粉加入水中,混匀提取后分离,得到大豆提取液;向所述大豆提取液中加入乳脂,混匀,40‑50℃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5.5‑6,加热反应,分离或直接得到所述天然奶味香精。本发明得到的黄油基奶味香精和淡奶油基奶味香精完全使用食品原料、全天然无添加化学试剂,食品安全性更高,且香味醇厚浓郁,持续时间长,风味协调柔和;没有异常的酸腐味、臭味或刺激性气味,且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脂肪酶,只需用到价格低廉的大豆;可用于需要增香的乳制品,增加浓郁的奶香味。

    一种天然奶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7602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033418.7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技领域,涉及一种天然奶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粉碎,得到大豆粉;将所述大豆粉加入水中,混匀提取后分离,得到大豆提取液;向所述大豆提取液中加入乳脂,混匀,40‑50℃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5.5‑6,加热反应,分离或直接得到所述天然奶味香精。本发明得到的黄油基奶味香精和淡奶油基奶味香精完全使用食品原料、全天然无添加化学试剂,食品安全性更高,且香味醇厚浓郁,持续时间长,风味协调柔和;没有异常的酸腐味、臭味或刺激性气味,且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脂肪酶,只需用到价格低廉的大豆;可用于需要增香的乳制品,增加浓郁的奶香味。

    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2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51808.1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应用,以甲基双酮为底物,利用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生物转化制备诺龙。其中,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是真菌Cochliobolus lunatus来源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cl),其突变体是将其164位的组氨酸His突变成缬氨酸Val的单突变体、151位的苏氨酸Thr突变成丙氨酸Ala的单突变体或164位与151位共同突变的双突变体。本发明以pET28a为表达质粒,实现了17β‑HSDcl突变体在E.coli BL21(DE3)中的异源表达。经过24h工程菌全细胞转化,单突变体H164V、单突变体T151A、双突变体H164V/T151A的诺龙产量分别是突变前的1.27倍、1.30倍、1.34倍。本发明为微生物工业化生产诺龙提供了基础。

    一种高产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巴氏醋酸杆菌A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78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79779.8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巴氏醋酸杆菌A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巴氏醋酸杆菌A1于2023年12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274,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的巴氏醋酸杆菌A1能够用于果醋的生产,且产生的果醋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大于17.25mg/L,酪氨酸的含量大于13.73mg/L,远高于现有果醋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除此以外,经本发明的巴氏醋酸杆菌A1发酵得到的果醋中乙酸的含量较高,能够赋予果醋良好的风味,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巴氏醋酸杆菌A1发酵得到的果醋营养价值高,风味良好,有利于果醋的扩大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