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9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82892.9
申请日:2017-09-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517 , A61K31/4706 , A61K31/52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细胞自噬抑制剂与阿法替尼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肿瘤增效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的组合药物,其通过阿法替尼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细胞自噬,在阿法替尼杀伤肿瘤细胞中细胞自噬起到保护肿瘤细胞的作用,使抑制细胞自噬达到明显増强阿法替尼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的效果。本发明能降低阿法替尼治疗用量及用药产生的毒副作用并减少耐药的产生,同时降低治疗成本。本发明通过联合或序贯的使用方式用于干预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肝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EGFR突变和HER2突变引发的肿瘤。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051169.3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62 , C12N15/70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07K19/00 , A61K38/20 , A61K47/65 , A61P35/00 , C12R1/19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IL21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出表达IL21-ApoA1融合蛋白的质粒,转入相应表达载体中,表达IL21-ApoA1融合蛋白,其ApoA1部分可将白细胞介素21选择性地运输到肾、肝等器官,促进T淋巴细胞、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且提高白细胞介素21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其作用。本发明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同时延长白细胞介素21的血浆半衰期。所述IL21-ApoA1融合蛋白可制备靶向免疫治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33295.4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一种肿瘤靶向肽修饰的铁单原子纳米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铁单原子纳米酶,以及采用铁单原子纳米酶和环肽c(RGDfK)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12~36小时,获得混合液;S2:将上述混合液离心洗涤后,取沉淀于50~70℃干燥,即得。1.本发明制备获得的肿瘤靶向肽修饰的铁单原子纳米酶具有精准抵达抵达肿瘤区域、响应肿瘤微环境产生高效的化学动力治疗的能力,从而实现PDT对肿瘤的治疗;本发明纳米制剂还兼具MRI肿瘤成像性能,在肿瘤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通过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诱导ICD提升肿瘤免疫原性,进一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因此,通过本发明制剂可实现化学动力治疗、激活抗肿瘤免疫原性以及诊疗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74436.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复合材料辅助MALDI‑TOF MS进行胰腺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小分子代谢物的胰腺癌血清样品或待测小分子化合物样品滴加到MALDI‑TOF MS的金属靶片上,风干;将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均相溶液,作为基质溶液;将基质溶液滴加到风干后的样品上,继续风干后进行MALDI‑TOF MS检测,检测过程中使用smartbeam‑II激光器在反射正模式下获取光谱,激光能量值70%;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优选为Pt‑多孔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将质谱技术与特定的纳米复合材料相结合,利用特定的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同时可以实现对现有基质所产生的质谱峰干扰的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338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5218.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K39/395 , A61K31/337 , A61K31/7068 , A61P35/00 , A61P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D36中和抗体在制备经AG化疗暴露的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AG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CD36中和抗体的应用,促进胰腺癌的化疗疗效。本发明还提供了CD36检测试剂在制备胰腺癌化疗预后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19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82890.X
申请日:2017-09-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涉及式1结构的芦荟大黄素单体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经体外活性实验表明,所述的芦荟大黄素单体其具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杆菌(Hp)活性,抗HP SS1标准株MIC均为1.56ug/ml;对耐药株(Hp243株MIC)为3.12ug/ml,优于对照组阿莫西林;经动物实验证实,芦荟大黄素单体可抑制实验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胃部感染。本发明所述的芦荟大黄素来源天然、安全,进一步可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部疾病;所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部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或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3595.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遗传工程的细胞修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生化胰腺导管腺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及其构建与应用。本发明首先用含有GV348‑TERT质粒的转染体系转染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原代细胞,筛选后进行扩大培养,后处理得到永生化胰腺导管腺癌癌相关纤维细胞系;其中,转染过程中,转染体系包括质量比为1.5:0.5:2的PSPAX2、PMD2.G和GV348‑TERT。本发明的永生化人胰腺导管腺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为更多研究者研究肿瘤产生的分子机制、肿瘤诊断及临床治疗新模式等提供思路,通过永生化细胞的研究同时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为今后的细胞、器官层面的基础研究以及肿瘤治疗的临床转化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52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07861.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M1/34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胰腺癌多基因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胰腺癌检测panel,与胰腺癌有明确临床相关性的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等事件,并将该多基因筛选列表做成探针,通过DNA测序针对性地检测高危基因,可以更高效地检测出对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的基因突变,有针对性地检测突变基因,也可以降低患者基因检测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20707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676597.4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胰腺手术用内支撑管,包括:支撑管,细长条形,管壁分布有细针孔;以及,外鞘,片状,呈多角形或多瓣体花朵形,中部具有穿孔,套设于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并与所述支撑管点状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胰肠吻合的缝合难度,便于胰腺内支撑管的术后内镜下拔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拔除胰腺内支撑管的安全性。
-
-
-
-
-
-
-
-