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5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4589.0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分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9D175/14 , C09D5/26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温敏变色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性聚氨酯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按照原料配比备料;二、将十四醇、十六醇和十八醇置于烧杯加热融化,然后加入结晶紫内酯、硼酸和硬脂酸,搅拌得混合物;三、将脲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胶囊化预聚体溶液;四、将阿拉伯树胶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得变色囊芯材料分散液;五、将预聚体液加入变色囊芯材料分散液中,加入氯化钠和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反应得变色微胶囊;六、加入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搅拌得涂料;七、将温敏可逆变色涂料喷涂在设备表面形成涂层;本发明通过硼酸、硬脂酸混合物作为显色剂并微胶囊化制备变色剂,变色效果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3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7852.5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热解煤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能源化工领域。该装置包括太阳能聚集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热解反应装置、温度控制加热器和油气分离器;本发明通过将清洁的可再生太阳能能源与煤热解过程有机耦合,利用太阳能聚集装置和光电转换装置强化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用来加热热解反应装置,以提供煤热解反应所需的高品质热源,实现了煤炭绿色热解转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5664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27856.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F24S10/30 , F24S23/30 , F24S23/70 , F24S50/20 , F24S60/30 , F22B1/00 , H02S20/32 , H02S40/44 , F03G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和方法,太阳光通过太阳能聚光装置后,通过透镜与环形的聚光镜进行反射后强化聚集,耦合光电转换装置、蒸汽发生装置与熔盐吸热储热装置对光能与热能进行了分级利用,通过各个装置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了光伏发电与蒸汽发电协同运转,实现了太阳能持续高效稳定转化为电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57758.9
申请日:2019-03-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迭代学习与模型预测控制的交通信号混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研究区域的交通流模型进行优化;2)在优化的交通流模型中引入相邻两次迭代间的绿灯时长增量关系,并引入路网内实际车辆数与期望车辆数的误差;3)通过模型预测控制进行绿灯时长增量的预测;4)将迭代学习控制获得的绿灯时长与模型预测控制获得的绿灯时长增量进行有效结合,得到优化的绿灯时长,5)根据优化的绿灯时长设置交叉口绿灯时长。本发明将迭代学习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结合,既充分利用了路网宏观交通流相似性分布的历史批次信息,又能通过预测模型在线进行滚动优化,使路网交通信号能更有效、更迅速的达到控制要求,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8351.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9D191/00 , C09D191/06 , C09D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文物保护用抗菌木蜡油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为,桐油25‑40份、松节油3‑30份、亚麻籽油5‑20份、植物抗菌剂3‑30份、但马胶1‑10份、蜂蜡0.1‑5份、催干剂0.1‑5份、手感助剂0.1‑5份、抗结皮剂0.1‑5份和棕榈蜡0.1‑2份。本发明采用上述成分的一种木质文物保护用抗菌木蜡油涂料,使用的植物抗菌剂为中草药成分,更加绿色、安全、环保,可在木蜡油涂料中均匀分散相容,能够针对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起到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585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54690.1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星源数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目标检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高斯拟合的射电前景源建模方法,使用天文软件生成一批模拟数据,数据包含目标的空间位置,频率位置和通量信息,通过修改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训练神经网络,将检测到的目标空间位置经过阈值化处理,建立连通域,寻找局部的峰值,然后进行二维高斯拟合,再对目标的频率位置进行一维高斯拟合,最后组合二维高斯模型和一维高斯模型,得到三维模型。本发明能够对射电观测数据中的目标进行端到端的空间建模和频率建模,可对射电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的端到端的前景源处理及分析,输出可靠的前景源的赤经,赤纬,频率和通量这些重要天文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20412.2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物理吸附固定化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实现生物分子快速吸附到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的方法,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静电作用的帮助下,实现大尺寸生物分子在小孔道COFs上的表面吸附且不易脱落。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作为载体材料,然后选择等电点较低的生物分子,通过浸渍法,实现了生物分子‑COFs生物催化系统的制备。一方面,COFs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生物分子在高温或酸碱情况下失活,另一方面与COFs结合后使其得以回收利用。生物分子失活后,可用一些表面活性剂或高浓度盐溶液将COFs表面酶洗脱,实现载体材料的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0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7872.2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重整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能源化工领域。利用太阳能聚集装置和光电转换装置强化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用来加热重整反应室,以提供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所需的热量和高温条件,实现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利用免费清洁的太阳能资源,提供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过程所需高品位热量和高温反应条件,实现了温室气体CH4与CO2的绿色转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0157758.9
申请日:2019-03-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迭代学习与模型预测控制的交通信号混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研究区域的交通流模型进行优化;2)在优化的交通流模型中引入相邻两次迭代间的绿灯时长增量关系,并引入路网内实际车辆数与期望车辆数的误差;3)通过模型预测控制进行绿灯时长增量的预测;4)将迭代学习控制获得的绿灯时长与模型预测控制获得的绿灯时长增量进行有效结合,得到优化的绿灯时长,5)根据优化的绿灯时长设置交叉口绿灯时长。本发明将迭代学习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结合,既充分利用了路网宏观交通流相似性分布的历史批次信息,又能通过预测模型在线进行滚动优化,使路网交通信号能更有效、更迅速的达到控制要求,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0475.7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D06M15/568 , C08G18/10 , C08G18/48 , C08G18/66 , C08G18/3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20~30份,去离子水:70~8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为氨基封端水性聚氨酯、含氟基团封端水性聚氨酯、硅烷偶联剂封端水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制备了三种水性聚氨酯,其中氨基封端的水性聚氨酯可以与聚氨酯基体的异氰酸酯反应,产生化学键,从而提高界面结合力;含氟基团封端的水性聚氨酯具有更低的表面能,可以提高上浆剂的浸润性,硅烷偶联剂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也可以增强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将三种水性聚氨酯两两简单的复配,可以实现对碳纤维更好的浸润,上浆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得到更高的界面剪切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