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39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644245.4
申请日:2021-12-2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模型环向应变检测试验方法,包括:先将分布式应变和温度光纤沿隧道模型内壁环向布设,再将模型放置在底座上;通过压缩加载弹簧施加荷载,使结构产生变形,而结构变形导致部分加载弹簧和地层弹簧产生的压缩变形,提供了地层抗力;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先利用解调仪采集健康状态下结构的环向应变,然后在模型外表面某一位置制造损伤使该位置截面特性发生改变,获得损伤状态下的环向应变。本方法操作简单,所需部件易于购买、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加载部件采用多弹簧并联的方式,通过调整弹簧刚度和压缩量,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隧道模型进行多种工况的重复试验,解决了模型埋置于土体中试验所导致的重复性差、复杂性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89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710942576.3
申请日:2017-10-1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9/14
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光纤声发射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属于结构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该监测系统的第一传感光纤的长度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长度相同,第二传感光纤的长度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长度的2倍。第一移动反射镜的第一参考光纤的长度与第一传感光纤的长度相同,第二参考光纤的长度与第二传感光纤的长度相同。计算机电连接驱动第一移动反射镜的步进电机、第二移动反射镜的步进电机和高速数据采集卡。本发明采用低相干白光干涉技术探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导致的声发射事件,通过对监测系统获得的相继两个干涉信号的时间延迟分析,进行声发射事件的精确定位,实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的实时监测及结构安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8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0369142.0
申请日:2020-05-02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基于迭代机器学习的供水管网泄漏区域识别方法,属于供水管网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对于每一次迭代,选择其中一个已经识别的泄漏区域,采用k‑means聚类将其聚类为两类,将泄漏节点的所有组合类型作为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的标签,随后根据泄漏节点的组合类型对泄漏区域的节点随机添加泄漏系数从而生成泄漏样本,采用生成的泄漏样本进行分类器模型的训练。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考虑了特征的选择从减少模型训练时所需要的特征样本。将泄漏特征输入经过训练的分类器模型从而输出识别的泄漏区域及其包含的泄漏节点的数目,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最终识别准确率小于95%即结束迭代。该发明首次将单标签分类器应用于供水管网多漏点区域的识别,操作简单且识别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44245.4
申请日:2021-12-2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模型环向应变检测试验方法,包括:先将分布式应变和温度光纤沿隧道模型内壁环向布设,再将模型放置在底座上;通过压缩加载弹簧施加荷载,使结构产生变形,而结构变形导致部分加载弹簧和地层弹簧产生的压缩变形,提供了地层抗力;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先利用解调仪采集健康状态下结构的环向应变,然后在模型外表面某一位置制造损伤使该位置截面特性发生改变,获得损伤状态下的环向应变。本方法操作简单,所需部件易于购买、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加载部件采用多弹簧并联的方式,通过调整弹簧刚度和压缩量,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隧道模型进行多种工况的重复试验,解决了模型埋置于土体中试验所导致的重复性差、复杂性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0521.1
申请日:2021-09-2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8 , G06T17/00 , F17D5/00 , F17D5/06 , G06F113/1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和数字孪生的地下管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涉及工程结构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管道数字孪生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使数字孪生体、现场环境与人全面融合,使人以透视的AR视角和沉浸式的人机互动完成对地下管道的结构状态、管道泄漏情况、结构演化趋势等的快速明晰,以完成现场对管道状态的科学评估,提高事件即时处置与决策的效率,对于监控地下管网的结构健康状态、指导现场的维护修复、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激发数据融合的创新思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95470.X
申请日:2021-06-0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K11/32 , G01K11/322 , G01K11/324 , G01N33/38 , G06N3/04 , G06N3/08
摘要: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管混凝土内表层空腔定量评估方法,属于工程结构检测领域。该方法预先制作含有不同尺寸内表层空腔的钢管混凝土试件,采用分布式温度测量装置采集加热过程中试件上表面的分布式温度数据并绘制成一系列温度分布灰度图。再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标注有内表层空腔的灰度图样本进行训练,得到可以用于钢管混凝土内表层空腔定量评估的检测模型。然后将分布式温度测量装置和训练后检测模型用于实际工程中钢管混凝土内表层空腔的定量评估。该方法简单、快速,属于无损检测,不会对待检测结构造成破坏,检测装置也可以重复利用,检测成本较低。深度学习方法可以自动提取并建立内表层空腔尺寸和温度数据的定量关系,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69142.0
申请日:2020-05-02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基于迭代机器学习的供水管网泄漏区域识别方法,属于供水管网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对于每一次迭代,选择其中一个已经识别的泄漏区域,采用k-means聚类将其聚类为两类,将泄漏节点的所有组合类型作为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的标签,随后根据泄漏节点的组合类型对泄漏区域的节点随机添加泄漏系数从而生成泄漏样本,采用生成的泄漏样本进行分类器模型的训练。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考虑了特征的选择从减少模型训练时所需要的特征样本。将泄漏特征输入经过训练的分类器模型从而输出识别的泄漏区域及其包含的泄漏节点的数目,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最终识别准确率小于95%即结束迭代。该发明首次将单标签分类器应用于供水管网多漏点区域的识别,操作简单且识别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5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43169.4
申请日:2018-07-0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5/72
CPC分类号: G01N25/72
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将传感光纤与加热丝相结合,制作成传感器;通过线卡将传感器固定在钢绞线上,再将钢绞线穿入预应力管道中,实现传感器在预应力管道内沿程布设;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将加热丝通电进行加热,预应力管道内压浆缺陷位置处温度会与沿程其他位置处温度有明显差异,利用数据采集仪器读取管道沿程温度值并进行分析,即可以判断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状况,识别压浆缺陷的位置和压浆缺陷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等参数。这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与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实现无缝对接,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58918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42576.3
申请日:2017-10-1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9/14
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光纤声发射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属于结构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该监测系统的第一传感光纤的长度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长度相同,第二传感光纤的长度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长度的2倍。第一移动反射镜的第一参考光纤的长度与第一传感光纤的长度相同,第二参考光纤的长度与第二传感光纤的长度相同。计算机电连接驱动第一移动反射镜的步进电机、第二移动反射镜的步进电机和高速数据采集卡。本发明采用低相干白光干涉技术探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导致的声发射事件,通过对监测系统获得的相继两个干涉信号的时间延迟分析,进行声发射事件的精确定位,实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的实时监测及结构安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1369.8
申请日:2012-12-07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管海洋平台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利用布设于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压电传感器网络,将两个相邻压电传感器之中的一个作为主动传感器,另外一个作为驱动器,首先对这两个压电传感器进行同步扫频激励,然后通过阻抗分析仪测量得到主动传感器的机电耦合阻抗或导纳,根据上述阻抗信号的变化探测两个压电传感器之间的损伤状况,最后通过对整个传感网络覆盖区域的扫描实现导管架海洋平台关键受力或易损部位的损伤监测。本发明将自阻抗与交叉阻抗信息联合运用,提高了结构损伤探测的灵敏性与损伤定位的准确性,对于降低海洋平台结构的安全隐患和运行风险,提高海上油田开发的总体经济效益,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